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性实证研究

2011-01-03张振家刘洪钟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库兹涅基尼系数差距

张振家,刘洪钟

(1.沈阳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2.辽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性实证研究

张振家1,2,刘洪钟2

(1.沈阳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2.辽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基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和二元经济机构理论,采用1985—2008年的24组基尼系数、人均GDP和城乡收入比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试图找到我国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的关系。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尼系数总体确实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在日趋加重。相对于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根据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事实及其不断恶化趋势,提出了若干促进与保障收入分配平等化的对策。

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增长;“共享式”增长模式

一、文献综述

1.收入分配不均等性及其原因

在众多研究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理论中,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最具代表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研究中发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会经历一个倒U型收入变化规律:在经济增长的早期(贫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后期(富裕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呈下降趋势[1]。国内学者周文兴[2]以1978—1995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存在同积(cointegration)关系。在短期关系中,体制变迁与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非常大,但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不一致。在长期关系中,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呈正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替代关系。王小鲁、樊纲[3]利用1996—2002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年度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对中国的收入差距走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和乡村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在数学意义上具有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而城乡收入差距变动曲线只近似具有其上升段的特征。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库兹涅茨曲线的下降阶段都不能确证,说明中国的收入差距并不必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而无条件下降。

上述学者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探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均等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上,但也有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除了经济增长以外,收入分配差距的日益扩大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具代表性,并且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所表现出来的不均等性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很明确,就是不发达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一部分劳动者处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部门,还有大量的劳动者处在以自给自足为资源配置逻辑的传统部门;并且,在传统部门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属于维持生计的工资,而在现代部门就业的劳动者的工资必然要高于维持生计的工资,否则就不会发生劳动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4]。从建国初期到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反差在我国确实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5]。此外,阿德尔曼和莫里斯的研究也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是若干能够较好解释收入分配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平均来看,最贫穷的60%人口的收入份额变动与社会经济的二元化程度负相关,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和中高等教育规模正相关;人口中最富裕的5%的收入份额与资源丰裕程度正相关,与政府的干预、公共部门比重、政府投资的比重负相关;处于中等水平的20%人口的收入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有规则的联系,但也并非线性相关。费景汉、兰尼斯以及钱纳里等人的研究也部分地支持了上述观点[6]。林毅夫和刘明兴则认为,发展战略才是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键[7]。

2.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衡量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于1912年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一个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是用来定量测定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情况,预报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我国当然也不例外。基尼系数是界于0~1之间的数值,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不均等程度越高;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8]。除了基尼系数以外,泰尔指数和库兹涅茨指数也是比较常见的用于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同样也受到了不同学者的支持。Theil运用信息理论提出一个可以按加法分解的不平等指数——泰尔指数。该指数可以满足达尔顿-庇古(Dalton-Pigou)转移支付准则以及人口和收入均质性等所有条件。由于泰尔指数具有把整体差异划分成组内与组间差异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整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9]。Atkinson认为,比较而言,库兹涅茨指数似乎比基尼系数能更精确地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现象[10]。可见,对于用什么方式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由于在反映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方面基尼系数更具直观性和应用上的普遍性,所以,本文从基尼系数视角对我国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计量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1.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采用1985—2008年的24组人均GDP、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数据(见表1),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普通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合Eviews5计量工具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我国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的关系。在分析的过程中,为了将异方差性降到最低,笔者将模型中的变量采取了对数形式。

表1 1985—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人均 GDP及城乡收入比

2.数 据

本文用人均 GDP的数据来描述经济增长,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及农村人口纯收入(绝对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及《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2008》,二者之间的商数即为城乡收入比。城乡收入比在本文被用来衡量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基尼系数在本文被用来反映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性的严重程度,其数据来源于三篇文章:2006年及以前年度的基尼系数数据来源于The trend of the Gini coef f icient of China[11],2007年的基尼系数数据来源于MacroeconomicEf fects ofIntellectualProperty Rights:ASurvey[12],2008年的数据来源于Experts call f or narrowing of wealth gap[13]。计算我国基尼系数的方法和文章都比较多,笔者之所以选取上述3篇文章的数据的原因在于上述文章作者所使用的计算方法相同,得出的数据相近,具有数据的统一性和代表性。

3.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

(1)图1显示了基尼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总体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平等现象日趋严重,并于1993年突破了国际警戒值0.4。虽然1996和1997两个年份的基尼系数回落至0.4以下,但从1998年开始持续上涨,直至2007—2008年达到了0.47的历史新高。

图1 1985—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趋势图

(2)建立计量模型方程。为了避免异方差,模型变量都采用了对数形式。模型方程为:lnGCi=β0+β1lnPGi1+β2lnEPi2+ui。其中lnGC1表示基尼系数的对数在各期间取值;lnPGi1为人均GDP的对数在各期的取值;lnEPi2为城乡收入比的对数在各期间取值。β0为常数项;β1,β2为参数;ui为残差值。

(3)估计方程与结果分析。使用Eviews5软件对模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所得回归方程为:

