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2010-12-25侯丽达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喉科鼻窦鼻窦炎

侯丽达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许昌 461000)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单发于一个鼻窦,但常见多鼻窦受累。临床多表现为鼻塞、多脓涕、头痛、视力障碍、嗅觉减退或消失等局部症状。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在电视直视下彻底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及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恢复功能。对于功能性鼻窦手术,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有重要意义[1]。我科200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96例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20~62岁,平均38.5岁。临床主要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鼻窦CT检查。按1997年海口会议确定的慢性鼻窦炎标准分型[2]:Ⅰ型44例,Ⅱ型35例,Ⅲ型17例。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高,均采用局麻、鼻黏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采用Messer Klinger术式,鼻内镜自一侧前鼻孔插入,嘱患者全身放松,在鼻内镜引导下,于中鼻甲的前端切开黏膜,分离并切除沟突和筛泡,吸除鼻息肉,并根据病情开放筛窦。术毕用碘仿纱条或吸收性明胶海绵术腔止血。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因惧怕术中疼痛,担心术后效果,术前常有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为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耐心地听取其意见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目的、方式、过程、必要性、安全性以及延误手术造成的后果,使之对该疾病及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为手术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1.2.2 术前准备

术前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做好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瞳孔、眼底等各项辅助检查。注意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以帮助判断术中是否有出血倾向,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手术前一天遵医嘱备皮、剪鼻毛,动作要轻巧以避免损伤鼻前庭,并清洁鼻腔、前鼻孔及面部,男性患者还应剃胡须。指导患者饮食、术前用药及药敏试验等。并指导患者经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侧鼻腔填塞的情况。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戒烟、酒,保证术前晚充足的睡眠,对不能入睡者应给予镇静药口服。

1.2.3 术后护理

1.2.3.1 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本组96例患者均采用局麻、鼻黏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表面麻醉剂一般使用0.1%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可使血管收缩,使内镜术野清晰,但其具有反跳作用,术后可能导致血管舒张而引起大出血[3]。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况。术后保持半卧位2 d或3 d,可减少头部血流对鼻腔伤口的压力,减轻患者疼痛及出血,利于鼻腔伤口渗血的吐出。待鼻腔填塞物抽出后,无大量出血、通气改善时可取平卧位[4]。嘱患者将口中液体吐出,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如患者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则高度怀疑患者为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另外,嘱患者进软食,勿大声讲话,不要挤压鼻部,以免引起大出血。

1.2.3.2 术后鼻腔护理 术后24~48 h指导患者用1%呋麻液,0.3%氟哌酸眼液滴鼻,3次/d,以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连、上颌窦口封闭,促进分泌物排出和水肿消退,避免黏膜炎症[5]。另外,对创面收敛止血,抗感染消肿,使创面湿润易于抽除纱条,减少出血。

1.2.3.3 饮食护理 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温热半流食,禁食辛辣刺激性强及过硬的食物,有利于体力恢复、伤口修复,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如低血糖的发生。很多患者术后食欲差,拒绝进食,这与术后鼻腔填塞物、吞咽时前额和鼻腔胀痛加重、伤口渗血增多有关。护士应鼓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另外,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因便秘而引起伤口裂开导致出血。

1.2.3.4出院指导 术后1个月内应在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内痂皮,保持鼻腔清洁,促进黏膜上皮生长,恢复鼻窦功能。术后随诊是提高鼻内镜手术效果的重要阶段[6]。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随访制度,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每周复查1次,此后根据患者术腔的恢复情况确定随访间隔时间,直至术腔上皮化。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擤鼻涕、用手挖鼻或用其他物体刺激鼻腔,注意劳逸结合,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预防感冒,防止受凉,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2 结果

本组96例患者通过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及细心观察护理,症状基本消失,术后效果满意。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疗效评定标准: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的疗效标准[2],结果见表1。

表1 各型患者临床疗效[n(%)]

3 讨论

鼻内镜手术以其术野清晰、操作精确、损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精心准备,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术后实施有效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加强其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可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患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阎萍,周春林,马依静,等.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06,12(13):1011.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

[3]游学俊,刘征,胡劲.慢性鼻寞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的康复治疗[J].临床耳鼻喉杂志,2005,19(1):31-33.

[4]赵永昌,张春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5,8(19):1565-1566.

[5]庞采领,王式杰.耳鼻喉科围手术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

[6]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

猜你喜欢

喉科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列表法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喉科擎拿术随想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