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差异比较研究

2011-01-03李晓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城镇比例消费

李晓芳,邓 玲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差异比较研究

李晓芳,邓 玲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在发放问卷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云南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发现城镇和农村大学生以及男生与女生之间文化消费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大差异的思考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措施。

文化消费;城镇大学生;农村大学生

一、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不同的社会群体以怎样的方式来满足其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如何进行文化消费,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1]。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文化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次调查共向云南省12所高校发放问卷2 356份并已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2 106份。在问卷中设置了28个问题,其中20个问题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他的问题以排序题和相对开放的形式出现。问题主要包括4大类:第一大类是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民族、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专业、生源地等;第二大类是大学生消费的构成情况,如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基本生活费和文化消费(包括学习、通讯网络、人际交往、护肤着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第三大类是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有关的消费观念,如进行文化消费的内容、目的、影响因素、作用等;第四大类是关于在改进大学校园中文化消费的想法和意见。

二、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比较

我们对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取向的统计结果显示:第一,“你的文化消费内容排列第一的是”这一问题中有 52.8%的人选择知识类,14.4%的人选择休闲娱乐类,11.7%的人选择人际交往类,11.4%的人选择运动类,9.1%的人选择打扮类。第二,“你觉得影响你的文化消费的因素排列在第一位的是”这一问题中有50.0%的人选择实用原则,32.9%的人选择个人喜好,11.0%的人选择价格高低,3.3%的人选择流行指标,2.5%的人选择攀比心理。第三,“你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排列第一位的是”这一问题中有43.2%的人选择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23.0%的人选择拓宽视野,增长见识,12.3%的人选择扩大人际交往,提升个人形象,11.5%的人选择娱乐消费,打发时间,9.5%的人选择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从上面三个能反映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取向问题的分析中发现,在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内容、影响因素和目的中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学习知识、实用、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提高为主,基本没有偏离学生文化消费目的的方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消费种类的增多以及当前社会上“跟风”思想的严重影响,在校的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取向也不断发展变化,有很多人开始提前过分追求社会中流行的一些文化消费种类,而忘记自己还是学生的身份和自己在现阶段应该主要追求的文化消费种类。

1.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比较

(1)将“你的生源地是”和“除基本的物质消费外,你每月用于娱乐消遣方面的费用大约是”进行交叉比较(表1)发现,无论是外省城镇还是本省城镇大学生除基本的物质消费外,每月用于娱乐消遣方面的费用在50元以下的人数的比例都远远小于外省农村和本省农村的大学生,而在301元以上的城镇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又远远高于农村大学生。花费在100元以下的农村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大于城镇大学生人数的比例,而在100元以上城镇大学生人数的比例明显远远超过农村大学生人数的比例。

表1 城乡大学生娱乐消费比较

(2)将“你的生源地是”与“你的文化消费内容排列第一的是”进行交叉比较(如表2)发现,城镇的大学生将文化消费内容排列在第一位的知识类的人数的比例小于农村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将运动类排列在第一位的人数的比例高于城镇大学生,而城镇大学生将休闲娱乐类和打扮类排第一位的人数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将人际交往类排在第一位的人数的比例高于农村大学生。

表2 城乡大学生文化消费比较

(3)将“你的生源地”与“你觉得影响您的文化消费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进行交叉比较(表3)发现选择实用原则的农村大学生的人数比例略高于城镇大学生的比例。而选择流行指标的城镇大学生人数的比例高于农村大学生。选择价格高低因素的农村大学生的人数的比例高于城镇大学生的比例。选择攀比心理的农村大学生的人数的比例略高于城镇大学生的人数的比例。选择个人喜好、爱好因素的城镇大学生的人数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大学生。

表3 城乡大学生文化消费因素比较

2.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比较

(1)将“你的性别是”和“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你平均每月花费多少”进行交叉比较(表4)发现,男大学生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平均每月的花费在100元以下人数的比例大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平均每月的花费在101~200元、201~300元、301~500元和501元以上的人数的比例都高于男大学生,尤其是在301~500元人数的比例接近于4倍。

表4 男女大学生护肤着装消费比较

(2)将“你的性别是”和“你是否有自己的私人电脑”进行交叉比较(如表5)发现,男大学生有自己的私人电脑的人数的比例高于女大学生。

(3)将“你的性别是”和“你的文化消费内容排列第一的是”进行交叉比较(如表6)发现,男大学生选择知识类和打扮类的比例小于女大学生,而选择休闲娱乐类、运动类和人际交往类的男大学生人数的比例高于女大学生。

