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历史走向

2010-12-08王子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科学

王子丹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育部,四川 广汉 618307)

论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历史走向

王子丹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育部,四川 广汉 618307)

体育科学精神的张扬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了它们在近代的背离和分化。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角度,从哲学的视野剖析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历史走向,整合汇融已成为其发展的主旋律,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体育人文精神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人文方向;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体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发展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贯穿于体育学发展的全过程,统摄着我们对体育世界的把握,成为体育认识和文化建构的灵魂与支柱。然而,体育学研究的科学视频与人文视频间的差异,往往导致体育学发展中科学与人学的背离、对峙甚至相互责难。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角度,剖析和反思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历史走向,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内涵和本质。

1 近代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化

1.1 体育科学精神的张扬

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分化,是体育发展到近代出现的现象。15世纪,文艺复兴的大旗飘扬在欧洲大陆上,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蓬勃成长。以理性为基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使人们坚信:量化的,才是可信的。上帝的万能被理性的万能取而代之,“凡是人所需要的一切均可通过人本身的理性获得像数学推理一样清晰而精确的理解”。[1]在西方技术界人士看来,科学技术是人们对待理性世界的一种态度。于是,受到西方文化这种技术理性精神的浸润,体育借助于高科技的推动,不断地挑战自我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并取得自我极限的突破。

借助于技术的力量而得到快速发展的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开始全方位地引进科技成果,特别是一些尖端科技的广泛地使用,把科学技术推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阶段,科学技术也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而已成为人的“替代者”,开始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介入到体育领域当中,从运动设备、场地、器材、服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扩展到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技术控制、调节、营养甚至是兴奋剂上面,现代体育已经与科技整合成为一体。[2]体育科学在近代的张扬,使人们相信,好的运动成绩完全可以依赖科学技术的创新而取得。

1.2 体育人文精神的失落

探究体育人文属性缺失的深层根源,不得不追溯到西方工业文明的负面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极为丰厚的物质财富,创造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辉煌。但正如马克思所讲,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胜利进军,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社会财富的不断涌流,特别是大机器的运用,人的劳动不断异化,商品拜物教不断泛滥,从而使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异化、被物化。[3]马克思在分析人的发展进程时曾讲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而这“第二大社会形态”就是工业社会形态,而这时的人,马克思将其表现为“全面的异化”和“普遍的物化”。这时人的劳动过程,被看作资本自身运动并不断增殖的过程;人变成了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或是机器的某一部件;人的劳动的交换,被物和物的交换所代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当这种人被物化的思想深入渗透到体育领域时,体育视野中的人就自然消失了,体育领域中的人文属性、人文精神不见了。体育技术的客观和冷峻逐渐替代了原本与体育溶为一体的仁爱和温情,在日益残酷的竞争机制的刺激下,“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借助于一切可以借助的技术力量,甚至期待在基因技术的帮助下,通过改进自身的基因结构,激发自身的组织细胞等潜能来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员成为技术控制的对象,物化为技术改造之物”。科学主义的张扬,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人文精神,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欠缺情感关怀的理性世界中。“人作为主体的健康和尊严,已经远远背离奥林匹克宗旨而走向畸形”。[4]

2 现代体育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纵观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人们察觉到,单独地彰显体育人文精神,不加以体育科学精神的限定,体育人文精神将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反之,片面地提升体育科学精神,必将会使其泛滥,从而导致对体育人文价值的忽视。二者在现代体育的发展中正从分化背离走向融合互补。

2.1 体育人文精神为体育科学发展指明了人文方向

体育绝不仅仅是体力上的科学,它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人学标记。在现代体育的发展中,人文精神将是其走向的价值先导。体育的终极目的是以人为核心,维护人的高贵与尊严,关爱生命与健康,尊重人的个性需求与选择,通过体育活动方式,全力促进人身心与精神的健康和快乐,尽可能地促进人全面、和谐与充分发展。人在体育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因此,只有高扬体育人文精神,才能克服技术主义和科学非人格化的严重影响,实现体育的文化定位和复归,使体育在自身的价值轨迹上平稳运行。

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的灵魂,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原始身体活动以体育为目标的更高层次上的升华,也没有古代奥林匹克的复兴。从莽荒走来的体育,离开了体育人文精神的总纲,其科学精神的存在就失去了归属和方向。体育科学要摆脱体育技术主义的诱惑,只有在体育人文精神的指引下,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回归体育人文本质。

2.2 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两者比翼齐飞。离开人文的体育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的体育人文精神只会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为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提供必要的智力指导和物质保证,人文关怀为从事体育的主体提供精神支持;体育技术手段解决的是体育原理的客观规律,体育人文方法安抚的是人的心理冲突;体育科学是完成高水平训练过程的基本依据,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使人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体育人文精神则将体育的价值赋予人,全力促进身心与精神的健康和快乐,尽可能地促进人全面、和谐与充分发展。

2.3 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将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的关系误读为对立的关系,是一种非理性的裂解。在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的地位各有起伏,但从来就不是截然对立的。[5]体育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体育科学精神蕴涵着体育人文精神的精髓,体育人文精神交织着体育科学精神的维度,二者弥合分歧,互补共进。

在体育人文探求的领域里,已开始注重以“实证判据”为手段来为体育人文精神的合理性与实在性提供证明,用体育科学的理性对体育人文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其发生演变的机制,促进体育人文认识的深化,从科学的角度引发人们对某些问题的“再思考”,推动体育人文认识的新发展。[6]同样,在体育科学的视野中,也日益重视科学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功害、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从而将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结合。

3 结语

体育不仅是一种利用身体运动来干预个体自然演化的科学手段,更是一种塑造个体 (体育中的人)精神状态的人文教育。体育科学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从分化走向融合的事实告诉我们: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体育的整个建构,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促进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

[1]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2]熊晓正.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150.

[3]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2):90-94. [4]孟欣欣,王虹,白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价值冲突[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30.

[5]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72-873.

[6]李树旺.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1):51-52.

HistoricalD irection of Sports Human istic Spirit and Scientific Spirit

W ang Zi-d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CivilAviation Flight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 618307)

Stresson sports scientific spirit and lossof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lead to the devia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two in modern times.From the angle of ag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irection of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and scientific spirit from a philosophic viewpoint. It is maintained that integration has become the melody. Sports humanistic spirit points out the humanistic direction for sports scientific spirit.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intersupplementary and interdependent.

sports,humanistic spirit,scientific spirit,development

G80-05

A

1001—9154(2010)06—0017—03

book=17,ebook=5

G80-05

A

1001—9154(2010)06—0017—03

王子丹 (1959—),男,重庆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0—04—1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科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人文社科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