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的要素和结构

2010-11-18王江松

中国工人 2010年12期
关键词:生产者自然界客体

王江松

劳动的要素和结构

王江松

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并创造物质财富的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与自然界直接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变换的活动过程。从这一定义可知,劳动、劳动结构、劳动过程的三要素(环节)是:劳动客体(劳动对象)、劳动中介(劳动工具)、劳动主体(劳动者)。劳动就是这三要素(环节)所组成的静态结构以及这三要素(环节)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一、劳动客体

劳动客体,又叫做劳动对象,是劳动活动作用于其上的客观物质实体。一般而言,劳动客体包括两大类:未经人类改造的天然的、纯粹自然的客体和经过人类改造的人工客体。前者不包含人的劳动,后者则是天然客体与人的劳动活动的合成物,其中已经物化、凝结了人的劳动活动。

用哲学的语言说,劳动就是一个把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的过程,或自然的人化过程。只要人类存在,这个过程就是没有终结的,因为不管劳动的范围扩展到多大,总还有无限的自然世界等着人去开发和改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把尚未进入劳动过程的自然物叫做潜在的劳动客体,而把已经和正在进入劳动过程的自然物叫做现实的劳动客体。从自在之物到为我之物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从天然客体到人工客体、从潜在的劳动客体到现实的劳动客体转化的过程。就人类生活于其上的地球表层而言,正像马克思所说的,已经很少有开天辟地以来就原封不动地存在的自然物了,人类到处在地表投入了自己的劳动、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而且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劳动的触角已经深入地球的深层结构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已经或多或少是一个人工的环境了。

让哲学很感兴趣的问题是,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究竟有什么区别?劳动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改造了自然?劳动作为创造活动究竟创造了多于自然界的什么东西?

劳动总是具有最低程度的创造性,其铁一般的证据是,劳动所制造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界本身没有的东西,或至少是由人加工改良了的东西。诚然,最初的劳动采集来的可食植物和猎取来的可食动物是自然界本身提供的,但用火对它们进行加工已经是一种创造了,更不用说采集和狩猎用的石器,不管是多么粗陋,也是自然界本身提供不了的东西。

劳动、创造之所以是劳动、创造,乃在于它产生出某种自然界不曾有过的、凭自身之力永远也产生不出来的新事物。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创造的确是从无到有的。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劳动、创造又绝不可能是从无到有的:任何人乃至任何神都不能从虚无中创造出什么物质、元素、力量、能量。世界在物质、元素、力量、能量上是守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可能有什么创造。

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谓创造,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对物质、元素、力量、能量之间的形式和关系的创造,即对物质存在形态的改变,也就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素材,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或人希望拥有的物质存在形态。这样一种创造的确能够满足必须无中生有和不能无中生有这双重的规定性和约束条件。

关键是,自然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无缝可钻的,物质、元素、力量、能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形态并不是不能改变的;自然界充满了种种可能的结构、关系、形态,因此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对各种各样的物质、元素、力量、能量重新进行组合,从而生产出、制造出、创造出自己想要而自然界本身没有的新事物(新的结构、关系、形态)。最初的劳动只能改变自然界的表层结构、关系和形态,而现代劳动已经能够改变自然界的深层结构、关系和形态了。也就是说,天然客体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人工客体了。

二、劳动中介

劳动中介,又叫做劳动工具,是人类赖以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桥梁和通道,是人类实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目的的绝对必要的手段。如果缺少劳动工具这一中介,人就只能以身体与自然界直接对抗,不仅改造自然的力量非常弱小,而且处于自然力量的直接威胁之下,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正是劳动工具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成百上千倍地增大。然而,劳动工具不仅仅是实现了劳动生产力的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使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具有了本质区别,以致我们可以说,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劳动的本质特征,而不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就不能叫做劳动。

让我们更为具体地分析一下劳动工具的特性、地位和作用。

1.劳动工具是人类体力的延长和放大

人的体力是很有限的,如果不是经过特殊的训练,一般人的体力远远赶不上许多强壮而凶悍的动物。然而,劳动工具把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所有身体器官的功能近乎无限地放大了,人凭借自己的身体做不到的事情,凭借劳动工具都能够做到。

2.劳动工具是人类智力的外化和物化

劳动工具作为人类体力的延长和放大,恰恰是人类智力外化和物化的结果。关于这一点,黑格尔有过极为精到的论述,他把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称之为“理性的狡计”:人用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劳动工具去直接与物质客体发生碰撞和磨擦,在劳动工具被损耗的同时,物质客体原来的结构和形状也被改变了;人虽然只是通过劳动工具间接地作用于自然界,但却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使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如果说手工工具还只是经验知识的物化,那么机器就是科学的物化,是人类对深层自然联系和规律的驾驭和利用,而电脑、互联网和机器人的使用,使机器体系达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高度,把曾经作为机器体系的一个补充环节的劳动者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机器体系的设计者、操控者、驾驭者。

3.劳动工具具有超越主观性的客观性、超越特殊性的普遍性、超越短暂生命的持久性

不管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体力有多强、智力有多高,但他们总是附着在有死的生命之中的,随着生命的消逝他们也会消失。劳动工具作为人类体力和智力的物质载体,克服了人类内在的劳动生产力的主观性、特殊性和短暂性,而使得劳动生产力取得客观物质的形态,成为可以普遍交换、世代继承和永久保存的财富。

4.劳动工具实现了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主体性力量和主体性需要的发展壮大

我们知道,最初的劳动都是以满足物质需要和获取生活资料为直接目的的,后来人们认识到,劳动工具或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使用,使人们能够事半功倍地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于是,人们便抽出一部分人力、财力和物力专门用于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于是,物质资料生产就分化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这就意味着,人类为了在未来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就要节制眼前的消费而投资于未来,即不是把剩余产品分光吃尽,而是让一部分人依靠这些剩余产品,摆脱生活资料的生产而投入到生产资料即劳动工具的生产中去。这就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中所反复强调的“迂回的生产方式”。这种看似迂回曲折的生产方式,却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最终比以人力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方式”获得成百上千倍的生活资料。