表5 男女大学生私人电脑占有率比较

表6 男女文化消费排列次序比较

三、针对云南大学生文化消费差异的分析

1.我国城镇与农村之间家庭收入的差距较大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收入低的比例很大。大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全部来源于家庭,这样就导致了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城镇大学生有较多的文化消费支出,而家庭条件差的农村大学生则连交学杂费和维持自己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很困难,有的大学生为了满足文化消费的需求而过分压缩自己的基本物质消费,结果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还有的是基本的文化消费支出得不到保障,综合素质下降。这种差距的存在还有可能引起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如贫困学生的自卑、郁闷,富裕学生的高傲、狂妄等[2]。

作为学生,应该明白自己的身份,无论自己的家庭是贫是富,首要任务是学习,毕竟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都是靠父母的劳动无偿获得,不应有攀比心理,不能把文化消费的高低看作衡量综合素质的标准。文化消费能力的大小只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条件之一,满足大学生文化消费需要并不是都得通过货币支出才能实现。比如,学校的公共文化消费品对大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免费的,虽然有些可能不是每时每刻向学生提供使用,但学生只要抓住机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文化消费质量,在个人支出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一些补偿。文化消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塑造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等方面,而不是单纯追求消费品数量的多少,因而,作为家庭收入低的农村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消费能力与家庭收入高的城镇的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家庭收入高的城镇的大学生也应该正视自己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之间的差距,而不能一味盲目追求高消费。

2.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的差异其文化消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女大学生主要过于追求打扮类消费。一些女大学生过于看重打扮自己的外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女生稍微注重自己的外表是合理的,但女大学生还只是社会的消费者,基本没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其生活费都是父母给予的,所以过多的将自己的文化消费花在打扮上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作为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心灵美,有些女大学生认为拥有越多的装饰品、越昂贵的化妆品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学生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身份,而不能盲目追求自己心中的不合理的文化消费。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还看到男大学生在文化消费内容中排列在第一位的是休闲娱乐类的比例较高。结合现实来看,这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男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很多男大学生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去上课,致使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白白浪费,使自己的人生变得颓废不堪,而缺少其他方面的文化消费,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大学期间虽然较初中、高中学习压力小了、课程少了,但大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目标,大学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这个复杂的大舞台,所以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除了休闲娱乐类的消费外,更应该注重知识类、人际交往类等其他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消费,使得文化消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显著提高,来迎接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生活。

四、思考和建议

1.加强高校文化消费教育及管理

学校是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高校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重要责任,高校应该把消费观念纳入教学范畴。在两课教育中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强调适度消费,反对不合理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公共文化消费品的投入,如增加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完善校园文化的网络建设等。学校的公共文化消费品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校园文化消费品的品味,要做到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格调高雅、符合我们当今时代的要求,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学校还应提高学校公共文化消费品的利用率,比如学校的图书馆、电影院等可以延长向学生开放的时间,图书馆还可以加速图书资料的流通速度等[3]。

2.发挥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

家长要及时关心子女在校园的消费情况,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有的家长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误认为给孩子越多的生活费,孩子就会越幸福。也有的家长由于家庭条件好而无所谓孩子怎样来消费。这两种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作为家长应该对子女进行一定的消费教育,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家长应配合学校有计划、有节制地给予子女在大学的各类正当费用,这是遏制大学生在学校乱消费和攀比消费的有效措施[4]。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所以家长不能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或是不在乎花钱的多少而使家庭不能发挥对子女在消费方面的积极引导作用。

3.净化社会消费环境

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受到社会很深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文化消费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社会中存在的不良文化消费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观念。为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净化社会中的不良文化消费风气,努力提高全民的文化消费质量,尤其要下大力度整治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有较深程度影响的学校周围的环境,消除那些不健康、品味较低的文化娱乐场所,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合理的文化消费场所。另外也应该呼吁社会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精神文化消费市场的管理,在文化出版中要注重对大学生合理文化消费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合理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5]。

[1] 闫缨,杨志坚.云南大学生消费行为与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J].昆明大学学报,2006(3):59.

[2] 张干群.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33.

[3] 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33.

[4] 李晓桃.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研究[J].经济论坛,2007(10):31.

[5] 吴茜,刘薰词.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及其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0.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Cultural Consumption in Yunnan

L I Xiaof ang,DEN G Ling
(Institute of Marxism,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students and rural students,as well as male students and female students,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in the questionnaires.Som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are put forward.

cultural consumption;urban students;rural students

G 416

A

1008-9225(2011)03-0069-04

2010-12-13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09Y0026)。

李晓芳(1986-)女,河北唐山人,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耀华】

猜你喜欢

城镇比例消费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人体比例知多少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文化边城镇远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