表2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2显示,拟合优度(R2)以及调整拟合优度(AdjustedR2)分别为0.986 224和0.984 912;F检验统计值和t统计值通过检验。残差图(见图2)表明估计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方程回归结果也显示,基尼系数与人均 GDP和城乡收入比的变化长期为同向变化关系。据此可以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深化,以基尼系数为代表的收入分配差距现象长期日益恶化。并且,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线性贡献率(0.456)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贡献(0.048)。

图2 残差图

三、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1.确立“共享式”增长模式

从理论上来说,经济的增长可以产生“波及效应”,可以解决弱势群体和贫困问题。但是,大量的实践证明,发展的辐射效应并不是“自动”完成的。总的 GDP增长和人均 GDP增长,并不意味着增长的分配随着总量的提升和人均水平的改变而“平均”提升,并不必然带来收入水平的普遍提升和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共享式增长”的发展观应该是对发展经济学的一种贡献。所谓共享式增长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的利益和好处要全面惠及整个社会和各层次的人群[14]。此外,让·皮埃尔·莱曼提出了一个与“共享式增长”极为类似的概念——包容性增长。他指出:“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里,经济增长本身也产生了连带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贫富不均。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15]可见,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我国必须实行“共享式”(或“包容性”)经济增长模式,就是既要强调经济本身的增长,同时更应强调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强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协调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与收入平等的统一。

2.完善税制

收入再分配中,税制改革将起到主导作用。完善现行税制,以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首先应重新调整间接税和直接税的比例,加强对高收入层的税收征管力度。从目前我国税制体系的整体布局来看,间接税收入以70%的占比远远高于直接税收入。由于调节过高收入靠的是直接税而非间接税,仅靠占比7%的个人所得税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国税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调减间接税比重,增加直接税的份额。同时,国家应严格控制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交通、热力、供水、燃气等企业,应将企业产品和服务按商业化原则与员工进行公平交易,不得将产品和服务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此外,政府还应切实减轻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村人口的税费负担,进一步扩大对农民税收的减免范围,彻底改变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负高于高收入群体的不合理状况。最后,完善税制还必须与严格执法和加强征管相结合,避免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防止因税收流失削弱再分配力度。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政策实际上是政府运用社会成员之间和同一社会成员不同时期的收入所得而进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即通过政府的再分配计划强制性地安排、保障那些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费用。与保障体系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不仅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社会保障覆盖面狭小,城乡二元性较为明显,并且社会保障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约束机制[16]。所以,政府应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 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显著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不均等性在扩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本文统计了1985—2008年间24组人均 GDP、城乡收入比与基尼系数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如下几个重要结论:①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时间的推移,即使在上升过程中出现过几次下降现象,基尼系数总体上还是呈持续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日趋加重;②过去30年中,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我国呈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性加重的更重要原因。针对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性,本文认为只有确立“共享式”经济增长模式,并辅以完善税制与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才能既保证增长又兼顾公平,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桂魄.从库兹涅茨收入分配说看居民收入差距[J].当代经济,2008(6):152.

[2] 周文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1):47.

[3] 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26-28.

[4] 张志强,高丹桂.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再解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2-23.

[5] 姜沙沙.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障碍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2):64.

[6] 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19-422.

[7]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13.

[8] 柳希超,丁长青.关于厉以宁新基尼系数理论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9(1):143.

[9] 刘学良.收入差距的度量、分解和经济增长[D].天津:南开大学,2009(5):3-6.

[10] Atkinson,Anthony B.On the 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0(2):244-263.

[11] Chen Dai,Pu Hou,Feng.The trend of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China,Brooks World Poverty Institute working[J/OL].http:∥www.bwpi.manchester.ac.uk/resources/Working-Papers/bwpi-wp-10910.pdf.2010(1):20.

[12] Chu A C.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 Survey[J].Academia Economic,2009(9):283-303.

[13] Wang Xiaotong.Experts call for narrowingof wealth gap[N/OL].China Daily.[2010-05-20].http:∥www.chinadaily. com. cn/bizchina/2010 - 05/20/content-9871835.htm.

[14] 左小蕾.推动共享性的经济发展[N/OL].中国证券报,2007-10-19(A05).http:∥paper.cs.com.cn/epaper02/html/2007-10/19/node-30.htm.

[15] 让·皮埃尔·莱曼.探索“包容性的增长”[J].中国企业家,2008(13):36.

[16] 王立平,王正,张文娟.论我国转型期的社会保障体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60-62.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 Unequal Income Distribution

ZHAN G Zhenjia1,2,L IU Hongzhong2
(1.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136,China)

Based on the Kuznets inverted U-curve hypothesis and the dual theory of economic institutions,using 24 groups Gini coefficient,per capita GDP and urban and rural income data between 1985 and 2008,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urban-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equality.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with the sustained rapid economic growth,the overall Gini coefficient rises.It indicates that along with continued economic growth,dispariti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worse.In addition,relative to economic growth,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the more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Many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and assure the equal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Gini coefficient;income distribution;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economy growth;shared economy growth mode

F 014.4

A

1008-9225(2011)03-0043-05

2010-1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G J022);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08T07)。

张振家(1978-),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讲师,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洪钟(1970-),男,河南确山人,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晓鸥】

猜你喜欢

库兹涅基尼系数差距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GDP之父 西蒙·库兹涅茨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我国中等收入陷阱解构:收入分配与库兹涅茨转折点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耕地非农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