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

2010-08-15贺方彬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旗帜理论体系特色

贺方彬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含多重向度的有机统一整体,从不同的向度去审视,可以领略到它不同层次的景观。但是,大多数人囿于纯单向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只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层面的景观加以描述分析,而不能够凸显它的整体结构特质。要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图景、凸显它的整体结构特质,需要我们摒弃单一向度考察的传统思维框架,从多重向度来解读它的基本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一、社会形态向度:科学社会主义

从社会形态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形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从根本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有自身质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其自身质的规定性。“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1]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直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命题来展开,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科学的理解与把握了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什么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阔步向前,什么时候我们对社会主义质的理解与把握出现偏差,什么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遭遇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解与把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历史必由之路。

二、实践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实践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根本要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制度上的创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同步性。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还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无论是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上,还是在具体的体制、机制上,都坚持“中国特色”,探寻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同一性与模式的多样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3]11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后危机时代,我们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继续坚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理论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理论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逻辑概括和思想升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逻辑概括和思想升华,反过来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思想理论指导,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二次历史性的飞跃,先后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11-12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干部、教育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理想价值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理想价值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形态,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这几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根基。

五、旗帜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从旗帜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形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旗帜指引前进方向,旗帜指引胜利道路,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附。”[4]旗帜就是形象,就是方向,就是指南,就是路径,说到底就是理论指南和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所以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是因为它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还彰显了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理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中国社会的选择、中国人民的选择。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而没有别的什么旗帜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含多重向度的有机统一整体,要刻画它的完整图景,凸显它的整体结构特质,需要我们摒弃纯单向度的解读方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多维的阐释,从多重的向度去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展现它的基本形态。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些基本形态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他们之间连接的纽带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轴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面都围绕着它来运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结构特质就是:以“以人为本”为轴心,以各种基本形态为旋的多螺旋架构,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1] 秦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5-11-29(4).

[2]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体系的关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5).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 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第一研究部.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事记[EB/OL].(2010-06-20)[2004-10-25].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25/con-tent_2136766.htm.

猜你喜欢

旗帜理论体系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旗帜颂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