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式用出个性化和时代感

2010-11-16曹亚芳

剧影月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豆腐坊现代戏唱词

■曹亚芳

在现代戏的表演中如何成功运用程式化动作,以彰显中国戏曲化的特点,已成为戏曲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我于1965年2月,曾以主演现代戏《借驴》参加华东地区现代戏汇报演出,当时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都做了报道,专家们评论说:“淮海戏《借驴》在运用传统表演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上就做了有益的尝试,它吸收了民间舞蹈‘跑驴’的一些身段,载歌载舞,优美而风趣。”①“而《借驴》中的舞蹈却拟物以现人,通过跑驴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因而健康朴素,清新明快,表现了新时代劳动人民的优美情操和高尚趣味。”②

这样的评论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现代戏的表演中,不仅要用活程式,而且要用得恰到好处,最好能体现出人物的个性和时代感。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在参与新编现代淮海戏《豆腐宴》导演时,就特别有意识地进行了再实践、再探索。

这出戏一开幕,豆腐麻挑着豆腐担子上场了,该安排他边走边唱,可怎么样表演才能表现出改革开放后脱贫致富的农民高兴喜悦的心情呢?精神抖擞地迈大步快走是必须的,为表现高兴,在行走的过程中还可以把担子耍舞起来,但这些还不能够表现出他是卖豆腐的老把式。我由一出传统戏的女鬼挑担不用手扶,一下联想到农村中的这“老把式”也完全应该是这样!——在快步如飞的行走中,担子不用手扶还能自如地换肩转向!这样一来,再加上洋洋得意的表情配合,连同豆腐麻风趣滑稽的个性特征都一并表现出来了。

在得知第一次摆宴是因为刘婶给已做好了的菜肴另加了“包装”而失败时,豆腐麻气得将刘婶送给他的西装脱下甩了过去,将刘亲手给他做的鞋子也脱下来扔了过去。这样的表演也能把此时此地的情节和情感都表现出来,舞台效果也可能不错。但我觉得如何把豆腐麻风趣滑稽的个性特征,以及剧本唱词中已提到的“老犟驴”的脾气再强化一些呢?就想到我曾在《借驴》的表演中有“驴尥蹶”的动作,何不借来一用!而如果用了“向后尥蹶”,还能表现出豆腐麻此时此刻气得再也不愿正面看刘婶一眼的“怨恨”心情。再次和演员商量后,就把脱鞋扔出去,改为两脚跳起向后尥蹶,将双鞋飞出去!——这样一舞起来,又似戏曲程式中的“双飞燕”。这一程式的运用,不仅将豆腐麻的“犟驴”脾气表现得更为形象,而且更加个性化、喜剧化、戏曲化了!每演至此,观众们在笑声中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面再举几个刘婶表演的例子:

第一次摆宴,因刘婶在已做好的菜肴中另加了“包装”而失败,她带着歉疚提了“今世缘”好酒到豆腐坊来赔情。为勾起豆腐麻对自己的美好情感,回忆了三十年前二人曾共同在一个宣传队有过一段旧情的往事。当两人都喝了几杯酒有些微醉时,刘婶有一“喝酒谣”唱段,唱词是:“酒杯圆圆举得高,听我唱支喝酒谣。一杯酒,一口光,一个好汉三个帮;二杯酒,二仙传,二人同心结良缘;三杯酒,三更长,三心二意不算郎;四杯酒,四体强,事事莫要脾气犟。”若按一般处理,依着词意做相应的动作即可,但我们让刘婶顺手拿起豆腐坊里本已挂着的裹制百页的“长布”,一边唱一边扭跳起了秧歌式的“红绸舞”!

这舞可以说是戏曲中长水袖的变革,也可以说是舞台上红绸舞的借鉴,而用在刘婶身上,必须使它中年人“秧歌化”才能符合她这时的身份。

而这舞,可以说是三十年前二人在宣传队时,女方跳得最受男方喜欢和夸奖过的舞。这时再一跳,最能打动男方的心田,更能表现出三十年前二人就曾有过一段情的亲切感。这段表演被我们艺术研究室的老主任朱林先生评论为“是立体式的交响”!——唱词唱的是眼前劝说对方的内容,而舞蹈跳的则是过去二人曾经有过的往事内涵,唱词中尚不能够完满表达的情感,以舞蹈来相辅相成做了配合,用的唱腔也是特意配上的[五更劝郎调],使交响织体又多了一层色彩和内在意义。而表现的手段又是顺手拿起豆腐坊里已有的百页布,“以物带情”载歌载舞,诸多的内容因素、内在因素都在这歌和舞中传达给了观众,真是独具匠心,大家手笔!

其实呢,我这农村出身的演员、导演,曾在家乡过年“玩会”时,就有这样的表演形式,用在这里正好合适,也是巧合。为了表现剧情中此时此地的规定情境,我让演员们在表演时,边唱边跳还一边自己念出伴奏的锣鼓点子,“呛个隆冬呛,呛个隆冬呛,……”忽而强忽而弱。忽而强,表示两位老人谈恋爱之时的忘乎所以;忽而轻,表示一下想起此时天已很晚,不能让外人听见,有情有趣、生动活泼。

剧情发展下去,后面有一段刘婶向豆腐麻“要嫁妆”的唱段,唱词中有“四季衣服不能少,款式新潮又漂亮,夏天要真丝,冬天要皮装”等,若按一般的表演,可以往身上指指,或是拿着衣服比划比划;再稍好的表演呢,在比划的同时,可以往豆腐麻跟前进一进、逼一逼,且也似有了潜台词:“你可要一样一样都给我买齐了哟!”——而我们对这一段情节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认为刘婶自己开着十里香菜馆,要买什么样的衣服都有的是钱,这时向豆腐麻要这么多的“嫁妆”,是为了激励这位“老相好”只有愿意和台商合作,把事业进一步做大,才能赚取更多的钱来买更值钱的东西,也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让刘婶在唱的同时,在豆腐麻面前走了两趟时装模特步,还像模像样地扭胯造型,这造型也似戏曲中的亮相。这么一来,既丰富美化了舞台表演,又显示出了时代风貌,而且更加符合刘婶这个人物风趣泼辣、精明强干、凡事都要个“好”字的个性。

在第二次摆豆腐“雅宴”没能得到镇长的理解、领会时,豆腐麻误认为引进台资的大事被自己破坏了,镇长一定不会轻饶,他选择了先暂时跑出去躲一躲,刘婶知道后跟着追了上来。这追赶时的动作,对于刘婶来说,当然可以用传统戏中老旦加彩旦的步法来加以改进,但我们想到,是不是可以跟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呢?在和演员商量后,用霹雳舞中的“太空步”来作为追得累了,只好放“慢”的“镜头”;用“竞走加迪斯科”来作为“急”追时的舞姿,且越追动作的幅度越大,越追步伐节奏越快,推向高潮!——啊呀,这么一来,演出效果特好!——这样新的表演程式,不仅舞台形象更美了,更为重要的是,把刘婶风趣泼辣的性格特征更典型化了,而且也更有时代感!

《豆腐宴》中的实践和探索,再次受到了观众欢迎,专家好评,但我们仍将继续努力!

注:①见1965年2月26日《文汇报》

②见1965年2月28日《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豆腐坊现代戏唱词
唱词(外一首)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识破
豆腐坊风波
“戏曲现代戏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豆腐坊风波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热河旧事之豆腐坊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6届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