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 54例临床观察

2010-08-15李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0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李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此病为肩部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因多发生于 50岁左右的老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自 2007年 5月至 2009年 5月在临床中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8例病例均为河南省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中男 29例,女 25例;年龄 36~68岁,平均 56.2岁;病程 2个月 ~3年;左侧 26例,右侧 18例,双侧 10例。治疗组中男 31例,女 23例;年龄 39~71岁,平均 54.6岁;病程2个月 ~3.2年;左侧 20例,右侧 20例,双侧 14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有肩关节疼痛,夜间剧烈疼痛,不能安眠,肩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臂力减退,肌肉萎缩,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阳性体征有肩关节活动度全方位受限,肩峰下及三角肌前外侧常有固定压痛点。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原则:祛风散寒,化湿通络,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取穴:肩贞、曲池、外关;随证配穴:肩内廉痛,加尺泽、太渊;肩外廉痛,加后溪、少海;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阿是穴、肩内陵、曲垣、大杼、风池、手三里、天宗等穴,亦可选用。操作方法:选主穴为主,适当配用配穴,每次选4~6个穴位,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针法,然后留针不动,将艾段套在针柄上,艾段长约 2 cm,直径约 1~2 cm,在艾段下端点燃施灸,每灸一段为一壮,每穴每次 2~3壮。隔日治疗 1次,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间隔 3~5 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口服中药药物组成:杜仲10 g,牛膝 12 g,黄芪 13 g,白芍 8 g,当归 10 g,附子 8 g,细辛1.5g,干姜 4 g,全蝎 4 g,地龙 7 g,穿山甲 8 g,川芎 6 g,延胡索 10 g,甘草 6g。1剂/d,20 d为 1个疗程。

3 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活动正常,对工作生活无影响。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基本正常。有效:肩部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83.22%,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4.44%,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慢性劳损、外伤、风寒湿侵袭等原因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关节囊挛缩,滑液囊粘连、萎缩,分泌减少,润滑作用降低,韧带变性挛缩等退行性病变。中医称为漏肩风、肩凝症,认为本病多因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长期受到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痛。肩痛日久由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蕴郁而生湿热,常可因寒湿凝滞,筋脉痹阻,导致关节僵直,患肢发生肌肉萎缩现象[2]。治宜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方中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黄芪、白芍、当归、甘草益气养血;附子、细辛、干姜温经散寒;全蝎、地龙、穿山甲活血通络止痛;川芎、延胡索行气止痛,使气行则血行。全方攻补兼施,滋而不腻、攻而不过,共奏补肝肾、散风寒、通经络之功。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艾灸具有温通经络,祛湿除寒之作用,而推拿则具有放松肌肉,解除痉挛,滑利关节作用,二者有机的结合,达到消除疼痛,松解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的作用。中医认为,寒性凝滞痹阻关节而形成痛痹,在临床上表现以痛为主,用艾条温针可以起到电针所无法达到的温经散寒的作用[3]。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灸最大优势在于能迅速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夜间疼痛症状,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现代医学证明针灸具有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减少炎性渗出、同时能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达到松解粘连、消除炎性反应的作用。本组临床结果显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189.

[2] 王明山.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5):50-51.

[3] 周晓琼.温针灸治疗肩周炎 58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4):66.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