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调查与分析

2010-10-23唐晓云贺聪聪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平均数英语专业课外

唐晓云,许 峰,贺聪聪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调查与分析

唐晓云,许 峰,贺聪聪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大量阅读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能力。笔者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调查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时间、阅读态度、自主性及动机、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以及阅读中存在的障碍。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应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意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监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英语课外自主阅读;非英语专业

当代英语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Holec[1]3;Little[2]4;Benson[3]29)都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包括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对学习进行评估等。

学习策略是影响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对它的正确选择和恰当运用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学习某一知识的全部过程和最终结果。由于受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策略培训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策略了解甚少,在学习过程中只是遵循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根据O'Malley&Chamot的理论[4]8,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理论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新热点。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大量的阅读需要充足的时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外自主阅读对外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吉利[5]对国内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的分析综述,近几年国内主要外语刊物上发表的自主学习研究文章中鲜有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研究(王凌、何宁[6],李瑞芳等[7],丁艳雯、曾文华[8],姚国敏[9],潘妮等[10],丰玉芳[11])虽已涉及到阅读时间、目的及方法等,但以下这些问题则尚少论述:

1)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态度、自主性如何?

2)学生是否使用计划、监控、评估等策略来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

3)课外自主阅读存在哪些障碍?

笔者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年级非英语专业215名学生,其中男生162名,女生53名,平均年龄18.98岁,四级通过率为56.28%。之所以选择二年级学生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近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具有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2.调查方法。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情况,笔者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及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等。调查对象是从不同的院系随机抽取,且非笔者任课的班级,从而保证了答题的客观性。第二部分由6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内容涵盖三大方面:A)课外自主阅读的态度、自主性及动机;B)课外自主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C)课外自主阅读的障碍。问卷选择项均采用里克特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根据不同问题,问卷选项有从“1.非常符合我的情况”(或“1.我总是这样做到”)到“5.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或“5.我几乎从未这样做过”)。为避免语言造成的误解,问卷用中文写成。笔者于2009年4月向调查对象发放了215份问卷,收回21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2)定性研究——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笔者任意选取了8名愿意合作的调查对象,用中文对其进行了个人访谈。为了降低被访对象的焦虑,求得更为真实的数据,访谈采用笔记的方式,没有录音。访谈主要围绕与问卷有关的三个方面进行。

3.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对所有问卷选项进行量化,即选项1、2、3、4、5都统一变换到〔1,5〕区间内分别赋值,设选项1=1,选项2=2,选项3=3,选项4=4,选项5=5,然后利用WINDOWS下工作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访谈的结果经过分类归纳后进行定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时间。

学生的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时间调查结果见表1。表1显示:

1)课外自主阅读时间较少。每周花在课外自主阅读上的时间不足4小时的有154人,占总人数的71.6%。任何有外语学习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掌握一门外语,每天花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他们为何不愿在英语上多花些时间呢?面谈中,6位学生坦言每周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其中一位甚至不到半小时,主要是因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动力。

2)个体差异较大。有8人几乎从不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而有4人则每周自主阅读的时间长达20小时。

表1 每周平均课外自主阅读时间频数分布表

2.问卷A部分描述统计分析。

A部分共27道题,分别考察调查对象课外自主阅读的态度、自主性和动机,调查结果如下。

1)课外自主阅读态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态度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表中每个学生每个问题取值范围为[1,5],后面各表相同)。

表2显示:a7平均数最高(3.44),说明大部分调查对象基本上不清楚教学大纲对阅读技能的要求。a1、a2的平均数都低于2,a4的平均数最低(1.78),表明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能意识到提高阅读能力主要还是依靠自己。

由此可见,调查对象自主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比如他们明白课外自主阅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个人在自主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难将课外自主阅读付诸于行动,原因很多,当然也包括a8中提到的诸如焦虑等一些情感因素。因此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2)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性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表2 课外自主阅读态度的描述统计

表3 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性的描述统计

表3显示:a10的平均数最低(2.76),表明大部分同学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但是,不能不让人担忧的是,这部分11个题项的平均数均在2.5之上,其中有6项高于3,说明调查对象课外阅读缺乏自主性。另外,a16和a17的平均数高于3.5,表明在课外自主阅读中,调查对象很少主动与他人交流,缺乏合作学习的精神,也很少进行诸如写阅读日记或读书心得这样的语言输出,尽管这两种方法对提高阅读能力都非常有效。

3)课外自主阅读动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动机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课外自主阅读动机的描述统计

表4显示:a20、a25和a26的平均数均低于2.5,表明大部分调查对象的自主阅读主要是为了“提高英语及阅读水平”、“毕业后有更多机会获得好工作”以及“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这三项也是他们进行自主阅读的最主要的动机。很少有同学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专业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或“获得更好学位或出国”等。

