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武县抗震官兵应激反应测试及干预方法

2010-09-11高存友甘景梨张卫红丁庆华赵兰民马学涛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表象救灾

高存友,甘景梨,张卫红,丁庆华,赵兰民,陈 涛,马学涛

平武县抗震官兵应激反应测试及干预方法

高存友,甘景梨,张卫红,丁庆华,赵兰民,陈 涛,马学涛

目的 分析抗震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应激水平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个人自评量表(PE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12地震救灾过程中的某部869名救灾官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干预,并观察和对比疗效。结果 抗震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为24.4%。PTSD-SS总分与职务、心理卫生知识了解情况、社会支持、生活条件、PEI总分及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5),与负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Ridit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法效果不同(R=9.158,P<0.05),其中以综合心理干预方法效果最好。结论 救灾官兵存在明显的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应激状态下心理干预应首选综合心理干预方法。

抗震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干预

国内外学者及军事卫生保障机构均高度关注军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1,2]。5·12汶川大地震的救灾任务属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紧张的救援任务、惨烈场面对官兵的心理的冲击是巨大的。本研究对某部救灾官兵的应激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官兵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军事应激条件下降低官兵心理应激水平的干预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正在四川平武县参加抗震救灾任务的部队中抽出869名官兵为研究对象。以知情同意的原则,发放调查问卷869份,经复核、补调,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810份,有效率93.2%。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7~23岁,平均(18.9±3.6)岁;军龄1~13年,平均(2.5±6.9)年;受教育年限9~15年,平均(10.5±4.2)年。调查对象无精神疾病病史,无头颅外伤史,2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对PTSD-SS总分>50分的198名官兵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四组年龄、受教育年限、军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 方法 量表调查和心理干预由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2名主治医师共同完成,所有量表测评于官兵入川后第15天开始实施,共持续5 d,每组测试约50人;对于PTSD-SS总分>50分的198名官兵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心理干预,持续4周。量表测评与心理干预均安排在每天6~7点进行;心理干预结束后1周内再次进行PTSD-SS测评。疗效评定标准为:①显效:PTSD-SS总分<50分[3];②有效:50分≤PTSD-SS总分<60分,或应激反应症状减轻;③无效:PTSD-SS总分≥60。

1.2.1 干预方法 共制定4种干预方案:①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组):评估官兵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心理健康问题,对官兵进行心理支持,并建立互助关系,30 min/次;②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放松组):被试取半靠位或仰卧位,指导官兵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其间播放舒缓的音乐加强效果,30 min/次;③心理卫生教育(教育组):采用集体上课的形式,讲述基础心理卫生知识和应激应对相关心理学知识,60 min/次;④综合心理干预(综合组):首先采用音乐疗法使被试融入大自然;第二步进行放松训练,缓解其紧张和焦虑状态;第三步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包括:一是系统脱敏训练,在放松训练的背景下,让官兵想象进入紧张的抗震救灾场景,当官兵想象到不能接受的场景时,嘱其中断,继续放松,二是激励表象训练,在放松训练的背景下,让官兵想象自己在抗震救灾最有成就感的事或想象成功时自己的喜悦。

12.2 心理评估工具 评估工具包括:①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2]: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分为没有影响到很重1~5级评定,PTSD-SS总分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以50分划界,50~60分为轻度,>60分为中重度;②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4]:共20个条目,分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两个维度,积极应对维度包括1~12条目;消极应对维度包括13~20条目;③个人自评问卷(PEI):PEI是用来评定自信水平,分为8个因子:F1学业表现,F2体育运动,F3外表,F4爱情关系,F5社会相互关系,F6交谈,F7总体自信水平,F8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以4级评分,总分范围为54~216,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④一般情况调查表:为自编量表,包括性别、年龄、职务、军龄、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创伤史、生活条件、创伤场景接触时间、心理卫生知识和社会支持情况,所有项目指标均量化,年龄、军龄、受教育年限和创伤持续时间均按实际数值计算(X),职务(无职务=1、有职务=2),健康状况(差=1、一般=2、良好=3),兴趣爱好(无=1、一般= 2、较多=3),创伤史(无创伤史=0、有创伤史=1),生活条件(差=1、一般=2、良好=3),心理卫生知识(不了解=1、一般=2、很了解=3),社会支持(差=1、一般= 2、良好=3)。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微机,应用SPSS 12.0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并用Ridit分析比较各种干预方法的效果。

2 结 果

2.1 抗震救灾官兵应激水平调查结果 以PTSDSS总分等于或高于50分认定为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在810名救灾官兵中,198名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率为24.4%。

2.2 抗震救灾官兵应激反应的单因素相关分析PTSD-SS总分与职务、心理卫生知识、社会支持、生活条件、F3、F4、F5、F6、F8和PE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与负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1。

2.3 四种心理干预效果的比较结果 经Ridit分析四种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的差异有显著(R=9.361,P<0.05);各组的平均R值显示,综合组疗效最好(R=0.587),单纯的教育组疗效最差(R=0.408)。支持组和放松组效果相当(R=0.489和0.491),见图1。

