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减毒作用

2010-11-07尚春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肠癌苦参毒副

尚春迎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在60%以上。辽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自2003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应用苦参注射液,经观察具有较明显的减毒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03年11月至2008年3月接受化疗的130例患者中,肺癌42例(腺癌21例、鳞癌16例、小细胞癌5例),食管癌8例,胃癌51例,肠癌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随机分为两组:苦参治疗组81例中男56例,女25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岁;肺癌23例(腺癌 16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1例),食管癌7例,胃癌46例,肠癌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对照组61例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为39~71岁,平均年龄55岁;肺癌28例(腺癌 11例、鳞癌13例、小细胞癌4例),食管癌 1例,胃癌 16例,肠癌 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全部病例KPS评分70分以上。均给予2周期化疗。

1.2 治疗方法

肺腺癌和鳞癌给予CAP或LAP方案,小细胞肺癌给予EP方案,食管癌、胃癌、肠癌给予LF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CHOP方案。所有病例均接受2周期化疗。对照组仅予以化疗。

2 结 果

2.1 苦参注射液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苦参组白细胞降低的例数及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化疗后血象降低情况 [例(%)]

2.2 苦参注射液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情况

苦参组与对照组在恶心、呕吐反应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重度呕吐比例稍低,见表2。

表2 两组化疗3后恶心、呕吐情况 [例(%)]

2.3 毒副反应

两组病例在肝肾功能等方面的毒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出现心脏毒性的病例极少,难以评价。

3 讨 论

化疗药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会引起许多毒副反应,化疗后人体正气受损,化疗药物影响脾胃运化,以致气血两亏,化疗引起的呕吐又造成津伤阴虚。祖国医学认为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是由热毒伤阴、耗伤气血的结果[1],此时用祖国医学益气养阴、调理脾胃是十分重要的。苦参注射液是根据古方苦参饮以人参、麦冬和五味子组方[2],用现代科学方法制成的针剂。其药理作用可以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3],使血液内皮质类固醇水平提高和增强,对各种内毒素的廓清,保护和改善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全面提高机体调节功能[4]。通过两组病例的观察发现治疗组在化疗中出现的白细胞降低的程度远远低于对照组,虽然恶心、呕吐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但重度反应发生率在治疗组明显降低,说明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时对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在观察病例中未发现苦参注射液有明显的毒副反应,故认为该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减毒有效。

[1]李向中.中医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0.

[2]司廷林,侯慧珍.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5):84-85.

[3]艾忠立,刘志苏.抗肿瘤作用机制[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0,20(3):235-236.

[4]李经才.药理学总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6.

猜你喜欢

肠癌苦参毒副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苦参治不寐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当归苦参丸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