3.问卷B部分描述统计分析。

在阅读中,元认知作用于阅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自我评价、自我计划、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就是对阅读材料的特点及个人的阅读能力做出分析;自我计划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知识,制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计划;自我调控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监控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目标。有效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运用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本身进行积极安排、监控、调节的过程。

这一部分的25个题项分为计划、监控、评价三个方面,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能力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制定目标和计划能力的描述统计

表5显示:4个题项的平均数都超过3,其中b1的平均数最高(3.70),其次是b3(3.38),反映了调查对象很少使用制定目标和计划的策略。

制定目标对课外自主阅读至关重要。过去通常都是老师为学生定好目标,但问题是老师定好的目标并不能完全和学生的兴趣、需要保持一致。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自我阅读管理,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制定阅读目标和计划,从而提高自主阅读的效果和效率。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课外自主阅读过程中,调查对象基本上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更不用说制定目标和计划了。

2)自我监控能力。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调查统计结果见表6。

表6显示,有10个题项的平均数低于3,b7、b8、b9和b10的平均数低于2.5,这些监控策略在平时课堂阅读中也经常用到,习惯使然,所以学生能够自觉运用。b5、b11和b17平均数都高于3,这些都是需要非常强的自我意志力和自觉性的监控策略,调查对象则很少使用。

表6 自我监控能力的描述统计

3)自我评估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调查统计结果见表7。

表7显示,5个题项的平均数高于3,其他3项也只略微低于3,这说明学生严重缺乏自我评估的自觉性。访谈的结果与此一致,接受采访的8名同学皆坦言自己从不进行自我评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在这一方面对学生予以更多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4.问卷C部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障碍调查统计结果见表8。

表8显示:c7和c8的平均数均高于3。由此可见,尽管每人的英语水平不同,用于阅读的时间也不一样,但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这也与A部分的统计结果一致;另外,文化背景知识对调查对象来说也不成问题。

表7 自我评估能力的描述统计

表8 课外自主阅读障碍描述统计

其他项的平均数都低于3,这和B部分的调查结果一致,再一次表明了缺乏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未能恰当运用元认知策略是课外自主阅读的最大障碍。

5.访谈的定性分析结果。

8名同学就问卷调查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笔者对访谈进行了文字记录,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访谈的定性分析结果来看,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一致:

1)8名受访者都宣称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主要是靠自己,但难以付诸行动。

2)几乎所有受访者坦言自己从未或根本不会制定课外自主阅读的适当计划,选择阅读材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

3)大部分受访者因种种原因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比如英语太难了或已通过英语四级等等,因此失去课外自主阅读的动力。

4)大部分受访者缺乏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自主性,无一人具有有效的自我评估能力。

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1)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严重不足。

2)多数学生认同课外自主阅读,但缺乏课外自主阅读的行为。

3)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自控能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缺乏计划,更谈不上自我评估。

4)影响课外自主阅读的因素很多,其中无目标和计划、缺乏自我监控和评估则是最大障碍。

总的来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缺乏内在动力,需要更多的引导。以上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

1)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Lee[12]相信,学习外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靠学习者在课堂外主动寻找机会练习外语。英语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广泛、大量的阅读及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这一意识,积极引导,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而长效的学习行为。

2)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和策略的训练,重点指导他们制定目标和计划,并鼓励其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从而逐渐培养其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

3)除了阅读策略的指导之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进行监控和评估。教师可以年级为单位,定期举办阅读沙龙、读书报告会和心得交流会等,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讨论交流相互交叉进行,从而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总之,在课外自主阅读中,应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有效地进行,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1] Holec 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 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

[3] 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2001.

[4] O'Malley J M&A U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 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2005(1).

[6] 王凌,何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1(4).

[7] 李瑞芳,张英,程慕胜.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2).

[8] 丁艳雯,曾文华.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

[9] 姚国敏.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10] 潘妮,黄国芳,张霞.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

[11] 丰玉芳.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

[12] Lee I.Supporting greate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J].EL T Journal,1998(4).

Abstract:Reading is widely perceived as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wa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is paper repor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out-of-class English reading activities of the non-English majors in a Chinese university.The subjects were second year non-English majors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in Wuhan,and the instruments adopted included a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In the study,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given to:the time students spent in out-of-class English reading,their attitude,autonomy and motivation in reading,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they usually adopted,and the obstacles they met while reading.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guidance and help for students in their autonomous out-of-class reading.

Key Words:learner autonomy;autonomous out-of-class reading;non-English majors

An Investig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s’Autonomous Out-Of-Class Reading

Tang Xiaoyun,Xu Feng,He Congcong
(School of Foreign L anguag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430074,China)

H319

A

1671-2544(2010)05-0104-06

2010-08-18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JJWYYB200908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项目(CU G090118)

唐晓云(1973— ),女,安徽合肥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许 峰(1975— ),男,湖北京山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晓军)

猜你喜欢

平均数英语专业课外
小满课外班
不一样的平均数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