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0-1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尿蛋白肝素白蛋白

姚 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可伴有高凝或血栓形成的严重并发症。因此,治疗上除抑制免疫治疗外,抗凝治疗也是非常必要的。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衍生而来的低分子量化合物,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纤溶作用,可防止血管内凝血,肾小球内凝血。阿魏酸钠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一类新的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松弛血管平滑肌。近年发现SF具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笔者观察了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PNS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依据第四次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45 例符合以下条件的住院病例:①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无或仅有少量血尿(RBC<5个/Hp〉,肾功能正常或轻微升高(Scr<180μmol),无感染及血栓并发症。②无肝功能异常。③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 例,其中男12 例,女10 例,年龄14~52岁,治疗组23 例,其中男11 例,女12 例,年龄12~56 岁。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限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利尿,降血压及糖皮质激素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基本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 4mL (由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制药公司提供)腹壁皮下注射,1次/d,体质量低于40kg者剂量减半,2周为1个疗程。同时合用阿魏酸钠注射液0.3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间隔3d用下一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并观察患者水肿消退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出血倾向。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观察

经过4 周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均明显减轻或消退,腹水、胸腔积液减少或消失,血压下降,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

2.2 2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见表1。

从表1可知,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显著上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治疗组在降低血脂水平及尿蛋白定量方面要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2。

从表2可知,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显著改善PN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而治疗组(阿魏酸钠+低分子肝素钙)与对照组相比,更能有效改善上述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具体见表3。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有3 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点及淤斑,但抗Ⅹa因子活性及出、凝血指标均未见异常;2 例出现皮肤瘙痒,未见皮疹,均未停药。其他不良反应均未发现。

3 讨 论

P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及水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血液高凝状态和高脂血症是PNS主要并发症之一[1]。本研究中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均明显升高,表明存在高黏血症和高脂血症。PNS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易致血栓形成,常加重肾小球损伤,加速肾功能损害,成为该病患者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PNS患者伴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其血中可能存在多种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抗凝血酶原活性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浓度降低,血小板增加及聚集性、黏附性增强,血液黏滞度升高等变化,易于出现血栓形成;血液瘀滞、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利尿剂、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均使NS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更加严重。血液高黏与高凝互为因果,成为PNS难治因素之一,并可致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减退,因此,对PNS患者降黏治疗十分必要[2]。

阿魏酸钠,其结构为3-甲氧基-4-羟基-苯丙烯酸钠,具有拮抗内皮素及抑制过氧化反应的作用s,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功能的修复,改善肾脏局部血液动力学异常,抑制其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因此达到降低蛋白尿,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表1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 别 n 血浆白蛋白(g/L)总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尿蛋白定量(g/24h)治疗组 32 治疗前 21.35±5.32 9.89±3.65 3.37±1.68 4.58±1.93治疗后 34.84±5.58△△ 6.23±1.52△△▲ 1.66±0.84△△▲ 1.94±1.28△△▲▲对照组 30 治疗前 21.64±6.21 9.54±3.43 3.25±1.59 4.49±1.72治疗后 33.96±5.71△△ 7.43±1.61△△ 1.87±1.06△△ 2.62±1.3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项目 n 红细胞比容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聚集指数 红细胞变形治疗组 32 治疗前 0.55±0.05 8.78±1.17 1.91±0.13 1.68±0.18 0.97±0.04治疗后 0.37±0.03△△▲ 6.37±0.87△△▲ 1.45±0.11△△▲ 1.40±0.17△△▲ 0.85±0.03△△▲对照组 30 治疗前 0.54±0.04 8.73±1.11 1.92±0.15 1.62±0.16 0.98±0.04治疗后 0.47±0.04△ 7.57±1.19△ 1.63±0.17△ 1.58±0.18△ 0.93±0.04△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衍生而来的低分子量化合物,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纤溶作用,可防止血管内凝血,肾小球内凝血[4],低分子肝素以抗Xa活性为主,出血危险性小;它还具有抗炎活性,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并可抑制纤维蛋白和胶原的产生,预防肾小球硬化;低分子肝素本身带有大量负电荷,有利于保护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屏障,减少尿蛋白排出,促进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改善肾功能。此外可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本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有协同激素的作用,抗凝效果好,临床缓解率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出血危险性小,多无需临床监测,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4 结 论

阿魏酸钠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PNS,从发病机制方面,既控制了PNS 患者的血栓形成,又扩张了肾血管,增加了肾脏的血流灌注,从而延缓了PNS 的病情进展。本组52例患者治疗4周后,多数临床症状缓解,尿量明显增加,相关生化指标显著改善,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两药联合治疗PNS方法使用方便、安全,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Valdivielso P,Moliz M,Valera A,et al. Atorvastatin in dyslip idaemia of the nephrotic syndrome[J].Nephrology(Carlton),2003,(2):61-64.

[2]Brunton C,Varghese Z,Miorhead .LJiFpopheresis in the nephritic syndrome[J].Kidney Int,1999 ( Suppl 71): 6-9.

[3]李力,陶新朝,杨歌明,等.阿魏酸钠对慢性肾衰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调节[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4):235-236.

[4]陈香美.肾脏内科主治医师400 问[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5.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肝素白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