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四问”

2010-08-15司成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生源特色专业

司成勇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四问”

司成勇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需要广大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反复研究和思考以下四个问题:什么是小学教育特色专业?为什么要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如何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如何评估和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这四个问题是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核心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四问”

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许多高校都在努力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教育部已经把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作为一个重大的教育工程来规划建设,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是整个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质量。加强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摆在每一个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开放的,工作策略也应该是多元的,但都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四大”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小学教育特色专业

什么是小学教育特色专业?这是每一个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既然是事业,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弄清楚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是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首要问题。

特色,《现代汉语词典》将其界定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通俗地讲,特色,就是独特的个性,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专业特色则是指一定社会生产生活的某个领域的特殊价值、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某个专业培养人才的独特模式及其特殊素质和价值。小学教育特色专业是小学教育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和师范教育体系中独特的个性和价值。也指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自身在专业建设表现出的特点和个性。换句话说,在高校的专业体系中,不同专业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也有着自身的专业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在建设中小学教育专业过程中也可以创造和建设自己独有的特色,即自己特有的办学风格。

小学教育特色专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体现着一个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独特风貌。但小学教育特色专业不是抽象的、笼统的,更不是空洞的。它是由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程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共同构成和支撑起来的一座庞大的专业大厦。具体来讲,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的特色包括专业定位的特色、培养模式的特色、课程结构的特色、教材建设的特色、师资队伍的特色、教学条件的特色、办学环境的特色、实践教学的特色、教学评价的特色、教学管理的特色、校园文化的特色、学生质量的特色、科学研究的特色、社会服务的特色等等。把握一个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也才能使相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为什么要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共同趋势。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受到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制约。在我国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体系中,为什么要开展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学制不同 我国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校结构复杂,类型多样。从学制来看,主要存在着四大学制,有“四年制”本科学制、“三年制”普通专科学制、“五年制”专科学制(即中专大专一贯制)、中师学制。中师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小学师资培养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升级换代,它在全国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消失。所以,在这里不讨论它,本文主要讨论前三种学制。既然三种学制的结构和性质不同,专业课程的结构和比例也就不同,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也就不同,本科有本科的专业标准,专科有专科的专业要求。既然学制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方式也应会有很大变化,以达到不同学制设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

(二)地区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差异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存在很大差距;北部、南部地区有不同的文化风格,甚至在语言上都存在方言的巨大区别;发达、欠发达地区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有的地方已经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并开始酝酿和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有的地方尚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尊重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摆在每一个地区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输送能够满足地方小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优质的特色师资。

(三)民族个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也都有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独特需要。从全国的民族分布情况来看,可以大致分为汉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这三种地区的民族构成不同,文化特点也不同,因而不同地区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就不同。汉族地区的教育大都比较发达和先进,重点要努力完善和提高师范生的普通话教育工作,提高其普通话水平,在一些较为发达的汉族地区要适度加强高学历高素质小学教师的培养,以满足这些地区对更优质的小学教育的需要;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注意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师范生的民族认同意识,特别是民族语言的教育;不同民族杂居的地区,要特别加强多元文化思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师范生的多元文化保护意识、民族团结意识,能够自觉保护各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维护民族团结。

(四)学校特点 我国的高校有2263所,[1]其中师范院校所占比例很大。根据其管理性质、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等的不同,大学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如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综合大学、专科性大学;师范大学/学院,非师范大学/学院等。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学校,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各有优势和劣势,如何在学校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办出学校的专业特色,是每一个正在从事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人都要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每所大学都要认真研究校情,建构起本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思路,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明确方向,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如何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

既然特色是个性,要办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就必须努力挖掘和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一条根本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在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研究以下实际问题:

(一)从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具有基础性、启蒙性的小学教育,它们究竟有什么需要呢?总体来看,小学教育的需要是多元的、丰富的。既需要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性学科的师资,也需要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非工具性学科的师资;既需要优质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也需要能干的管理队伍;既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教育技术,也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学校文化;既需要有充足的生源,也需要良好的社区环境。既然小学教育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小学教育专业就必须实行个性化办学,注重学校的专业特色建设,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小学教育服务。

(二)从生源特点出发 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所招收的生源差别是比较大的。首先,不同层次的学校生源情况不同。比如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的生源素质有别。其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生源情况也不同。如综合大学和专科性大学;师范大学和非师范大学的生源情况就存在较大的差别。再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校生源情况也各不相同,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心理各异。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者在办学时必须研究生源情况,了解生源特点,以提高特色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比如来自高中毕业生的生源和来自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就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高中生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和宽广,对普通文化课程的接受能力相对要高一些、快一些,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但高中生源也有其局限,比如他们的音体美技能的训练难度就较大,可塑性降低。而初中生源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广,也不够扎实,接受学科文化课程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速度可能相对慢一些,对于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质量会带来一些困难。但由于他们尚处于青年初期、青年中期过渡的时期,因此在音体美等方面的可塑性较大,有利于培养出能歌善舞的拥有音体美等特长的小学教师,一些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就有这个特点和优势。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可否采取七年一贯制或六年一贯制学制,直接从初中招收师范生进行小学师资的培养呢?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生源的差异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性别的差异、地域的差异等。针对学校生源的具体情况,学校要注意实施差异化教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出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小学师资。

