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阐释

2010-12-08蔡景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要素理论结构

蔡景台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阐释

蔡景台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以系统论观点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将是一个新的突破点;结构功能理论要求社会价值、文化理念与课程结构要素相一致,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条件;公平理论是发展目标,促进教育公平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和谐理论是追求的核心价值,和谐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揭示了学科结构重要性和实质结构的价值,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提供借鉴。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结构;理论阐释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类型、各要素和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的学科分类及逻辑、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条件等制约,并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功效,所以历来备受重视[1]。当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把课程结构的改革作为突破口。课程结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好分科性和综合性、统一性和选择性、持续性和均衡性这三对矛盾之中[2]。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合理构建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关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实施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入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才能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关键[3]。

1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成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体育与健康课程宏观结构是一种形态结构,是以课程类型为表现形式,主要探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约束性和灵活性问题。通过找出国家政策规定与体育教学现实的差距,发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辐射作用,充分挖掘校本课程的潜在资源,使校本课程在约束中达到最大的灵活性,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和谐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观结构是一种亚形态结构,以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主要探讨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体育教材的选择与分配问题。体育运动项目虽涉及技术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微观结构是一种实质结构,主要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编制者等要素的关系。研究的价值在于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和质量,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体育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理论的研究,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指引方向,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层次结构理论构建奠定基础。因此,阐释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2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依据

2.1 系统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石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的组织形式[4]。在某种意义上,课程结构体系也是一个系统,并包含在“课程系统”之中。作为课程结构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以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不仅是哲学的重要理论,也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石。系统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复杂对象的总称[5],它总是由其按一定的秩序、一定的方式或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体系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部分共同构成的整个大系统,并且它们之间在不断地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相互融合。

系统理论不仅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同时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方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构建,应将系统论作为理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发挥课程内部各要素的最大功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谐发展。

2.2 结构功能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动力之源

结构功能理论追求的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把社会整体的一致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系统的均衡与和谐作为理论的落脚点[6]。现代教育社会学家大多从社会结构、社会冲突的角度来看待课程,或者是强调学校课程与社会结构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或者是揭示这种一致性的人为性,以求变革这种关系[7]。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的各个层面进行了透视,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进行深入探讨,并开始从宏观研究转向对学校课程结构的微观研究。这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无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的视角来看,社会价值、文化理念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要素保持一致性,已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外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等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参与者所预料、所认可的;内隐功能是没有被预料的没有被认可的。”[8]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也具有“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外显功能表现在它可以调整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搭配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给予的协助作用;而内隐功能表现为它可以协调课程内部价值取向与社会要求的关系,以及学生、体育教师与体育课程编制者价值观念的一致性。作为社会价值与道德承载的文化子系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价值也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2.3 公平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设计追求的目标

教育公平是指参与教育活动的社会成员在不受歧视、不受任何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限制的情况下,为谋求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而公正、平等、充分、合理地享有法律所赋予的相关权利、占有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现实状态和理想追求[9]。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合理性的一种主观体验、社会制度、现实状态和理想追求,是促进社会公平个体发展与人类解放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课程所蕴含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是实质的、内在的,学生是否就学,反映的只是形式上的、外在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问题[10]。课程结构作为课程“内部构成原理”的核心内容,各要素是否优化,序变性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如何,能否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利益,能否给教师、学校和地区的公平发展提供空间,都涉及到教育内在的公平。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以能否促进教育的公平作为衡量其优化的重要指标,是毋庸置疑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要有足够的弹性,要给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就应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即要求课程多样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多样化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设计具有足够的弹性,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充分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特点。教育公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设计的依据,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设计追求的目标。

2.4 和谐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核心价值

在教育学领域,和谐是指教育系统与课程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和谐”表现为:以科学理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一致为宗旨,整体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内部各要素,创设融洽的育人氛围,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谐理论渗透多个学科领域,它是哲学领域追求的一种境界,是教育领域达到的一种状态,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实现的一种核心价值。

