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研究

2010-08-15谢嘉梁廖芳玲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江泽民理论思想

谢嘉梁,廖芳玲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杭州 310018;2.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杭州 310023)

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研究

谢嘉梁1,廖芳玲2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杭州 310018;2.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杭州 310023)

江泽民执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科学行动指南,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江泽民执政思想科学体系的丰富内蕴和精神实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持续深入,江泽民执政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大量阶段性的前期研究成果;就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做一简单回顾及粗略概括,以期初步梳理出研究线索及脉络并对该领域的继续深入研究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江泽民;执政思想;研究回顾;展望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2.01

一 研究的基本概况及特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有着丰富执政经验和卓越执政智慧的执政大党和老党,自其二十世纪初诞生以来就始终十分注重对自身执政理论的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从而逐渐形成了丰富精深、系统独特、精致缜密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科学体系。江泽民执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具体执政实践活动的科学行动指南。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江泽民执政思想科学体系的丰富内蕴和精神实质,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对江泽民执政思想的多维理论研究,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对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理论创新研究,持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深度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富于中国特色和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持续深入,江泽民执政思想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大量阶段性的前期研究成果。据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截止2010年5月1日,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就有120篇之多。其特点是大量研究成果都形成于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十七大前后更是出现高潮,大量优秀研究成果见诸报端,且呈日益深化之势。据笔者视野所及和初步梳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著作共五部,分别是:肖光荣教授所著的《执政之脉——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刘起军博士所著的《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杨德山教授所著的《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王敏主编的《江泽民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李艳所著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期刊论文若干篇,分别是:胡祖凤、谢嘉梁的《十六大以来江泽民执政思想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载于《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5期),黄祐的《江泽民党的执政忧患意识观及现实意义》(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魏银立、武文肖的《江泽民执政党伦理建设思想探析》(载于《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徐斌、涂序堂的《论江泽民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载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其中,卜红双副教授撰写的《论江泽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一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另外,有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还撰写了与此有关的一些优秀学位论文。据我们的初步检索和大致了解,主要有以下五篇: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宋安明博士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应对执政挑战的若干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2001年度),二是湖南师范大学刘起军博士的《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2006年度),三是山东师范大学霍海波硕士的《江泽民执政经验研究》(2008年度),四是安徽师范大学闫东硕士的《江泽民执政方式思想的历史考察》(2004年度),五是吉林大学伊中莹硕士的《江泽民执政理论探析》(2009年度)。文章拟就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做一简单回顾及粗略概括,以期初步梳理出研究脉络、把握其研究动向和找出其研究缺失,并对该领域的继续深入研究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二 研究的重点内容及成果

江泽民执政思想,是指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期执政实践探索过程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灵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方法,站在新的时代和战略高度突破陈规,在因应执政环境、执政使命和党的历史方位深刻变化的前提下,在集中总结全党宝贵执政经验和全国各族人民丰富政治智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一党建根本主题,在“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成本”、“执政规律”、“执政风险”、“执政体制”、“执政机制”、“执政道德”、“执政资源”、“执政效率”、“执政文化”、“执政方略”、“执政环境”、“执政形象”、“执政能力”、“执政文明”、“执政价值”、“执政意识”、“执政安全”、“执政经验”、“执政有效性”、“执政合法性”等方面长期进行思考探索和深刻总结而提出来的一系列有机关联的执政观点和执政策略的总和。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发展序列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发展性、创新性、真理性、结构严谨性、实践性和战略性等理论特质的不断发展、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繁杂科学理论体系。江泽民执政思想作为江泽民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部《江泽民文选》(共3卷)之中,属于思想史的范畴。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开展对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科学系统探究,是拓展和深化相关学术探讨和学理研究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有助于理论研究的纵横立体化展开。对此,学者们以认真、严肃、负责、务实的科学态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探索与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颇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创新性观点和卓有见地、启人深思的看法,对于整体把握江泽民执政思想的丰富内蕴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学术理论界主要围绕如下十一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学术争鸣,形成了相应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1 执政文化

执政文化是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的重要内容和综合表征,是规导和影响执政实践行为的精神要素,从根本上反映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深度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必须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先进执政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进一步有效整合和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治国理政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执政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从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主导文化。它是指执掌国家政权的阶级或政党成员在执政实践过程中遵循执政规律,认识和改造客观执政过程的反映,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环境中传承和长期形成的反映执政活动的执政理念、执政心理、执政制度等,是执政思想理论纲领目标和法律制度的凝聚。学者刘燮辉、张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即执政文化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先进文化是我党执政文化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党执政文化的理念;提倡求真务实是我党执政文化的作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执政文化的目标。[1]刘燮辉、张颖、张振华在《试论江泽民的执政文化建设思想》一文中深刻指出,在5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从执政规律的高度提出了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成了江泽民执政文化建设思想。加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即执政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制度文化建设、执政法制文化建设和执政作风文化建设等,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的执政优势,增强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推进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执政理论

