APP下载

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婴儿痉挛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1-01-19常杏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小剂量痉挛异质性

崔 晨 王 爽 常杏芝 秦 炯

1 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文献被纳入:①研究设计为RCT,语种不限;②研究对象为IS患儿,根据临床特征性的痉挛发作表现及EEG高度失律波形特征诊断IS;③干预措施为不同剂量ACTH对照,比较疗效,按照ACTH起始治疗剂量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④用药前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研究设计、疗效判断及随访过程有详细描述;⑤排除应用ACTH外其他药物治疗,或比较ACTH与其他药物疗效的文献。

1.2 结局指标 在ACTH疗程结束时评价痉挛发作缓解率、EEG高度失律消失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随访期评价复发率(即保持痉挛发作缓解患儿的比例)。

1.3 文献检索策略

1.3.1 数据库 PubMed(1968至2010年12月),EMBASE(1980至2010年12月),Ovid(1990至2010年12月),ScienceDirect(1998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至2010年12月),万方数据库(1990至2010年12月),CiNii(Scholarly and Academic Information Navigator,国立情報学研究所論文情報ナビゲータ)(1990至2010年12月),医学文献検索サービス-メディカルオンライン(Medical Online)(1977至2010年12月)。此外还手工检索会议论文汇编和专题论文集等。

1.3.2 检索策略 英文检索式:infantile spasms/West syndrome AND management/treatment/therapy /ACTH/corti-cotropin。中文检索式:婴儿痉挛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日文检索式:点頭てんかん/West症候群/点頭けいれん/点頭発作/乳児てんかん/乳児けいれん/小児てんかん/小児けいれん/難治性小児てんかん。

1.3.3 原文获取 从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或从图书馆外文期刊库直接获取。

1.4 纳入和排除文献 由崔晨和王爽按检索策略独立完成检索,阅读文题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阅读全文,以确定是否真正符合纳入标准。日文文献请日语专家代为翻译。

1.5 资料提取 按照Cochrane推荐专用质量评价表和资料提取表,进行偏倚评价和数据提取,交叉核对结果。主要内容包括①一般信息:编号、文献题目、作者、国家和样本量;②基本情况:研究对象的年龄、诊断和分型等;③ 干预措施:ACTH的剂量和疗程;④结局指标。崔晨和王爽独立进行资料提取,交叉核对结果。

1.6 文献偏倚评价 采用 Cochrane评价手册5.0.2推荐的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包括6项:①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隐藏;③ 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④结果数据的完整性;⑤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⑥其他偏倚来源。针对每篇纳入文献,对上述6项作出“是”(低度偏倚)、“否”(高度偏倚)和“不清楚”(缺乏相关信息或偏倚情况不确定)的判断。崔晨和王爽独立进行评价,有分歧时由研究组讨论决定。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采用χ2检验,P>0.10为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1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数据从临床角度可以合并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计数资料以OR及其95%CI作为疗效分析统计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检索到836篇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纳入25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阅读全文,4篇RCT文献[2~5]进入Meta分析(图1)。

图1 文献纳入和排除流程

Fig 1 Flow chart of article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process

中文文献1篇[2],英文文献2篇[3,4],日文文献1篇[5]。入选文献的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研究对象的发病年龄在1~21个月,样本例数在18~59例。4篇文献均强调对入选患儿行EEG检查证实存在高度失律波形,并根据是否存在潜在病因将IS患儿分为症状性和隐原性IS。

2.2 文献偏倚评价 入选的4篇RCT文献均提及随机分组,但未具体描述随机分组方法;均未采用分配隐藏;1篇文献[4]采用盲法,EEG评估人员对分组情况不知晓,其余文献均未采用盲法;文献[5]无失访及退出,文献[2~4]描述了失访及退出的情况;均未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未提及是否存在其他偏倚来源(图2)。提示1篇文献[4]存在中度偏倚风险,3篇文献[2,3,5]的偏倚风险为高度。