和谐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和谐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我国古代课程特别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状态与水平。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1]。”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注意课程实施的节奏,既反对“欲速则不达”,又倡导“敏而求之”。和谐理论坚持的价值基点是人本身,它不仅要把人当作手段,更要将人当作目的[12]。不同于生存竞争的动物法则,和谐课程更透出一种人文关怀,一种终极价值。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和谐”主要体现对学生健康及生命的关怀与呵护。和谐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现了“天地人和”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人类文化追求的一个普适理想。

和谐理论不仅为课程领域提供了指导理念,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表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即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交往、情感交流、主体性的发挥方面达成的和谐状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各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和谐是绝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要素会出现不和谐——和谐——不和谐的过程,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课程的不断发展,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状态。体育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准确地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要素和环境的变化规律,及时地调整各要素的搭配关系,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和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设计,应该以和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发展为设计理念。

2.5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支撑

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指出了“结构”的三个要素是“整体性、转化性和自动调节性”[13],“结构”实质就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14]。

布鲁纳的课程研究是立足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 ,并认为结构在课程中具有普遍意义。他把课程结构的意义也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学习课程就是学习课程的结构,而通过学习结构就“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任何学科中的知识都可以引出结构”。“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强调每门课程“基本结构”的教学,认为要把一门学科中最基本、最有价值、最基础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在质和量两方面可持续发展[15]。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应在传递和储存体育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体育能力发展。

施瓦布从课程微观结构的角度出发,认为课程要素包括“五个方面的经验”,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社会环境、教师和课程编制(按照施瓦布的顺序)。学科的基本结构实质是指深层结构,对深层结构的把握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应透过表层结构把握具有转换规则的深层结构[16]。如果体育与健康课程仅仅限于对体育知识体系的掌握,学生仅能获得该学科表层结构,并不能理解学科的研究过程与方法,不能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质和价值,从而使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灵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实现的载体,是学生实现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揭示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和实质结构的价值,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3 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有序性以及开放性等系统特征,以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将是一个新的突破点;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动力之源,结构功能理论要求社会价值、文化理念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要素相一致,并为课程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公平理论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设计追求的目标,促进教育公平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要体现公平性、弹性和合理性;和谐理论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追求的核心价值,和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各要素间和谐,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揭示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和实质结构的价值,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对体育健康课程结构的理论价值进行了肯定。

[1]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 (下册)[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67-468.

[2]裴娣娜.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政策与改革思路[EB/OL]. http://www.dss.gov.cn,2009-08-07.

[3]王继帅,樊炳有.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及评价[J].体育学刊,2009,(16)1:58-62.

[4]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31.

[5]张宽海.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

[6]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5(5).

[7]刘文祥,李长源.和谐社会的理论借鉴: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1-23.

[8]郭晓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27-30.

[9]刘尚希.谨防乡镇机构改革落入“循环改革”陷阱[J].人民论坛,2006(02/A):20-21.

[10]蒋士会.教育公平结构论[J].学术研究,2004(4):117.

[11]张燕婴.论语 [M].北京:中华书局,2006:88.

[12]魏波.和谐理论的政治哲学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3):73.

[13]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

[14]邵瑞珍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1-31.

[15]王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18.

[16]靳莹,周志华.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0):45-48.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Curricular Struc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ai Jing-tai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

To research the curricular struc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is a new breakthrough. Structural functional theory requires the consistence in the social value,cultural philosophy and elements of curricular structure to contribute to students’social development.Fairness is the development goal.Promoting educational fairness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ar structure. Harmony is the core value. It stresses cultivation of students’learning and living skills.Structuralist curricular theory discloses the importance of disciplinary structure and the value of essential structur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ar struc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ar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curricular structure,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G807

A

1001—9154(2010)06—0069—04

book=69,ebook=53

G807

A

1001—9154(2010)06—0069—04

2010年度浙江教育规划课题(编号:SCG177)研究成果。

蔡景台(1977—)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2010—04—27

猜你喜欢

要素理论结构
坚持理论创新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论结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