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质量的途径

2010-08-15王怀金张华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煤矿培训

王怀金,张华台

(淮南矿业集团潘北煤矿,安徽 淮南 232001)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质量的途径

王怀金,张华台

(淮南矿业集团潘北煤矿,安徽 淮南 232001)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是保质安全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分析了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加强技能培训、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质量;提高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2.15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中国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安全的生产经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由于,受煤矿开采环境及技术的制约,煤矿工人要井下面临透水、瓦斯爆炸、冒塌等灾害的威胁。为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当前煤矿企业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从近年来出现的伤亡事故分析得出,大多数事故都是与安全意识淡薄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煤矿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安全培训机制,强化培训教学质量,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这充分揭示了安全培训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我国煤矿主要从事井下开采,由于井下地质结构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加之煤矿生产技术、工艺发展缓慢,因此经常受到诸如瓦斯、水灾、火灾的威胁。而要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消除事故的发生,除了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才能获得。

第二,加强安全培训,有利于充分认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煤炭是我国工业的重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及其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既给煤炭工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顾安全,高强度生产,为了实现产量,违章指挥,甚至认为“按规程操作,就没有效益”的冒险蛮干,因此,事故不端。安全培训的目的是强化人们“安全是天字号事情”的意识,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真正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工作中。

第三,加强安全培训,有利于提高煤矿职工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并能将之运用到生产中。只有经过强制性安全培训,才能使那些技术差,意识弱的员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使其较快地获得所必须的安全技术和知识,培养其持续、稳定的安全行为。

二 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认识不够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部分管理者短期行为严重,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安全培训而带来的长期效益。认为安全培训只有投入,而无收益,甚至负收益,主要是因为一旦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就需要资金注入,并造成岗位空缺,这在减员提效形式下,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忽视安全培训环节,对培训流于形式,不对培训机构加大投入、更新,不让员工参与培训。

2 培训对象没有针对性

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业务素质和工作岗位不同,因此,接受的培训要求、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后应具备的能力也不应一致。然而,由于企业不重视培训工作,只顾生产经营,“为培训而培训”,在脱产培训中,常将几个专业和不同的工种集中在一起上课,尽管参加人数可观,但培训效果很差;甚至有些单位迫于上级的压力,勉强应付,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常找一些闲杂人员应付培训,使本应该参与培训的人员失去了受训的机会,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安全培训效果的下降。

3 培训方法单一,内容乏味

当前,企业安全培训主要采取短期集中脱产培训,以课堂授课教学为主,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以理论灌输为主,以静态展示为主要教学形式,缺乏现场实际案例分析的动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员工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学效果差。

4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作用在于“传道、授艺、解惑”,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培训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尽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了《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及教师资格认证方法》,并规定了从事安全培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明确规定培训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还要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然而,现如今从事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资格的教师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煤矿企业的安全机构的待遇低,许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任职,造成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技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大都是各部门业务骨干或领导干部,承担着繁杂的业务,无暇顾及职工的安全培训,因此,难以保证培训工作的连贯性和培训内容的系统性。

5 缺乏严格认证机制

目前,大多数安全教育培训业务都是由本企业内部培训机构或企业制定的教育机构承担,对于教材的组织,内容的安排、考核所需试卷的命题及认证都有培训机构负责。由于是企业内部培训或是兄弟单位或是“关系户”,使得培训只是“走过场”,只要参与,就可以过关。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或者没有严格教、考分离机制,因而造成培训是“松进松出,高分低能”现象。

三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质量的对策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安全工作,首先从思想做起,搞好煤矿各级管理者的安全思想认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抓“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从企业的各个环节着手,领导带头,人人参与,在时间上要常抓不懈,空间上要面面俱到。

2 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绝对多数煤矿企业使用生产工人主要是合同工、协议工,由于他们基本上是农民,文化程度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技术差,不能掌握煤炭开采环节的工艺、技术,更谈不上面临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因此,在抓好安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要加大对他们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全员队伍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才能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才能避免“三违”事情的发生。

3 推广多媒体教学,丰富培训手段和内容

多媒体是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摆脱过去机械、乏味的理论教学,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生动化。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过去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课件、影像、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员,以血淋淋的案例、触目惊心的事实,激发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同时,在培训内容安排上要紧密结合煤矿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着“用什么学什么,干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将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已丰富的手段,仿真的培训,深刻的印象,达到提高安全培训的目的。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安全培训的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是保证安全培训质量得以提高的前提,教师要想胜任培训的任务,自身在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培训部门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培训队伍的建设,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走下去”方法,以建立一直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请进来。可以采取聘请的方式,将生产一线的“技术大拿”或工程师特聘到教学现场给教师进行生产、实践知识讲课,以提高培训单位教师的现场实践能力。

送出去。利用培训间期,将教师选派到相关科研院所,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走下去。建立教师深入现场实习机制,要求培训教师不定期走下去,到工矿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生产一线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最新动态,并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充实到培训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