(三)从民族需要出发 由于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法定的义务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满足各民族每一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些民族地区及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必须承担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服务,培养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的任务。如有些民族地区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进行教学的师资,这些都是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四)从地区条件出发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和条件差别很大,甚至有着天壤之别。在有着很大差异性的不同地区办小学教育专业,就必须认真调查和研究地区情况和条件,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出发培养师资。如大城市地区,教育发达,人口众多,设备先进,小学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更加强调专业化,更需要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小学教师,它们更希望小学教师是某一个学科的教育专家,能够开拓性、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城市小学教师应该按照“一专多能”的模式进行培养,为他们将来尽快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一专”是培养城市小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小学更需要“多能一专”的小学教师,多能是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首要能力,一专则是其辅助能力。这是由农村地区人烟稀少,学校稀少,教师相对较少的实际决定的。能够全面胜任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是说,能够包班教学,甚至能够组织和实施复式教学,是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典型需求。当然,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情况差别比较大,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差别正在缩小,或者说,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的正在走向城市化。

(五)从学校条件出发 学校是办学的实体,开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甚至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内部情况都是各具特色,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一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师范大学都属于同一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但各校的条件和办学情况却相差甚远。首都师范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是建立在北京第三师范学校和通州师范学校基础之上的,由于有广泛而深厚的中等师范教育基础和多元化的师资力量,开设了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方向、小学科学教育方向、小学音乐教育方向、小学美术教育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方向等七个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比较齐全,课程体系比较完整,而其他地区的师范大学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却比较少,课程体系结构也不够完整。有的只开设了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方向、小学科学教育方向等几个专业方向,有的只开设了文科方向、理科方向。这表面看起来是专业方向数量的多少,实际上也显示出了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影响专业建设,包括专业特色建设工作的开展。比如有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缺少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师资,在培养学生音体美素质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学校条件,除了师资队伍结构与质量以外,还包括设备、场地、校园文化等因素。在进行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每个学校都必须研究自己的校情、院情、系情,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还要扬长补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如何评估和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

一个专业有无特色,应该有其评价的标准和基本要求。那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师教育专业,是否有特色,我们应该如何评估和衡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

(一)专业定位 一个专业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其办学目标的定位上,如果定位正确,那么特色的创造和建设就有了宝贵的基础。因此评价一个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有无特色,首先要看它的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恰当。一是看它的专业定位是否符合国际国内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只有符合这一发展方向,专业发展才有生命力;二是看它的专业定位是否合理,是否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师资队伍 专业特色建设,教师的因素是头等重要的。没有特色教师就不可能有特色学生。[2]衡量一个学校有无特色,首先可以考察一下它的师资队伍素质与结构。如果素质高、结构合理,这就为特色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人才特色 学校是专门“生产”人才的“工厂”。学校“生产”人才的质量直接反映学校的“生产”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才能确立起学校独特的地位。因此评价一个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成绩,必须要考察其培养人才的质量,要考察其培养的人才是否有个性和特长,因为人才是专业建设特色的最重要载体之一。

(四)服务对象 一个专业有无特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考察它能否提供特色服务,也就是看它能否对特殊的对象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比如,前面提到的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服务的小学教师,要了解和熟悉该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再比如一些边缘山村、海岛等人烟稀少地区的小学生需要教师具备复式教学的技能;再比如国际学校的小学生,希望尽快熟练掌握外语的小学生,需要小学教师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等等。

(五)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也是衡量一个专业有无特色的重要标志。一个有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应该能够培养优质的师资,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地成长与发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的服务水平不仅表现在其培养人才的基本教育教学质量上,而且体现在其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上。因此,评价一个小学教育专业有无特色,不仅要考察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能力的水平,而且还要考察其培养人才的特长的多少及水平。

(六)学生成绩 学生成绩也是衡量小学教育专业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指标。这里的成绩除了指学生在校所学的各科学习成绩外,也包括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绩,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成绩,如参加文艺展演获奖,参加省市级,甚至国家级重大体育比赛、美术比赛、建模比赛获奖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

特色专业建设是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小学教育专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广大专业建设工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目标,科学设计,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打好基础,抓住关键,其他问题都能较好地得到解决。总之,特色专业建设是摆在当前每一个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开展特色建设工作,就必须认真思考以上四个基本问题,并努力地加以研究和解决,引导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2009-07-20.http://www.edu.cn/jiao_yu_fa_z han_498/20090720/t20090720_392038_1.shtml.

[2]张代治,杨义波.关于地方普通高校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思考[OL].2009-09-28.http://www.studa.net/gao deng/090928/15014636-2.html.

“Four Questions”on the Featur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SI Cheng-yong
(Primary Education Colleg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

As a new project i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featur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requires the staff to find out and resolve questions.Four questions should be studied and reflected on:What’s featured specialty of primary education?Why should we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How can we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How do we assessit?The four questionsare core questionson featur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primary education and need repeated consideration and study.

specialty ofprimary education;featur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primary education;“four questions”

G652

A

1674-831X(2010)01-0013-04

2009-10-25

司成勇(1965-),男,四川宣汉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刘济远]

猜你喜欢

生源特色专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中医的特色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完美的特色党建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