图1 Ridit分析示图法

表1 救灾官兵应激反应的单因素相关分析(r)

3 讨论

非特异性的应激症状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但减弱部队的战斗力而且导致持续性的部队负担[5]。本研究对在四川大地震重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官兵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干预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参加救灾任务官兵的心理状态受到明显的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检出率为24.4%。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提示:官兵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条件直接影响到官兵的应激反应,地震灾区特有的地理条件和生活环境,如高温、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以及文化生活单调、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官兵的心理状态[6]。职务、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知识了解情况这些成长因素也对官兵的应激反应产生影响。官兵在担任一定职务时,心理上将得到自我认可,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和优势,促进心理成熟[7]。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支持是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参数。社会支持好者,在社会上多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差者往往受到他人的歧视和负性评价,加之,社会支持差的不能有效排出心里淤积,情绪往往较差,往往影响自信心。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已被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实,积极应对可减缓应激,有利于健康;消极应对则加重应激,影响健康[8,9]。自信水平明显影响官兵的心理应激状态,自信水平高的官兵能够在军事应激的环境下寻找兴趣和爱好,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快的适应目前的状况,从而降低应激水平[10,1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EI中的心境状态因子对应激状态下官兵的心理状态的有明显的影响,提示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稳定在降低官兵心理应激水平方面有重要意义。

Ridit分析即参照单位分析[12]与χ2检验相比,它不但能比较各组构成的差异性,而且还能说明各对比组的优劣性。从Ridit分析结果来看,单纯的放松、支持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特别是枯燥说教更不能很好的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而针对官兵应激表现和相关因素的实施的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则可有效的缓解应激反应症状,改善心理状体。有学者认为单纯针对PTSD的药物疗法、催眠术、生物反馈和放松都不能奏效,必须针对条件性情绪反应和伴随的生理症状才能取得治疗上的进展。笔者采用表象综合心理干预到方法,取得比较显著的疗效。表象心理干预的一般动机功能

(motivational general,MG)是指通过表象训练达到生理激活或情绪唤醒,如通过表象训练消除紧张焦虑、达到心理平静,或者通过表象心理训练变焦虑为积极能量因素,实现心理激活[13]。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具有长期性,研究报道经历重大创伤者,终生患病率为59.4%,14年后的现患率仍高达25.0%。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研究救灾官兵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新的心理干预方法。

[1]Soma sundaram DJ,Sivayokam S.War trauma in a civilian population.Br J psychiatry,1994,165:524-527.

[2]马培佑,程家灿,官 岱,等.对飞行事故心理因素探讨.航空军医,1987,6(2):9-11.

[3]刘贤臣,马登岱,刘连启,等.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2):93-96.

[4]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2-124,127-130.

[5]卡尔-亨兹·贝瑟.军事精神病学与军事部署: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5):459-463.

[6]刘志华.大学生健康与生源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7.

[7]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8]Goyne JC,Downey G.Stree,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Ann Rev Psychology,1991,42(6):401-426.

[9]王渭玲,汪 勇.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16-118.

[10]王鲁豫,赵王翟.高寒区试验部队军人自我效能、自我接纳对应激水平及应对策略的效应.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745-746.

[11]王丽敏,张 亮,王 琪.236名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因素的相关性.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139-140.

[12]倪宗瓒,余松林,杨 珉,等.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48-254.

[13]魏高峡,李佑发.表象训练效果及应用模型述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92-194.

[2010-04-27收稿,2010-05-20修回]

[本文编辑:李 君]

The study of the relative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in the servicemen at earthquake relief work of Pingwu County GAO Cun-you,GAN Jing-li,ZHANG Wei-hong,et

al.Mental Diseases Prevention& Treatment Center of Chinese PLA,PLA 91st Central Hospital,Jiaozuo,Henan 454003,China

ObjectiveTo fi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in servicemen at earthquake relief work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reducing servicemen’s stress reaction level.MethodsThe 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Self-rating Scale (PTSD-SS),Simplified Copy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and General Status Invested Score(GSIS)were used to assess 869 servicemen during the earthquake relief work.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ere used to treat various stress disorder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and the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24.4%of the servicemen had 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problems.There was nega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the total score of PTSD-SS and the duty,knowledge of psychology,social support,living condition,the genes(F3,F4,F5,F6,and F8)and total marks of PEI(P<0.01~0.05).The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among the total score of PSTD-SS and the negative copy style(P<0.01).The analysis of the Ridit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the best way to intervene the 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problems among the four ways(R=9.158,P<0.05).Conclusion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ost 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in servicemen of action under military stress.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especially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promising.

Earthquake relief work;Servicemen;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ook=10,ebook=127

R395.1

A

454003河南焦作,91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高存友,甘景梨,张卫红,丁庆华,赵兰民,陈涛,马学涛)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表象救灾
航母救灾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透过表象看公式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研大学生心理卫生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