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桃花扇随想》的化妆与造型

2010-11-16张济銮

剧影月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桃花扇饰品化妆

■张济銮

在2009年8月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进入古典舞群舞决赛的12个作品的参赛学校,只有江苏省戏剧学校是来自地方的中专学校,其它参赛学校全部来自全国高等舞蹈院校(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在内)。由我担当化妆、造型设计的舞蹈作品《桃花扇随想》,最终在参赛中挺进前六名,一举夺得中国古典舞群舞类表演三等奖、剧目二等奖和院校原创剧目优秀奖的佳绩!

“桃李杯”舞蹈比赛由文化部主办,被列入文华艺术院校奖,是我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系列的重要赛事之一,享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这次获奖开创了我校舞蹈在全国获得最高奖的先河。这其中,有与我在化妆、造型方面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密不可分。

舞蹈作为视觉艺术,观众的直觉感观是第一性的。而由于舞蹈的表现是靠肢体语言来完成,所以,舞蹈能否一下子吸引观众的眼球,尤其是古典群舞能否让观众一目了然,迅即置身在《桃花扇随想》的艺术氛围中,生动鲜明的化妆造型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为此,当我接到担当《桃花扇随想》化妆造型设计任务后,就反复研读孔尚任的昆曲《桃花扇》原著,吃透李香君、侯方域等人物的性格、体质等特征,从中思考如何通过化妆、造型等手段,使舞蹈作品《桃花扇随想》中的每个演员能引发现代观众的兴趣,使他们从适应、认可到接受和赞赏古典舞。我想,这是《桃花扇随想》化妆造型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获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桃花扇随想》的化妆、造型方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深切感悟。

一.舞蹈与昆曲的融合

该舞蹈以孔尚任的昆曲《桃花扇》为蓝本,表现了明代歌妓李香君对国家、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借李香君与侯方域离合之情,抒国家兴亡之感。舞蹈身段、音乐揉进了昆曲的韵味,具有江南水乡和南京秦淮秀丽典雅之美感。在研究了群舞《桃花扇随想》的剧情和舞蹈特点后,我给《桃花扇随想》的化妆造型制定了“既昆又舞”的设计理念,强调必须要体现戏曲元素和戏校的“戏”的特点。因此,在吸取了昆曲“幽雅、婉转、纯美”特征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程式美”和“装饰美”这一古典戏曲化妆造型的精髓,保留了古典戏曲化妆造型所特有的“包大头”、“贴片子”。所谓“包大头”是指古典戏曲之女性的固定发型。而“贴片子”则是古典戏曲中,面部造型的典型的程式,是女性的面部标志。片子既代表鬓发又能起到弥补和改变脸型的作用,可根据演员脸型、人物性格、年龄等特殊要求将片子贴成不同的形状,以显示出人物的不同个性和风貌。例如:“方圆型”以示端庄;“椭圆型以示秀慧;“正圆型”以示机灵等等。所以,“贴片子”是最具装饰功效、美化能力和科学的化妆手段之一,它能充分显示“装饰美”的艺术魅力。然后,我又根据舞蹈“优雅、细腻、传神”的特质,着重体现舞蹈的“灵动美”。例如:在饰品的造型和材料的选择上,选用了轻盈、精致和极具动感的珠花、绢花、亮片、珠子、水钻等不同质地的材料精心制作,展现了“灵动美”的流光飞舞。通过面部的化妆、发型和饰品“三位一体”的整体全新的造型,充分展示了“装饰美”和“灵动美的和谐统一。

二.古典与现代的融和

《桃花扇随想》的化妆造型,在遵循古典戏曲化妆造型特征的同时,融和古典与现代的化妆技巧,结合和采用具有现代审美功效的美容化妆手法和化妆品。融合古、今的典型饰品,进行综合性、多方位的立体造型,具体体现在面部化妆和头饰造型两个方面。

面部化妆将古典戏曲的大色块与现代精致靓丽的描绘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我在处理《桃花扇随想》人物化妆时放弃了戏曲舞台专用的化妆油彩,采用了适应现代观众欣赏情趣的现代美容化妆品;选用附着性、遮盖力强又具有保湿透明感强的粉底和鲜艳细腻的桃红色胭脂,作为底色和面红的主色,使演员的面部肤色“白里透红”、“面若桃花”让观众既能欣赏到“妩媚”的古典美,又能领略到现代清纯的“色泽美”。选用紫、红、黑等色系为眼影的主色,用晕染法,深入浅出地层层描绘眼窝,用勾勒法描画眼睛的轮廓在眼睛最传神之处涂抹“金”、“银”、“红色”亮粉,起“画龙点睛”之妙用,使演员的眼睛更加明亮,神采飞扬。给人一种时代的现实美和鲜明的个性美,给观众一种震撼力。嘴的描画,用不同深浅的口红涂抹,再涂上现代的亮色唇彩,以增加嘴唇的轮廓感、饱满感和艳丽感。整个面部色彩都给观众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和现代感。

头饰造型分为发型和饰品两方面。发型:在保留古典戏曲固定程式的“包大头”、“贴片子”的基础上,对“大头”、“片子”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精细的丝光线勾织成的“片子替代了古典戏曲刨花、发片刮成的“片子”,使之既细巧雅观,又适应舞蹈的舞动。同时,按每个演员的脸型“量脸定做”、扬长避短,使得整台24个演员均“美若天仙”。用演员自己的头发视各自的头型的特点梳成大大的椭圆型发髻以替代古典“大头”的假发,使发型显得真实、轻盈,给人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饰品:用具有现代感的形状、色彩各异的饰品小零件和具有古典感的各类别致的珠子、亮片融合

起来,重新加工,进行多层次组合,制成轻盈玲珑、绚丽多彩、旖旎瑰丽、动感极强的珠花和泡子(注:片子专用饰品),整个造型似行云流水,清隽飘逸。配上演员柔美的舞姿,像一束束艳丽的奇葩,展示给观众淋漓尽致的迷人艺术风采;通过舞蹈来尽情表现审美情感和理想追求。24个演员犹如24株桃花美仑美奂,姹紫嫣红地绽放在整个舞台上,在有限的舞台和无限延伸的时空中,形成一道亮丽耀眼的风景线。观众们在欣赏小演员们的风采、领略小演员们的神韵之时,也时刻关注着演员们的化妆与造型,令我有一丝丝成就之感。

舞蹈《桃花扇随想》之化妆造型的实践说明,完美的古典舞演员形象的塑造,是在“继承”、“兼容”、“扬弃”和“创新”的前提下完成的。现代美与古典美的和谐以及戏曲与舞蹈元素的融会贯通,是引发现代观众对古典舞产生情感共鸣和审美兴趣的纽带,从而使古典舞的艺术魅力不减。

猜你喜欢

桃花扇饰品化妆
一片相思书不成,桃花扇底系飘零
——对孔尚任《桃花扇》中道具“桃花扇”运用的解读
生命的化妆
饰品
生命的化妆
飞到少女身上的昆虫饰品
《桃花扇》中关于南明将士形象的塑造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
少女的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