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2010-08-15计建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7期
关键词:曲度椎间隙椎动脉

计建华

椎动脉型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笔者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分别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理疗等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32~76岁。病程2个月~10年。全部病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颈椎X线片、TCD和CT检查,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1]。

1.2 症状体征 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个别病例有猝倒,持物落地和复视等。颈部活动可诱发上述症状的发生。体征有颈肌痉挛、压痛,活动受限,棘突偏歪。均通过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其中所有病例均有眩晕症状。

1.3 治疗方法 颈椎自动连续牵引:患者取仰卧位,颈椎前屈5°~10°,用枕颈带牵引法,牵引重量15~30 kg,持续牵引30~60 min,每天一次。牵引前要排除颈椎结核和肿瘤等疾病,牵引时要从轻到重避免牵引力过大所致的不适,牵引后要平卧10 min再起床。

推拿按摩:理疗后即行推拿按摩,手法应由表入里、从轻到重、柔和平稳,切忌暴力。步骤:①消散法:用推、揉、拔、捏等手法放松颈肩部和上背部肌肉,用弹拨、理筋手法松解粘连、消瘀散结;②穴位法:点、按、揉风池、风府、太阳、百会、肩井穴各2 min,然后摇颈椎、拿肩井各5 min;③斜扳法:如C棘突右旋转移位的治疗,医者左手托起下颌,由轻到重向左侧旋转提拔牵引,同时右手拇指把C。棘突向右侧推按;④疏筋理筋法:最后用拍打、叩击、轻揉等手法放松颈部,反复数遍,至治疗结束。以上治疗20~30 min/次,1次/d。

2 疗效评定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愈症状消失,颈椎曲张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眩晕恶心等症状明显缓解,减轻,颈椎曲度改善,基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颈椎曲度无改善。结果痊愈92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有外内两种原因。外因是各种急慢性外伤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等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脊柱稳定性下降,促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增生,增生物直接或间接压迫血管而导致。内因是椎间盘本身的退变,使椎间隙变窄,脊柱稳定性下降,后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减小,关节面发生磨损而引发关节突增生使椎旁孔减小[3]。两种原因均导致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至血管狭窄、曲折而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一系列颈肩痛、颈枕痛、头晕、恶心、呕吐、体位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记忆力减退、失眠或嗜睡等症状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康复手法之一,因牵引能解除项部肌肉痉挛,缓解颈椎垂直轴线上的压力,增大椎间隙,使扭曲的椎动脉伸直和舒展改善椎动脉的血供。还可以使失稳的椎体得到矫正,并松动钩椎关节,使因变形而导致的上下横突孔移位,使椎动脉的受压,痉挛等致病因素得以消除。

推拿手法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在于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纠正椎间关节紊乱,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和痉挛,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使筋络顺接,气血流畅,达到疏经通络、理筋整复、荣养清窍而晕止的目的。取位头后仰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缓解椎动脉受压,头晕症状可得以改善,并可提高患者对手法的耐受度;揉、滚颈屈伸肌群和颈旋转肌群及项韧带则能松解肌肉和韧带,以解除其疲劳;弹拨项部肌肉则缓解颈椎曲度变化应激产生的肌肉痉挛及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拔伸时将颈椎提起,使其首先恢复生理曲度,继续拔伸则可减轻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旋转拔伸则能调整脊椎关节突和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缓解神经根受压所产生的症状。

[1]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3]周双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9例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5):1397.

猜你喜欢

曲度椎间隙椎动脉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后MRI影像学疗效评价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