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及其启示

2010-08-1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外援毛泽东思想革命

刘 红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及其启示

刘 红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毛泽东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具体领域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针,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一。今天,独立自主的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具体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独特内涵的独立自主思想。它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独立自主;二是作为具体领域指导方针的独立自主。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独立自主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按照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1]这是对独立自主内涵的最精辟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实际,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必然要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要选择什么道路和方法,只能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决定。毛泽东历来认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即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探索本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不能离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也需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如果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外国革命经验神圣化,不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适合本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和方法,那就一定会使革命和建设走弯路、遭挫折。毛泽东曾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箭和靶的关系,告诫人民要“有的放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及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政策,都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尽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缺乏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有力地说明,独立自主地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根本原则。

第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就是革命和建设要着眼于本国的力量,依靠本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不但要由本国的党和人民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且要把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放在本国人民的基点上。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列宁指出:“在世界上,不论哪个地方哪个时候,群众要摆脱压迫和专横而获得真正的解放,无不是这些群众自己进行独立、英勇、自觉斗争的结果。”[2]一个国家的人民要进行革命和建设,不依靠本国人民而靠外国的力量,是不会胜利的;即使胜利了,也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中国革命是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更不可能。党和毛泽东从相信和依靠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坚持依靠本党和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但坚持自力更生并不意味着拒绝外援,我们希望有外援,但不能一味地依赖外援,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反复证明了一条真理:只有着眼于本国人民的力量,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作为具体领域工作方针的独立自主

由于独立自主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上,也由于它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一样是一个科学方法论原则,因而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毛泽东将独立自主原则应用于革命和建设的诸多领域,使独立自主成为这些领域的具体工作方针。主要有: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是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必须进行艰苦和复杂的斗争,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鉴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坚持独立自主而导致革命失败的严重教训,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提出了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在此原则下,保持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的独立性。正是由于坚持了这样的原则,才使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扩大,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其实质是谁领导谁的问题。毛泽东始终如一地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而保证了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我党手中。这是符合中国特点和历史的正确的、必然的选择,必将加速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进程。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坚持独立自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独立自主就其主体和对象来说,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共产国际及其苏联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是关于兄弟党的自主权和生存权的问题。从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都是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决议办事。在遵义会议期间,中共的广大党员从实践中认识到教条主义的危害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遵义会议以后,我党基本上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控制,坚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国运中坚持独立自主的结果。建国后,毛泽东继续在国运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抵制“老子党”“领导党”的控制,反对世界革命的“指挥棒”。毛泽东认为,各国政党应当是平等关系,应充分相信各国党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我们党遵循这种准则,保持了与兄弟党的正常关系,赢得了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在经济建设上坚持独立自主。毛泽东一再告诫人们:“只有当工业有所发展,中国才能在经济上不依赖外国,才能享有真正的独立。”[3]早在抗日战争之初的艰苦岁月,毛泽东就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1945年1月毛泽东说:“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4]建国前夕,毛泽东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乞讨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5]1958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他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6]

在武装斗争上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权,这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大革命的失败,使毛泽东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忽视武装斗争的右倾错误必将使革命陷入不利的境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思想,主张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肯定了独立自主的人民武装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武装的力量不断壮大,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革命的实践有力地证明: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对派。建国以后,在国防建设上,毛泽东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他满怀信心地宣布:“我们将来不但有强大的陆军,而且将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7]人民军队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防备帝国主义侵略和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建国前夕,毛泽东宣布,独立自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策:“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8]1954年,我国进一步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反映了战后各国政府和人民渴望和平独立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创造了新局面。毛泽东多次强调,必须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我们也光明磊落地宣布: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称霸。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走殖民主义的老路,只会自取灭亡。由于毛泽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谦虚谨慎而又不强加于人,因此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尊敬与信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二、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再认识

(一)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地位

首先,独立自主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根本性的地位。毛泽东在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倡导独立自主,并把独立自主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有机统一起来,成为贯穿毛泽东思想整个科学体系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指导方针。其次,独立自主在毛泽东思想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建设,无论涉及到哪条战线、哪个地区或部门,都会遇到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原则和方针只能是独立自主,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各种问题。最后,独立自主在毛泽东思想中起着长期性的作用。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曾经是一个长期过程,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方针在这个过程中起过并仍将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将长期结合下去。

(二)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局限性

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主观同客观脱离的现象,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没有顺利进行下去。对外方面,尽管他非常重视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强调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也要争取外援,但是毛泽东更多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忽视了两者在经济上的统一与互补,在实践中出现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错误倾向,使独立自主原则遭到了破坏与扭曲。对内,则犯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大跃进”在主观上想闯出一条中国自己的新路来,但在实际中沿用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熟悉的大搞群众运动的做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受到了严重的惩罚。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更是脱离中国实际,这种全局性的错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三、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是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在改革建设的年代,独立自主思想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在全民中进行独立自主的思想教育

在过去艰苦的条件下和不良的国际环境中,毛泽东倡导要坚持独立自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也往往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自觉坚持了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思想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毛泽东思想宝库的璀璨明珠。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忽视了独立自主,滋长了依赖外援、崇洋媚外的思想,这是与独立自主的思想背道而驰的,也是被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所唾弃的。能否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方向和原则的大事,为此,必须在全民中进行独立自主的思想教育,以进一步加强全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发扬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只有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团结起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强大。

(二)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独立自主并不是不需要外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我们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思想是狭隘的,目光是短浅的,行为是愚蠢的。但争取外援不能代替自力更生,我们要把立足点放在国内,依靠本国人民的团结和智慧,进行革命和建设。今天,将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9]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但必须防范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同时也要警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援助的外衣来干涉我国内政,控制我国经济。我们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民族自尊心。对外开放不是依赖外援。向别人学习,搞好本国的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独立自主的信念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形象、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内容。改进党的作风,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内生活和党群关系上的表现,有利于增强我党独立自主的勇气和决心。今天,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作风建设关系着中国共产党能否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我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并且要把人民群众看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才能增强全党独立自主的信念。

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幻,不管改革和建设的道路如何曲折,坚信在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胜利。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2]列宁.列宁全集(第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43.

[3](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4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 1:1016.

[5][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 1:1439.1165.

[6]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理事会.毛泽东思想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47.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 1:6.

[9]颜旭.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当代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

Mao Zedong’s Thoughtof Independenceand ItsEnlightenment

LIU Hong

(Schoolof Econom icsand PoliticalScience,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nxi710062)

Mao Zedong’sthoughtof independence is the scientific conclus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 practice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It’sMao’s stand,view point and method to consider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and the guidelines for specific areas,which is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China’smodernization..

Mao Zedong;Chinese CommunistParty;independence

G841

A

1674-831X(2010)01-0008-03

2009-09-24

刘 红(1984-),女,山西平遥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胡 伟]

猜你喜欢

外援毛泽东思想革命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大牌外援难混CBA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新政”下外籍球员的效应分析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外援政策考验各国联赛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