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0-08-15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基地实训技能

陶 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陶 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落后、实习面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管理松懈、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质量标准缺乏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下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进而指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问题;体系构建;保障措施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2.24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旅游就业为导向、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实践教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

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时比重小

现在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为公共课约15%,专业基础课约30%,专业课约40%,实习与技能约15%。专业实践课程比重小,客观忽视了旅游服务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很差,不能在短时间进入实际岗位、实现角色转变。

2 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

表现在:教材更新周期相对偏长(多数为5~10年),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内容重复交差,缺乏专业知识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实例,尤其缺乏案例教学的内容;形象的图表资料较少,彩色版教材凤毛麟角,印刷与纸张质量相对较差;不能及时将旅游行业、企业的新规范、新方法、新标准编入旅游专业教材中。

3 实践课质量评价体系未建立,教学方法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上课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对实践性教学缺乏严格的实训大纲、实训计划和实训指导书,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的是终极性评价方法,即所谓“一考定终身”,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评价体系。

4 实践层次较低,实习面单一,旅游实习对学生就业的指向性不强

目前,我院旅游专业实习的教学安排中,主要有两类实习内容:旅行社实习和酒店实习。其中旅行社实习内容为导游词的写作和讲解,旅行社技能训练,一般在二、三学期每周安排两课时,指导教师为校内任课教师。酒店实习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内容为前厅、客房和餐饮实训,一般在四、五学期集中一周。校内实践课程往往是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题目和布置的任务去完成,层次较低,实践内容不能紧跟社会发展,没有任何创意,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外实训学生主要到酒店从事客房和餐饮的基础性工作,集中在最后大半年。学生到实习酒店几乎全部是一线服务岗位,且不能串换岗位。在一个岗位上,学生往往一干就是5~6个月,缺少对其它部门、其它岗位的了解,管理技能很少得到或者根本就得不到训练,学生普遍感觉所学与所做不相一致,总觉得是重复的从事类似低技能的工作,实习内容单一、枯燥简单、劳动量大、时间长,很多学生对从事的酒店工作产生畏惧,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从事旅游业的离心作用。

5 实践教学师资缺乏

学生实践技能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技能的传授。纵观现在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教师,多数还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教师占多数,他们即使拿了什么证也只是通过什么考试而已,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实践课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6 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一方面,缺乏校内实习基地。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酒吧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室内实践教学设施,但有些学校室内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几乎是空白,不能开展一些基本训练,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也不完善。虽经多方努力,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构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校企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结构合理的、较为全面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习基地。

7 实践性教学的制度建设不健全

实践教学在教学要求、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等方面还很不完善,很多管理文件千篇一律,笼统含糊,操作性差,随意性大,考核方式简单,制度设计上存有诸多漏洞,不能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如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实施细则、实训教学管理条例等教学文件不够齐备,或者内容缺乏科学性,导致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项目确定、学时分配和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缺乏标准,随意性大,缺乏控制。

二 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构建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现代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实践教学体系由专业基本技能实习、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三个层次构成。特点是:“分层实践,逐层提升”。通过在实验室和实习单位全过程、多轮次的模拟、仿真和全真的实训、实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层实施,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层提升,以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 专业基本技能实习

第一层次的专业基本技能实习,主要在校内导游模拟实验室和酒店模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完成。学生通过模拟仿真环境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导游技能;星级饭店前厅与客房操作技能;星级饭店餐饮操作技能,达到校内产学结合的目的。

2 校企结合顶岗实习

第二层次的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学院依据互惠互利原则,加强与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横向交流联系,为学生提供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经常性实习的要求;利用优良的人才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如:参与企业项目开发、进行景区规划、员工培训等,使高职院校走向社会,促进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邀请行业知名专家或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专题报告,加强与地方旅游局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向学生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专业知识,帮助指导学生就业。

3 毕业综合实习

第三层次毕业综合实习,学生在学完所有课程之后,依托用人单位完成毕业综合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旅游企业服务中的各个环节,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体验企业的运作模式,服务意识,管理方式等,更能深入地了解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三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

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进行调整,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就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教学。我们通过四个途径来突出实践教学:第一,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压缩理论课时,是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为1:1,有效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技能准备,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第二,单独开设实践课,制定一套实践课的考核体系,单独考核。实践课是针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来开设的,如《前厅技能实训》、《客房技能实训》、《餐饮技能实训》、《导游业务实训》、《旅行社经营实训》等。这是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基本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教育和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阵地。第三,将取得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资格证(如导游资格证)考证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第四,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在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校外实训基地则侧重于岗位培训,是校内实训的深化,基地设在旅游企业,它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学生毕业后能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满足我们对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的设想。