图2 纳入4篇RCT文献的偏倚评价结果

Fig 2 Quality of 4 included RCTs

2.3 Meta分析结果 对结局指标总体分析时采用ITT分析,但由于文献[2,4]未进一步说明症状性和隐原性IS的失访情况,因此在亚组分析时按实际例数分析。

2.3.1 不同剂量ACTH组痉挛发作缓解率比较 4篇文献[2~5]报道了不同剂量ACTH组痉挛发作缓解率。异质性检验P=0.62,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痉挛发作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9,95%CI:0.54~2.17,P=0.82(图3)。进一步按症状性和隐原性IS行亚组分析,文献间均具同质性,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治疗症状性IS(OR=0.96,95%CI:0.43~2.17,P=0.92)和隐原性IS(OR=1.41,95%CI:0.22~8.95,P=0.21)的痉挛发作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2.3.2 不同剂量ACTH组EEG高度失律消失率比较 4篇文献[2~5]报道了不同剂量ACTH组EEG高度失律消失率。异质性检验P=1.00,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EEG高度失律消失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CI:0.43~2.51,P=0.94(图4)。进一步按症状性和隐原性IS行亚组分析,文献间均具同质性,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治疗症状性IS(OR=0.66,95%CI:0.20~2.23,P=0.50)和隐原性IS(OR=2.50,95%CI:0.60~10.41,P=0.28)的EEG高度失律消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2.3.3 不同剂量ACTH组复发率比较 4篇文献[2~5]报道了不同剂量ACTH组治疗后复发率。异质性检验P=0.86,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7,95%CI:0.64~2.54,P=0.50(图5)。进一步按症状性和隐原性IS行亚组分析,文献[4]未提供隐原性和症状性IS患儿复发的数据。症状性IS的文献间具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33~3.02,P=1.00(表2)。隐原性IS:文献[3]报道大剂量和小剂量ACTH组分别有1和0例有痉挛复发,文献[2]报道大剂量和小剂量ACTH组分别有2和1例有痉挛复发。

图3 不同剂量ACTH组痉挛发作缓解率的Meta分析

图4 不同剂量ACTH组EEG高度失律消失率的Meta分析

图5 不同剂量ACTH组复发率的Meta分析

表2 不同剂量ACTH对症状性和隐原性IS疗效的亚组分析

Notes 1) total patients of high dose ACTH group; 2)total patients of low dose ACTH group; IS: infanile spasms

2.3.4 不同剂量ACT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文献[5]未提及ACTH的不良反应,文献[4]报道高血压发生率在大剂量ACTH组显著高于小剂量ACTH组(31%vs4%,P=0.025),其他不良反应如易激惹、鹅口疮、感染及低钾血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文献[3]显示应用ACTH第1周内脑萎缩程度及嗜睡在小剂量ACTH组更轻微;高血压、易激惹、嗜睡(应用ACTH第2周)、体重增加、肝酶升高、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文献[2]报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剂量ACTH组显著高于小剂量ACTH组(93%vs20%,P﹤0.01);大剂量ACTH组中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易激惹、面色苍白、高血压、呼吸道感染、低钾血症、一过性尿糖阳性及轻度脑萎缩;小剂量ACTH组主要不良反应有易激惹和体重增加等。

3 讨论

3.1 文献偏倚和证据强度 本Meta分析纳入4篇RCT文献,均未描述随机分组方法,均未采用分配隐藏,提示存在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较大;仅1篇文献采用盲法,提示存在一定的测量偏倚;4篇文献均描述了失访及退出的情况;均未提及是否存在其他偏倚来源,提示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偏低。

3.2 纳入文献的异质性 纳入的4篇RCT文献虽未见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但存在一定的临床异质性应予以关注,如①文献中使用的ACTH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②ACTH大、小剂量的定义尚不统一,仅根据ACTH两组的初始剂量笼统归为大剂量和小剂量ACTH组;③3篇文献[2~4]在研究设计时即指出,若起始小剂量组在2周时间内无效,则予适当加大剂量;文献[3]小剂量ACTH组甚至加大至与大剂量ACTH组同等剂量,使两组间的严格比较受到干扰。

3.3 不同剂量ACTH治疗IS的疗效 目前全世界IS的治疗方案超过50种,2004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和儿童神经学会(CNS)[6]联合发布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认为ACTH对短期控制痉挛发作及缓解EEG高度失律方面“很可能(probably)”有效,但对合适的剂量与疗程则证据不足。

