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山区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①
——以麻城市为例

2010-10-23陈桂枝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麻城市麻城农业

陈桂枝

(孝感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湖北山区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①
——以麻城市为例

陈桂枝

(孝感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已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或走形式主义,或简单机械模仿。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

新农村建设;SWOT分析;湖北山区;麻城

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此后,全国各地搞规划、整顿村容村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等模式建设新农村。然而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或走形式主义,或简单机械模仿,背离了新农村建设本意。我国农村的异质性较大,各地在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程度、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需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路径,采取不同策略。本文以SWOT方法分析湖北山区新农村建设。

一、麻城市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优越的地理位置。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城武汉,是长江经济开发带和京九经济增长带的“十字中心”地带,是大别山地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麻城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的腹地。以麻城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圆,能覆盖到全国80%以上的大中城市,这就是麻城的“中心区位”优势。

2)丰富的自然资源。麻城有耕地100余万亩,林地近300万亩,水域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7%。玄武岩、大理石、金、铜等矿产储量很大。野生动物100多种,植物1000余种,大宗特产有桑蚕、板栗、菊花、油茶、柿子、银杏等,还有大量天麻、杜仲等珍贵中药材。

3)特色的旅游资源。麻城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古战场和古文化遗址随处可见,著名的风景名胜有龟峰旭日、柏子秋荫、麻姑仙洞、五脑山森林公园和浮桥河度假村等景点。近年来,麻城杜鹃花海成为大别山旅游中最美丽、最经典的景观。2009年4月16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在龟峰山风景区为麻城现场颁发《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证书。

2.劣势分析。

1)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革命老区麻城是国家级贫困县市,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98.81万人,占总人口的85.81%。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520 718万元中,农业总产值占315 008万元,第二、三产业不发达。[1]麻城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在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过小,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业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农产品价值增殖慢等。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农民收入低下,贫困人口较多。从新农村建设前的2005年到新农村建设后的2008年,麻城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见表1)。

表1

2)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百户农户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59%,初中文化程度的52.8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49%,大中专文化程度的仅占2.62%。而外出打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了百户农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51.43%。麻城劳动力外出人数达24万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和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新农村建设面临困难。一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留在麻城当地的劳动力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有限,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认知有限,导致农业科技难以迅速推广。二是农村基础建设受阻。农村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能力有限,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各项开发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三是城镇化进程受阻。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甚至举家外迁后,形成了农村的“空心化”,对麻城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3)农村基础设施滞后。麻城市山区、丘陵地区占80%,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麻城各类水库大多数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水库面临许多问题:设施老化,渠道不畅,排灌能力减小,抗御灾害的能力减弱等。在公路建设方面,麻城市全市公路总里程中,4级以上的公路仅占38%,有一些山区村不通公路。

3.机遇分析。

1)“中部崛起”和“武汉城市圈”战略。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等。国家启动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麻城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其次,麻城已被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地区性中心城市。根据“武汉城市圈”战略部署,麻城将借助武汉的各种平台、产业优势、人才资源、市场潜力和对外影响,服务武汉,融入武汉,把麻城建设成“五基地一枢纽”(即:建设武汉城市圈汽车产业配套协作基地、旅游服务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基地和综合性交通枢纽)。[2]

2)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月10日以国办函[2007]2号文件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麻城属于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这将是麻城市争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类项目国家投资,加快市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

3)湖北高等教育与农业科技优势。湖北高等教育发达。2008年,普通高校在鄂录取学生31.5万人,高考录取率为60.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87所、试办独立学院31所。在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2008年,全省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3109所,其中职工技术培训学校96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2792所。[3]湖北又是一个农业科技优势明显的省份。湖北高等教育与农业科技优势如果与新农村建设实践形成有效对接,将迸发巨大潜力。

4.威胁分析。

1)人才流失严重。麻城是一个欠发达城市,对有能力的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造成麻城人才流失严重。麻城的人才队伍建设受到较大冲击,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现在农村许多有能力的乡镇、村干部都出外打工,造成了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

2)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由于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麻城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卖不出价钱、卖不掉的现象十分普遍。位于农村的许多小型企业或手工作坊,其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麻城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首先表现为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大量的农村市场主体是松散的农民个体,其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农民组织化水平偏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依旧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其次,信息、就业、流通和金融等市场不完善。由于信息的闭塞,农副产品小规模短距离流通较多,缺乏跨区域流动。