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施。一是鼓励现有教师到企业、到校内实训基地锻炼;二是引进有经历、有经验、懂技能的教师;三是设法聘请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并建立专门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既要保证他们安心教学,又要有质量保证。

3 编写实践教学指导教材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课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要紧扣旅游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注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充实旅游专业应用实例的内容,注意对与旅游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使新编教材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4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以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服务。

营造一个在设备配置、布置、管理方式、运作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仿真的职业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服务的校内实践基地,包括中西餐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导游实训室等等。通过它们配合相关课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训练,使学生在校就提前接受正规的旅游企业高规格的系统化的操作训练,并感受和认知旅游企业的职业氛围,为培养良好的行业素质打下基础。

校内实验室建设应朝着科技含量高,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方向发展。在拥有常规的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训室外,依托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高效的网络通讯和优秀的教学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运用虚拟电子实训技术和仪器技术构造出具有身临其境感觉的虚拟化环境,实训者能够进入虚拟空间之中并进行实时操纵和相互交流,弥补实践硬件设施的不足。满足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实践、社会实践等“软实践”的需求。

组织与建立课余实践活动平台,营造全方位的实践环境。利用现有的条件,灵活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实践活动,如旅游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专业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与创新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拓宽实践环境。学校通过签订“订单培养”和“实习就业基地协议”等形式与一些大的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轮流去企业中的各岗位实习,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积累经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要求企业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实习期内为学生的技能及能力培养进行长期规划,提供轮换岗位的机会,使学生尝试、了解和掌握不同部门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及工作要求。

5 建立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全面评价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就需建立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习、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构成重点是实习教学评估标准,主要包括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1)实习教学文件

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计划、学生实习指导书三项二级指标,主要考察相关教学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定位,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内容是否全面、完整,对学生实习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操作性。

2)实习内容及实施情况

通过实习内容与理论课程的结合程度、实习过程记录情况和实习成果三项二级指标,考察实习内容与理论课程需要结合是否紧密,参与实习学生的实习记录是否详细,记录角度是否多样,实习报告内容是否充实、客观科学全面、图文并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认真、独立完成、有独到见解,是否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

3)实习管理

包括实习时间和实习教学管理与效果两项二级指标,主要考察实际实习学时数是否达到教学计划学时数,实习教学中,是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纪律要求,是否有专门的管理老师、制度和纪律要求的执行情况,学生有无违纪和事故发生。

4)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从实习教学基地数量、实习基地使用情况、实习基地类别情况方面,考察实习教学基地数量是否充足,学生人数与基地数比例是否适当,实习基地年均学生实习实践的人数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实习基地类别是否多样,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实习基地比例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

5)学生实习学习收获评价

包括职业道德培养情况、专业知识巩固情况和实践技能训练情况三项二级指标,考察学生专业思想、职业意识、组织纪律和学习兴趣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否能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践相结合,促进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否得到了提高。

6)教师对实习教学过程和效果综合评价

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信息量和教学效果四项二级指标,考察指导内容是否便于学生观察与理解,师生交流是否充分,实习指导是否认真,是否与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相关,学生是否在实习教学中,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反思。

7)实习单位对于学生的满意度

通过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满意度三项下设指标,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实习所在行业管理的一般方法,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否举止文明得体,言行规范标准,实习态度端正,业务学习与操作一丝不苟,是否听从指挥,集体组织与时间观念强,具有协助精神与团队意识。

此外,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应重视实习单位对学生总体实践情况的反馈意见,综合考虑实习项目、课程结构、课时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

[1]李平等.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1).

[2]周义龙.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303-307.

[3]王凤基.如何切实加强高职实践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11-6(03).

[5]刘文涛.基于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93-96.

[6]李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55-56.

[7]李海平.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6):29-30.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Voc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TAO Hong
(Huain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uainan Anhui232001)

Currently,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 m management in our vocational colleges exsits many problems,such as,unreasonable 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behind a single practice area,instructionalmanagement,lax practice base lagged behind practice,the lack of quality standards,which have a negative influnce on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ies and training qual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nd then pointsout somemethods to perfe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touris m management.

tourism management;practicale teaching;problem;system construction

G718

A

1671-4733(2010)02-0078-04

2010-05-13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HJX06-17)

陶红(1968-),女,安徽枞阳人,讲师,从事旅游教学与研究,电话:0554-6656602。

猜你喜欢

基地实训技能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