理论是一种结构严谨的有序知识系统,是人类进行理性思维的载体和工具,也是开展具体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郑重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伟大的政党,需要伟大的理论武装和坚实的理论支撑。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深入探索和深刻把握党的执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生动活泼的执政实践的内在诉求。有学者指出,执政理论是执政党向民众推崇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即意识形态。[3]学者居继清、汤小华撰文认为,江泽民关于政党执政的大量深刻阐述,形成了由一个灵魂、一根主线和四个理论支柱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灵魂,执政为民思想是主线,改进执政方式、增强执政基础、认识执政规律和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是四个理论支柱。[4]学者王格芳在《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述要》一文中强调指出,江泽民把不断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作为突出关注的重大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要包括: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在于靠民执政、为民执政;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键是要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5]

3 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执政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必须要建立起适应执政环境和党的历史方位深刻变化的、科学合理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作为可靠支撑和强力保证。同时,不断改进与优化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也是发展和落实中国特色执政文明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选择。党的执政方式,是党的执政理念在执政行为中的具体化和表现样式,是指执政党掌握、运用国家政权实现党的特定奋斗目标的方法、形式的总称,它包括权力的取得、运作和制约等方面。[6]学者闫东撰文认为,执政方式是党如何执政的中心问题。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明晰了党的执政方式问题的一些重要方面,为党的执政方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通过重大问题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发挥执政作用;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管干部原则;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保证党的主张的实现;通过法律体现和实现党的主张。[7]

4 执政建党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夺取政权以后,始终高度重视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持续发展的长期历史中,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使得党的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自身的建党特点和发展的侧重点。知名学者刘晓钟教授在《江泽民“执政建党”思想研究》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过了以思想建党、制度建党和执政建党为建党重点的不同发展阶段。执政建党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创造和新贡献,它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包括“本”理论、“基”理论、“源”理论三个部分的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本”理论即关于立党之本的理论,主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什么样的党、怎样“立”党的问题;“基”理论即关于党的执政之基的理论,主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靠什么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源”理论即关于党的力量之源的理论,主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应该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8]

5 执政风险

规避执政风险、构筑和维护执政安全是任何一个政党执政以后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的核心问题。“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和拓展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必须清醒认识和努力克服党的执政风险,强化和构筑党的执政安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大力提升党的执政活力和执政竞争力,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与共同心声。”执政风险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动摇其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危险。[9]江泽民同志在十三年执政期间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观念和风险意识。知名党建问题研究专家、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陈小林教授撰文指出,江泽民同志忠实地继承了邓小平同志防范执政风险的思想,提出了防范执政风险的基本对策。这就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为防范执政风险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防范执政风险奠定政治基础;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防范执政风险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10]

6 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从本质上讲,执政理念就是关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哲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降低党的执政成本与提升党的执政效能,维护党的执政基础地位与执政合法性,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执政理念。执政理念是执政理论的核心与灵魂。所谓执政理念,是指主导和支配执政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1]学者吴学凡、陈志在《改革发展与稳定:江泽民的执政理念》一文中指出,江泽民的改革发展稳定理念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者具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12]学者邓淑霞撰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执政理念》指出,改革开放20余年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回应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成功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深刻转型,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质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增强执政的有效性,用政治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13]

7 执政基础

夯实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实现长期有效执政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直接关涉到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所谓党的执政基础,是指政党在执政时从中获得支持和拥护,并借以维持执政地位的力量。[14]知名学者武汉大学宋俭教授、唐祯熹指出,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群众观,对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地位、根本要求、制度保证作出了深刻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他创造性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群关系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指南。[15]学者王太广、李唐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理论指导。要明确促进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着眼点;要明确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直接出发点;要明确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最终落脚点。[16]学者温敬元博士指出,江泽民同志继承历史,立足现实,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执政基础理论。具体表现在:把党的性质从“一个先锋队”发展为“两个先锋队”;提出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7]

8 执政方略

科学的执政方略的建立与完善,是任何执政党都要始终面对和着力解决的十分重要的战略课题。执政方略是执政党执政治国的基本蓝图与战略策略,是执政理念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生动展开与具体化,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和执政理想,包括执政治国的目标、道路、方针、战略和策略。学者刘起军、王绍平撰文指出,江泽民既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执政治国方略,又有所创新,表现在其执政治国方略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清晰性、准确性、现实性、可行性。在执政治国的目标上,使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在执政治国的道路上,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执政治国的战略方针上,提出了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8]