本研究显示,不同剂量ACTH组痉挛发作缓解率、EEG高度失律消失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痉挛发作是IS最易观察的临床特征[7],最轻微的表现可能仅为点头、哈欠、抓握、颜面抽动、眼球运动或局部运动。鉴于其发作次数无法精确量化,纳入文献均选取痉挛发作完全或近乎完全消失为主要疗效指标,避免了计数发作次数可能带来的人为误差。多篇涉及ACTH治疗IS的RCT文献[8~11]显示,其对痉挛发作及EEG异常的有效率为42%~87%。本研究4篇RCT文献报道有效率均在此范围内。Ito等[12]研究认为ACTH起始剂量应>0.6 U·kg-1·d-1,而本研究中ACTH起效的最小剂量来自Yanagaki等[3]的研究,ACTH用量为0.2 U·kg-1·d-1,应用2周,再于2周内减停,提示ACTH较小剂量即可起效。

3.4 不同剂量ACTH治疗IS的不良反应 ACTH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发生率为0~37%)[3,4,8,10]、易激惹(发生率为37%~100%)[3,4,10]和感染(发生率为14%)[4]。有2例与ACTH相关的败血症死亡病例报道[13],ACTH的剂量为100 U·m2;此外大剂量ACTH还与体重增加、血压升高有关[14]。本研究纳入4篇RCT文献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大剂量ACTH组均高于小剂量ACTH组。提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择较低剂量的ATCH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 ①纳入文献存在较大偏倚且样本量均较少;②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临床异质性;③纳入文献均未报道远期智力和运动发育预后,因此无法进行评估。

3.6 结论 现有证据提示,大剂量和小剂量ACTH对IS患儿在控制痉挛发作、缓解EEG高度失律与维持无痉挛发作方面疗效相近;小剂量 ACTH所致不良反应较少。

[1]Sorel L, Dusaucy-Bauloye A. Findings in 21 cases of Gibbs' hypsarrhythmia; spectacular effectiveness of ACTH. Acta Neurol Psychiatr Belg, 1958, 58(2): 130-141

[2]Shu XM(束晓梅), Li J, Zhang GP,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ventional dose and low dose 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therapy for West syndrome. Chin J Contemp Pediatr(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 11(6):445-448

[3]Yanagaki S, Oguni H, Hayashi K,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igh-dose and low-dose ACTH therapy for West syndrome. Brain Dev, 1999, 21(7): 461-467

[4]Hrachovy RA, Frost Jr JD, Glaze DG. High-dose, long-duration versus low-dose, short-duration corticotropin therapy for infantile spasms. J Pediatr, 1994, 124(5 Pt 1): 803-806

[5]Imaizumi T, Awaya Y, Fukuyama Y. A search for a minimal effective dose of ACTH against infantile spasms - an evaluation of short term effects. Journal of Tokyo Women's Medical College, 1987,57(S):568-572

[6]Mackay MT, Weiss SK, Adams-Webber T,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med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nd the Child Neurology Society. Neurology, 2004, 62(10): 1668-1681

[7]Lux AL, Osborne JP. A proposal for case definitions and outcome measures in studies of infantile spasms and West syndrome: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West Delphi group. Epilepsia, 2004, 45(11): 1416-1428

[8]Hrachovy RA, Frost JD, Jr., Kellaway P, et al. Double-blind study of ACTH vs prednisone therapy in infantile spasms. J Pediatr, 1983, 103(4): 641-645

[9]Baram TZ, Mitchell WG, Tournay A, et al. High-dose corticotropin (ACTH) versus prednisone for infantile spasm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blinded study. Pediatrics, 1996, 97(3): 375-379

[10]Vigevano F, Cilio MR. Vigabatrin versus ACTH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spasm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Epilepsia, 1997, 38(12): 1270-1274

[11]Lux AL, Edwards SW, Hancock E, et al. The United Kingdom Infantile Spasms Study comparing vigabatrin with prednisolone or tetracosactide at 14 days: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4, 364(9447): 1773-1778

[12]Ito M, Okuno T, Fujii T, et al. ACTH therapy in infantile spasm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se of ACTH and initial effect or long-term prognosis. Pediatr Neurol, 1990, 6(4): 240-244

[13]Lombroso CT. A prospective study of infantile spasms: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correlations. Epilepsia, 1983, 24(2): 135-158

[14]Partikian A, Mitchell WG. Major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J Child Neurol, 2007, 22(12): 1360-1366

猜你喜欢

小剂量痉挛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