5 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严把培训考核关

由于教考统一,使得培训、结业考试往往流于形式,为此,在统一培训大纲和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构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库,题库建设应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以采取机试的形式,随机抽取试卷,并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从而回避认为因素的干扰。使培训真正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

同时,应建立安全培训监管部门,实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监管部门应在培训前,针对具体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计划等情况,制定预期目标,以此为依据,将培训结果与其进行比较,核对,评价培训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培训,在重新培训的基础上,并给予有关责任方相应的处分。从而,督促安全培训工作保质、保量的开展。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是关系着人民生命、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大局。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质企业、社会和谐统一的必要环节。企业与有关培训部门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狠抓安全培训工作,切实将安全培训落实到实处,使安全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强有力的保证。

[1]孙国安.浅析煤矿安全培训的新思路[J].中州煤炭,2009,(11):114-115.

[2]陈华.适应新形势,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J].煤炭工程,2007,(6):27-28.

[3]马胜.煤矿企业做大做强如何搞好安全工作[J].煤矿安全,2004,(10):17-19.

[4]雷晓铮,吴振强.浅谈煤矿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276-277.

[5]李玲.大屯煤矿职工安全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2006,(6):81-82.

[6]王仲军.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培训质量[J].煤矿安全,2004,(10):52-53.

[7]兰泽全,王宝德,马汉鹏,等.浅谈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矿工程,2007,(5):63-65.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培训部门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培训队伍的建设,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走下去”方法,以建立一直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请进来。可以采取聘请的方式,将生产一线的“技术大拿”或工程师特聘到教学现场给教师进行生产、实践知识讲课,以提高培训单位教师的现场实践能力。

送出去。利用培训间期,将教师选派到相关科研院所,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走下去。建立教师深入现场实习机制,要求培训教师不定期走下去,到工矿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生产一线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最新动态,并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充实到培训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

5 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严把培训考核关

由于教考统一,使得培训、结业考试往往流于形式,为此,在统一培训大纲和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构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库,题库建设应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以采取机试的形式,随机抽取试卷,并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从而回避认为因素的干扰。使培训真正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

同时,应建立安全培训监管部门,实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监管部门应在培训前,针对具体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计划等情况,制定预期目标,以此为依据,将培训结果与其进行比较,核对,评价培训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培训,在重新培训的基础上,并给予有关责任方相应的处分。从而,督促安全培训工作保质、保量的开展。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是关系着人民生命、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大局。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质企业、社会和谐统一的必要环节。企业与有关培训部门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狠抓安全培训工作,切实将安全培训落实到实处,使安全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孙国安.浅析煤矿安全培训的新思路[J].中州煤炭,2009,(11):114-115.

[2]陈华.适应新形势,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J].煤炭工程,2007,(6):27-28.

[3]马胜.煤矿企业做大做强如何搞好安全工作[J].煤矿安全,2004,(10):17-19.

[4]雷晓铮,吴振强.浅谈煤矿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276-277.

[5]李玲.大屯煤矿职工安全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2006,(6):81-82.

[6]王仲军.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培训质量[J].煤矿安全,2004,(10):52-53.

[7]兰泽全,王宝德,马汉鹏,等.浅谈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矿工程,2007,(5):63-65.响,喜欢与周围同学的理想信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与选择的过程中,或否定原定的理想信念,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困难,处于徘徊、茫然的状态,需要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也会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选择,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偏差。比如,在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中,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家庭贫困的学生在这种价值观的比较与选择中,容易使他们消极悲观,自卑、自尊心过强、过于敏感,甚至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不能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总体上还不成熟,在选择和比较中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是正确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学生中的问题和偏差,通过综合性教育、比较性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在比较中学会选择,明确自己个人理想,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五 专业差异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专业在不同时期的就业前景是有差别的,数控、机床、机电、汽车、营销、财会等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那些毕业后继续深造机会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一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热情较高,往往能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中,不仅希望能够今后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还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像医学等传统专业,那些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在自己并不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社会状况时,容易受社会和他人不利信息的影响,对个人前途悲观,对所学专业厌弃,生活中无所适从,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得过且过的思想,垂头丧气、逃避现实,沉溺于武侠小说、网络游戏等虚幻世界中,一蹶不振,怀疑一切、丧失理想。近年来根据国家鼓励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使其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新的专业,但有些新设专业师资力量和就业前景不甚如人意,学生对就业前景、发展前途模糊、迷茫,这都会使学生在理想信念的树立过程中呈现了专业差异性。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帮助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把专业学习与国家的建设紧密结合,切实从实际出发,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透彻分析社会现象,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命运、了解世界未来发展动向,从而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并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阶级构成都日益多样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思想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思想激荡、矛盾相对集中的时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彭楚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3]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TD79+1

A

1671-4733(2010)02-0051-03

2010-05-29

王怀金(1958-),男,安徽淮南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安全培训工作,电话:0554-7678575。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煤矿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