9 执政为民

历史经验反复启示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与怎样执政”这一党建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决定了我们党掌权执政和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和价值目标就是“执政为民”。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作出的新的创造性阐释与新的发展,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正确的行动方向,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的历史性发展。[19]论者钱燕指出,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政治理念,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江泽民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思想,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内核等思想,而且在关于人民的内涵、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20]学者王力民指出,江泽民“执政为民”观闪烁着理论创新的耀眼光芒,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始终坚持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不断探索执政为民、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21]学者高慎淦认为,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的扬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勤政为民为核心,以谋取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点,以人民民主为保证。[22]

10 执政合法性

众所周知,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中心,执掌国家政权是各类政党活动的根本目标。任何政党要想长期执政,所掌握的政治系统结构要得以有效运行,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直接关乎执政党政治统治的权威与绩效,也是判断一个政党现代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执政合法性就是指民众对现存执政秩序的认同、接受、拥护。[23]简言之,执政合法性属于公众价值评价系统。[24]江泽民同志在执政期间始终高度关注和重视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学者陈亚杰指出,江泽民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逻辑出发,深刻总结了世界各执政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的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力地回应了来自各个方面对执政合法性基础提出的新要求,对中共执政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诠释。江泽民深刻认识到: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25]

11 执政规律

六十年成功执政的实践历程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善于探索总结和深刻把握政党执政规律而又善于合理运用执政规律的伟大政党。“执政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政治生活领域的集中表现和特殊化、具体化,是任何阶级或政党掌权执政都必须严格遵循的客观规律。[2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深刻总结和科学汲取党执政的宝贵经验教训,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目的。江泽民同志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进行了长期的系统思考和大胆探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一些论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学者杨忠虎指出,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指出,把“三个代表”和“三大文明”相统一,从理论上完成了党的建设目标和党的奋斗目标的有机结合;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政治发展道路;把政治文明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统一,抓住了现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27]学者肖和平、罗昭义撰文认为,江泽民同志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创新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始终代表、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坚持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新特点,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为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8]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江泽民同志对执政规律的不懈探索和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江泽民同志的非凡政治胆略和巨大理论勇气,凝聚和浸透着江泽民同志严谨深邃的理论思维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学界理应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大的实质性努力,进一步延展和拓宽研究视域和研究范围,挖掘更深的思想内蕴,取得更大的理论创获与深度进展。

三 研究的现状评价及建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推动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性环节和重要方式,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江泽民执政思想从整体上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思想宝库。江泽民执政思想研究是一个非常宏大和艰巨繁难的战略课题,涉及的范围和领域非常广阔和深远。深入研究和全面解读江泽民执政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重大的实践意义。全面检视和回顾总结学术界、理论界所取得的大量前期成果,不难发现,上述方面都是学术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与薄弱环节,也都为深入解读博大精深的江泽民执政思想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崭新视角与思路,为进一步从整体上深刻揭示江泽民执政思想的丰富内蕴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凝聚和晶结着广大研究人员的大量智慧和心血,也基本上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水平、研究特点和研究态势。然而,令人感到遗憾和惋惜的是,该领域有些课题的研究还处于艰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研究还有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研究还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分散性、浮泛性、简单重复性甚至主观随意性和庸俗性,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单调划一,缺乏不同观点之间的理性争鸣与对话磋商,研究水平和研究质量也亟待提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尚有较大的学术拓展余地和理论思维空间,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今后应在精读相关原著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旨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多维研究和系统阐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江泽民执政思想进行科学梳理与系统阐发,将会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理论界的“重头戏”。深入研究江泽民执政思想可谓“任重而道远”。笔者呼吁并始终坚信,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党建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深透研究成果陆续涌现出来,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江泽民执政思想也必将在指导执政实践的生动过程中、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双向建构和双重变奏中,焕发出无穷的理论魅力和璀璨的真理光辉,这是毫无疑问的。为了推进此一研究向立体纵深方向拓展,并取得更多的理论创获和理论共识,笔者不揣浅陋和冒昧,特建言如下,希冀能够对此探讨有所裨益:

第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发展史的理论视角深入探究江泽民执政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理论价值,深入发掘和科学把握其更加丰富深厚的理论蕴涵,并从理论延续的纵向角度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江泽民执政思想的丰富和创造性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提供更有效的理论供给和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和深度促进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理论学科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第二,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视角深入探究新时期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现实价值与指导功能,深刻把握江泽民执政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从而在现实中进一步增强始终高举江泽民执政思想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从历史的宽广视野拓展和加强对江泽民执政思想的横向考察和整体研究,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其繁杂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构筑更加具有理论解释力与说服力的、具有内在严整逻辑关联性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争取早日推出若干部系统研究江泽民执政思想的学术力作。我们认为,《江泽民文选》(共3卷)与党和国家相关文献汇编是开展江泽民执政思想研究的文献基础。学术理论界今后应在深刻洞悉和理性把握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认知江泽民执政思想,防止对她进行任何形式的、有意无意的曲解、割裂甚至否弃。在此基础上,可考虑编辑出版多卷本的《江泽民执政思想研究丛书》和通俗普及理论读物《江泽民执政思想学习纲要》等;第四,从哲学的高度不断发展和强化对江泽民执政思想的基本特征、文化底蕴和形成条件的学理讨论和理性研究,深入探究江泽民执政哲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对江泽民执政思想的科学理解及理性认识,准确洞悉和完整揭示江泽民执政思想中所蕴涵的理论精华及其深刻方法论启示,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党的执政经验和政党执政规律;第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应特别注意更新研究观念,凝练研究主题,拓宽研究视野,加大研究力度,细化研究领域,拓展研究维度,把握研究重点,突破研究困境,破解研究难题,提倡研究争鸣,消弭研究分歧,扫除研究盲区,梳理研究文献,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研究效率,形成研究合力,规范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水平、研究质量和层次,加强系统研究、历史研究、创新研究、实证研究、整合研究、专题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多维度研究、跨学科研究和比较性研究,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对接、整体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第六,我们强烈呼吁并建议由相关单位、组织和部门譬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或中共党史研究室或全国党建研究会或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或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牵头、负责,围绕“江泽民执政思想与当代实践”这一重大主题于近期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理论研讨会,为广大研究人员和专家学者创造直接交流、平等对话、有效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另外,在有关杂志和有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期刊譬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或《毛泽东思想研究》或《邓小平理论研究》或《党的文献》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或《理论前沿》或《探索》等开辟研究专栏盛情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江泽民执政思想也是理想的选择。江泽民执政思想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理论体系。“尽管江泽民执政思想已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但仍是一个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的科学体系。”最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过全国广大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江泽民执政思想研究必将开出新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空间,获得更好更快的跨越式发展。

[1]刘燮辉,张颖.试论江泽民的执政文化思想[J].现代企业教育,2006,(11):47-48.

[2]刘燮辉,张颖,张振华.试论江泽民的执政文化建设思想[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6,(10):216,239.

[3]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居继清,汤小华.江泽民的政党执政理论体系之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7-9.

[5]王格芳.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述要[J].山东社会科学,2006,(12):28-30.

[6]詹福满.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闫东.江泽民党的执政方式思想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627-630.

[8]刘晓钟.江泽民“执政建党”思想研究[J].理论学刊,2003,(2):74-78.

[9]陆传照.执政风险与民主执政[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3):48-51.

[10]陈小林.江泽民防范执政风险思想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8.

[11]本刊评论员.实现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与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转变[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4,(5):4-6.

[12]吴学凡,陈志.改革发展与稳定:江泽民的执政理念[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28-30.

[13]邓淑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执政理念[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3):51-55.

[14]李忠杰,金钊.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宋俭,唐祯熹.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1):67-70.

[16]王太广,李唐.从原苏共丧失政权的教训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性——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J].天中学刊,2001,(4):40-41.

[17]温敬元.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8]刘起军,王绍平.简论江泽民的执政思想[J].沧桑,2005,(2-3):40-42.

[19]高慎淦.论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科学内涵[J].湖湘论坛,2003,(2):12-13.

[20]钱燕.江泽民对邓小平执政为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4-6.

[21]王力民.论江泽民的“执政为民”观[J].云南社会科学,2003,(4):9-11.

[22]高慎淦.论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的科学内涵[J].湖湘论坛,2003,(2):12-13.

[23]唐海君.执政党道德与执政合法性关联问题[J].求索,2004,(12):140-141.

[24]李英田.执政合法性与执政能力建设[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9):7-10.

[25]陈亚杰.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共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认识[J].理论月刊,2004,(2):23-25.

[26]詹福满.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杨忠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学习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5):5-8.

[28]肖和平,罗昭义.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创新——学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J].求是,2006,(2):25-27.

Study of 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 in Recent Years

XIE Jia-liang1,LIAO Fang-ling2
(1.Departm ent of Social Science,Hangzhou Electronic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2.Departm ent of Soci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23)

Comrade Jiang Zemin’s thought is one of the major innovations of the Marxism reigning theory.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 is one part of Jiang Zemin Thought.Deep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will undoubtedly have a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significant practical value.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been studying it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and have gained some excellent achievements.In order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is issue better and put for ward the future research,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outlines and evaluates all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it.We think there still existmany problems and further research is still needed.At last,the authors give some pieces of constructive advice on it for next step.We believe the studies of Jiang Zemin’s reigning thoughtwill become a focus in the academic field gradually.

Jiang Zemin;reigning thought;summary;outlook

A85

A

1671-4733(2010)02-0001-07

2010-05-01

2007年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项目编号:KYS111507035)

谢嘉梁(1979-),男,湖南华容县人,法学博士,讲师,从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电话:13067999151。

猜你喜欢

江泽民理论思想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