更重要的是,正是在这种相对摆脱实用目的的劳动工具的生产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力量和主体性需要也发育生长起来了。这种主体性力量和主体性需要最初是作为实现物质需要的满足这一自然界强加于人类的外在目的的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后来它们逐渐表现出自为目的即要求得到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一种崭新的人性财富,是人类历史的全新的生长点和动力机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对全部人类生活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强劲地显示出来。

三、劳动主体

劳动主体,又叫做劳动者,是整个劳动过程的出发点,是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发起者,是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积极的、主动的、能动的创造力量。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第一,他是劳动目的的设定者,劳动或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自然物质需要,或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主体性需要,或者是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第二,劳动者是劳动计划的制定者,劳动总是按照劳动者事先制定的程序和蓝图而展开的;第三,劳动者是劳动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即使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劳动工具,最终也离不开劳动者的设计、制作、操纵和控制;第四,劳动者是劳动对象的发现者、加工者和改造者;第五,劳动者是劳动结果即劳动产品的吸收者和消化者,他们不仅把劳动产品看作是劳动目的的实现和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回报,而且看作是自己主体性力量的实现和确证。人们不仅通过物质消费活动吸取来自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且通过精神消费活动吸取劳动产品中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和意义。

此处是从哲学的角度界定劳动者的:劳动者是从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这一定义是比较严格的,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劳动关系学、法学对劳动者的定义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的地方在于,各门社会科学所说的劳动者,肯定都包括“从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各门社会科学大都将“劳动者”与“生产者”、“工作者”、“职业活动者”、“雇员”等概念混同或交替使用。在各国劳动立法中,有将劳动者称之为labourer(劳动者、劳工)的,有称之为worker(工人)的,有称之为workers and staff(职工)的,有称之为personnel(员工)的,有称之为employee(雇员)的,有称之为wage worker(工薪劳动者)的,有称之为employed labourer(雇佣工人)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定义大都突出受雇于他人和获得工资这两个相互规定的特征,与本文的劳动者定义相比,一方面显得过宽,即凡是受雇从事一定有报酬的职业活动(工作)的人,都是劳动者,比如政府、社会团体、文化生产部门的雇员;另一方面又显得过窄,把历史上存在过的不被雇佣和获得工资的生产者,如从事集体生产的原始人,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和依附农,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猎人、牧人、渔民、养殖者、农民、手工工匠、小业主、小商人、自由职业者,统统排除在劳动者之外。

本文试图在“劳动者”、“生产者”、“工作者”三个概念之间建立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凡在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等能源生产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和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自雇和受雇从事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员,叫做“劳动者”。

——“生产者”,不仅包括“劳动者”,而且包括为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提供资本、管理、信息、知识和文化等生产和生活要素的人:(1)直接物质生产产业中的投资经营者或雇主;(2)在第三产业中为直接物质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和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地质勘查业等)从业的雇主和雇员;(3)在第三产业中提供文化产品和人力资源服务的部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从业的雇主和雇员。

——“工作者”,不仅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者”,还包括在政府、社团等公共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中从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为劳动者、生产者和整个社会提供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管理、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这样一来,劳动者一定是生产者,但生产者不一定是劳动者;劳动者和生产者一定是工作者,但工作者不一定是劳动者和生产者。这种说法自然也会引起麻烦,但问题是,如果泛泛地把所有的生产者和工作者都叫做劳动者,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指出劳动者与生产者和工作者的区别的意义在于,强调劳动和劳动者在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和奠基作用。

指出劳动者与生产者和工作者的联系的意义在于,强调不直接从事劳动的生产者和工作者也是重要的社会成员,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四、劳动客体、劳动中介、劳动主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把劳动过程区分为三要素或三个环节是必要的,但这种区分也是相对的,因为劳动客体、劳动中介、劳动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

1.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连续统或因果链

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工具,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这是一个顺向作用过程,也就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一刹那,劳动对象也反作用于劳动工具,劳动工具反作用于劳动者,这是一个逆向作用过程。比如我们用锄头挖地,在锄头进入土地时,土地的抵抗力就通过锄头把儿传达到我们的双手和身体了。这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并且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圆圈运动:

2.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不仅作为不同的要素和环节相互作用,而且进一步发生内在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首先,劳动者的目的、知识、意志、情感,渗透和转化到劳动工具中去了,劳动工具变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延长和扩展,变成了人的无机的体力和物化的智力。

其次,劳动工具通过损耗和折旧而融入劳动对象之中,通过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的改变,劳动者的目的、知识、意志、情感也渗透和转化到劳动对象中去了,从而使纯粹的自然对象变成了人工对象、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原始的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第三,被改造的自然对象一部分变成了生活资料,一部分变成了生产资料即劳动工具。劳动工具最初就是人手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而制造出来的,这些劳动对象直接就是劳动工具;后来,物质资料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两个部类,两个部类又构成连续的生产链条。这样一来,在一个环节、对一些人是劳动对象的东西,在另一个环节、对另一些人就成了劳动工具。

第四,变成了生活资料的劳动对象,通过消费活动变成了劳动者的有机的身体,从而实现了人口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变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的劳动对象,通过劳动者的操作、练习、运用,内化为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主观的生产力,从而大大地提高和壮大了人的本质力量。

这个过程可以图示如下(箭头表示渗透和转化):

猜你喜欢

生产者自然界客体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2020德国iF设计奖
浅议犯罪客体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漫画
“凡客体”之不凡处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