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

2010-09-19纪芬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3期
关键词:潮气量氧分压低氧

纪芬芝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合并严重肺挫伤的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胸外伤患者120例,其中严重胸外伤52例,同时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36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3~67岁,平均(36.7±11.2)岁。交通伤20例,挤压伤9例,坠落伤8例。单纯胸外伤6例,多发伤或复合伤30例(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26例,胸椎骨折2例,腹腔脏器伤2例)。伤后24h内发生ARDS者31例,24~72h发生者5例。患者精神紧张,意识淡漠,口唇发绀,自主排痰能力差,呼吸道分泌物经辅助排痰效果不满意,R>30次/min,SaO2<70%,PaO2<9.31kPa,PCO2>6.65kPa,呈进行性升高,经加大吸氧浓度后未见好转。

1.2 诊断标准

根据文献诊断标准[1],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析分析,有以下几点表现可考虑ARDS:①患者有外伤史;②患者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5次/min,经吸氧后缺氧症状不能缓解;③血气分析结果示PaO2<60mmg;④SpO2<90%;⑤胸片示:肺内有大量云絮状阴影,肺部听诊有广泛湿ā音;⑥排除心源性肺水肿所致。

1.3 治疗方法

本组26例行气管插管,10例行气管切开。选择呼吸方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潮气量为8~10mL/kg,FiO2为40%~l00%,呼吸频率为14~20次/min,I∶E=1∶1.5~2,人机对抗者给予镇静或肌松,如静脉注射冬眠合剂、咪唑哒仑、丙泊酚等。呼气末正压(PEEP)自2cmH2O开始,每次增加1~2cmH2O,直到血气分析或SaO2满意为止,一般在5~15cmH2O范围内。同时密切观察气道内压(不应>35cmH2O和动脉血氧分压>8kPa)的变化,随时调整潮气量和PEEP,防止气道峰压过高造成气压伤的危险。在机械通气12~24h,PaO2改善后,逐步调整 FiO2(<0.4)及PEEP值(先FiO2后PEEP值),保持PaO2在80mmHg以上即可。然后改IPPV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方式,同时调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直至脱机。机械通气治疗平均时间为3.5d。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机械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pH值及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撤机后的pH值、PaO2、PaCO2的改变不明显(P>0.05),本组病例中,除2例因严重颅脑外伤而死亡外,其余34例经通气治疗1~32d,平均(5.5±4.8)d,均成功脱机,并存活出院(表1)。与上机前比较,P<0.01;与撤机前比较,P>0.05。

表1 25例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变化

3 讨 论

ARDS形成的原因一般是肺组织出血,肺间质水肿,而严重胸外伤因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肺挫伤是其根本原因。患者常在24h内形成通气功能、氧弥散功能障碍,肺顺应性下降,通气血流比值失调等呼吸窘迫及顽固性低氧血症从而发展为ARDS。ARDS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免被胸外伤及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不易发现而出现误诊或漏诊,从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严重低氧血症是ARDS患者的常见征象,改善症状的方式一般有面罩给氧方式,但效果不好,目前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由于救治ARDS成败的关键是迅速有效的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所以临床我们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ARDS标准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参照1992年欧美联席会议有以下方面[2]:①急性起病时,一般在严重胸外伤、复合伤后;②进行性呼吸闲难,呼吸频率快(>28次/min)而造成明显发绀的症状;③肺部听诊出现呼吸音减弱形成广泛湿ā音;④胸部平片示浸润影且广泛弥漫;⑤血气分析示SaO2<80%,PaO2<40mmHg;⑥氧分压的上升在高流量吸氧后仍不满意。本组36例患者面罩给氧均不能改善症状又同时符合上述适应证,被诊断为严重低氧血症。

一方面,防止呼气肺泡萎缩,改善氧合,提高肺的顺应性,提高Pa、肺泡氧分压等是机械通气的优点,另一方面,保证患者度过创伤急性期的目的可以通过应用PEEP能减少渗出,改善通气,减少患者功耗的达到。在临床上通气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①PEEP应从小开始,根据病情增加,一般控制在5~15cmH2O,一般不超过18cmH2O,否则会产生气压伤,影响心排氧量;②在机械通气时,还应随时调整呼吸参数、吸氧浓度,以免高氧浓度对肺组织造成损伤;③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常有低氧血症的情况发生,处理不好可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检查呼吸机管道包括供氧系统和湿化系统有无故障;可摄片检查气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管道是否合适、到位;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无痰液阻塞;呼吸机的使用模式和参数是否恰当;摄片检查有无并发气胸和(或)肺不张;考虑继发ARDS可能。④IPPV通气能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吸气流为减速波型,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和氧合,保证气道压不超过预定吸气压从而避免肺损伤;⑤适当减少潮气量(5~7mL/kg),以确保吸气平台压不超过35cmH2O的危险水平[3],另一方面通过低VT而降低吸气压(P1),减少通气机诱导的肺损伤(VILI)的发生,合适的PEEP使萎陷的肺泡复原,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气体交换,减少肺内分流量,并提高氧分压[4];⑥建立较理想的气道途径应尽早行气管切开,尤其对可能需较长时间利用呼吸机的患者,是防止机械通气时呼吸机肺炎发生的有效手段;⑦肺挫伤致ARF进一步发展为ARDS的高危因素是感染,所以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还要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要求定期行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4];⑧要保证气道湿化,适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我们应用1.5%碳酸氢钠湿化气道效果理想,与张淑敏等[5]观点相符合;⑨应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对呼吸衰竭早期患者大剂量、短疗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科学合理地纠正酸中毒,控制晶体液体量的输入,辅以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等,也是抢救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⑩逐渐减少呼吸机的频率,降低氧浓度,逐渐减少PEEP的使用。当呼吸机辅助的频率<5次/min后,患者无呼吸困难的症状,SpO2能维持在90%以上后停机,以避免呼吸机的依赖。

总之,在严重胸外伤合并肺挫裂伤并发ARDS时,及时开放气道,机械通气,同时进行积极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宋志芳.实用危重瘸综合救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65.

[2]Bernard GR,Arigas A,Brigham KI,et a1.Report of the American 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RDS:Definitions,mechani sms,relevant outcomes and clinical trial coordination[J].Intensive CareMed,1994,20(3):225.

[3]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8.

[4]潘海燕,张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3,18(10):549.

[5]张淑敏,李丽华.气道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48-49.

猜你喜欢

潮气量氧分压低氧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气动电控麻醉机潮气量日常监测数据分析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麻疹并肺炎呼吸衰竭56例分析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