二、麻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1.优势——机会战略。

1)以建设交通运输枢纽为契机,促进新农村建设。麻城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结合中部崛起战略中提出的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的目标和武汉城市圈战略中麻城“五基地一枢纽”目标定位,麻城可以此为契机,通过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加快铁路网和机场建设,完善公路干线网络,提高水运、管道运输能力,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开发自然和旅游资源为重心,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的实施为麻城市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一方面,麻城市交通枢纽地位能直接带动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吸纳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麻城交通的改善,为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麻城市丰富的资源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其价值还远远未显现出来。基于麻城市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弱现状,麻城的新农村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应以开发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为重心。在这方面,湖北高等教育与农业科技优势可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而言,应大力发展桑蚕、板栗、菊花、油茶、柿子、银杏、天麻、杜仲等特产和中药材,开发玄武岩、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等。

2.劣势——机会战略。

1)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麻城市工业化水平落后的现实使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最佳战略。由此,麻城市可依据武汉城市圈战略,围绕汽车配件、冶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医药化工等加快工业发展;围绕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开发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经济蓬勃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经济总量,增强市级财政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直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2)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麻城市新农村建设中,要在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使农林牧副渔结构趋于合理;充分利用山区的林地,推动山地、山林、水面的集约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积极扶持龙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板栗、蚕茧、蔬菜、菊花、畜禽、药材、茶叶、老米酒等产业发展。

3)利用湖北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抓农民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麻城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充分利用湖北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4)抓住国家扶贫政策机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麻城市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在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上,有用于开发、建设、利用、补贴、扶助、扶贫、救灾、救援、救助等专项资金,有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而获得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类项目国家投资。麻城市应抓住机遇,加快水库整险加固、高产农田、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3.优势——威胁战略。

1)推动制度完善,吸引人才回归。麻城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因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失,由此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为此,麻城新农村建设需重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深化土地政策改革。在巩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和鼓励农民工依法转让或出租承包地经营权,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要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回乡人员以独资、股份、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租赁承包山林、水面及村组基地发展种养业,支持回乡人员参与企业改制,并优先享有购买、租赁、承包经营权。要优化融资环境,协助银行或信用社优先贷款,扶持他们把产业做大做强。

2)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资源开发。不健全的农村市场体系既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在麻城新农村建设中,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成立专门的组织从事农产品供求、价格和主要批发市场运行状况等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工作,通过互联网等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向农产品市场供求双方发布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指导;要加快新型流通组织的发展,在农村市场流通业中发展连锁经营组织,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合理进行物流产业规划布局,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只有建立了完备的农村市场体系,才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

4.劣势——威胁战略。

1)化劣势为优势。麻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利的一面,但如果合理利用,可转化为有利的一面。如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为打破土地分散经营,实现集约经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提供契机;打工者收入带回家乡,用于本地农村的生产投入和生活消费,成为新农村建设物质和资金投入的重要源泉;农民带着项目、资金回乡创业,将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利用打工收入进城镇,有助于推动城镇建设。

2)化威胁为机遇。由于相似的旅游环境和资源,麻城与周边县市的新农村建设举措有较大的相似性。如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麻城板栗、茶叶等与罗田、英山竞争激烈,与红安、大悟等地都打出红色旅游的招牌。在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的基础上,这种趋同竞争常常损害了各方的利益。如果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则既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又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各方共赢。

三、结 语

基于上述对麻城市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笔者以为,在麻城市的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利用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要避开和减少内部弱点及外部威胁,并促进弱点、威胁向优势、机遇转变,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建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麻城新农村建设或走进规划风、盖房风的形式主义,或走进城市化、工业化的机械模仿误区。

[1] 2006年麻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5-20)[2007-08-03].http://www.macheng.gov.cn.

[2] 麻城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05-20)[2009-03-05].http://www.macheng.gov.cn.

[3] 2008年湖北教育事业发展概况[EB/OL].(2010-05-20)[2009-03-05].http://www.hbe.gov.cn.

Abstract: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solve the“three rural”issues.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achieve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n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but in some places,people take the formalism,or take simple mechanical imitation o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New rur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uil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In this paper,“SWOT Theory”is applied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areas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SWOT analysis;mountain areas in Hubei province;Macheng

SWOT Analysi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Rural Mountain Areas in Hubei:a Case Study on Macheng City

Chen Guizhi
(School ofPolitics and L aw,Xiaogan 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F202

A

1671-2544(2010)05-0110-04

2010-06-18

陈桂枝(1971— ),女,湖北鄂州人,孝感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讲师,硕士。

①SWOT分析是通过了解组织本身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掌握外部机会(opportunity),规避威胁(threat),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

(责任编辑:胡先砚)

猜你喜欢

麻城市麻城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湖北麻城上半年石材出口达1467万美元
Teaching Plan Unit 1 The Art (Book 6)Reading
湖北麻城石材税收达4.16亿
冰棒
跨越 麻城市住建工作发展解码
绿色崛起中的麻城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