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几点思考

2010-12-31冯社苗欧阳斌张耀平翁建定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

物流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双语外语物流

冯社苗,欧阳斌,张耀平,翁建定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

双语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主要以专业内容为中心采用外语与汉语作为课堂用语及教学媒体,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使学生在整体学识及两种语言能力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尽管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并非所有层次的大学生和所有专业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并且由于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不同,什么类型的课程适合双语教学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有关理论结合作者单位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对高职高专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1 高职高专层次物流专业是否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学校理论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创新方式,曾普遍应用于高校研究生层次的教学。2005年,教育部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建议,此后掀起了高校双语教学的热潮。毫无疑问,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人才的角度出发,双语教学是很好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对于高职高专层次是否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则值得商榷。因为从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来讲,其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一般很少涉及决策领域和执行层面,职业岗位群定位在操作界面,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经典的理论,但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因此掌握岗位技能是该层次大学教育的核心。实际上英语也是一门专业技能,但从培养即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又熟悉行业外语的角度出发,高职高专层次物流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又是完全必要的。

1.1 国际物流快速发展的要求

物流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不分国界,国际性特征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不断加大,国际物流日益频繁,对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剧增,因此培养具有相应的专业外语能力的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十分必要。

1.2 物流行业标准化的要求

基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的考虑,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不论是物流技术装备的标准化还是物流运营国际法规的普遍适用性程度越来越高,专业术语多,并且世界通用,因此要求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标准的英语知识,否则很难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使用外语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增添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进而熟悉学科知识,对高职高专层次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完全必要的。

2 哪些课程适合双语教学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有十几门,从与岗位技能培养的角度来看,专业基础课显然与岗位技能关联不大。专业课中有些课程理论性偏强,比如 《物流学原理》等课程属于 “知道是什么”就达到教学目标了,实际工作中即使不知道有这些理论的存在,同样可以胜任岗位工作。有些课程则与物流实际运作关系紧密,并且专业术语很多,国际通用性强,比如 《国际物流》、 《集装箱运输》等课程,若不知道这些运作的英语描述很可能造成工作的失误,因此对此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在没有开展双语教学以前,该类课程的讲解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否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双语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提高了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3 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

关于教材的选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搞明白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即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和能力?目前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种延伸,主要应解决我国外语教学的 “费时低效”问题,提高外语教学效益,其任务当然是培养和造就双语者,即认为双语教学的目标应是语言教育和知识文化并重或平衡的。二是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获得,而并非外语水平的强化和提高。本人认为,对偏理论的专业或高层次的培养对象来讲,第一种目标定位似乎比较合理;而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或较低层次的培养对象来讲,第二种目标更加合理。对实践性很强的物流专业和处于较低层次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讲,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岗位技能显然比掌握语言知识更加现实,因此应该以第二种目标为方向。然而,目前物流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普遍存在理论性偏强且与实际物流运作脱节的问题,因此,选用适当的教材显得尤其重要。自编教材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4 课堂采取何种双语教学形式

上课说英语还是汉语?比例如何掌握?按照形而上学的思维,既然是双语教学,就要在课堂上说两种语言,其实不然。双语教学从形式上看有外语教学内容的存在,但本质上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外语水平。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外语水平不一定非得使用双语教学,亦即双语教学未必就是最好的途径和方法。笔者从本单位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一味强调外语水平在双语教学中的提高,会导致学科与专业知识的损害,导致外语教育与外语学习的损失,同时还会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过渡式、维持式、浸入式等三种双语教学模式在物流专业课双语教学中并不完全适用。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目标既然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授知识不必拘泥于形式,应该因材施教。对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讲,英语基础差,学时短,上课说英语学生不易懂,课堂上师生之间较难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不能用外语进行思维,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母语和外语之间进行切换,仅仅是学生听老师用外语讲授,而无法理解讲授的内容,最终导致了双语课堂效果欠佳,没办法完全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要求。因此,课堂上汉语的比重可以高点,目标以解释清楚问题为准,切忌为了双语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双语教学的实质。以作者所在单位的调查为例,由于学生高考入学外语成绩普遍偏低,水平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语教学后进行调查发现,只有9%的学生接受浸入式双语教学,对课堂大量采用外语授课根本无法接受,似乎上的是听力课;其余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采用过渡式教学模式,以母语为主。

5 结 语

高职高专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涉及专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诸多问题,有一定难度。但从当前国内和国际物流专业发展趋势来看,通过双语教学开发学生的岗位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型的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是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物流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探索和改革,许多教学环节和管理体系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必须依据物流专业的特点、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双语教学,切忌舍本逐末的行为。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上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 [2001]4号,2001.

[2]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永峰,高振莉.高校双语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126-128.

[4] 韦红桦.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04-107.

[5] 刘红,熊丽萍.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0-21.

[6] 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7-88.

猜你喜欢

双语外语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