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颌面显微外科手术期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

2010-08-15贺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7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痉挛血栓

贺雪

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成功关键在于吻合血管的畅通,但是从临床和实验的观察,即使血管吻合的当时情况良好,血管腔内血流通畅,但在后期仍可因感染、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而致移植组织失败。血管痉挛是显微外科手术常见的现象,这种小血管痉挛是由于机体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主要是疼痛,血管损伤,机械刺激,血容量不足,寒冷,精神紧张,恐惧等。血管痉挛后,血液通畅性受阻,可造成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继发血栓的形成,使管腔受阻,影响皮瓣的成活。为了防止小血管痉挛,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善于发现问题,以便及时处理。现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资料

我院自开展显微外科以来,共实施手术115例,其中男74例,女41例,年龄31~75岁,平均53岁,成功率93%。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术前由于患者心理素质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精神紧张,血管痉挛。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护士在进行术前防视时,要了解病情,态度和蔼,运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重要性。介绍手术室布置,医生技术及手术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因此,做好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可避免患者出现情绪波动。

2.2 纠正血容量不足 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以保证术中输血,输液以及快速静脉给药的需要,在吻合血管前半小时或1 h,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可稀释血液,扩充血容量,预防低血压和纠正休克而引起的小血管痉挛。

2.3 保持手术间、病室适宜的温湿度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温度变化对血管影响很大。由于麻醉,失血,大量输液,患者身体裸露等原因,使患者对温度格外敏感,室温过低或突然下降,会引起患者全身寒颤,肌肉收缩和血管痉挛。因此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5℃ ~30℃,湿度保持在55%左右。室温过高,可使患者不适,且局部易充血,加重组织肿胀,可导致血循环障碍。若术中血管发生痉挛,可选用2%的利多卡因或用热盐水局部热敷,也可用红外线灯局部烘照,但要防止灼伤。

2.4 解痉药的应用 血管扩张药物可针对发生血管痉挛的环节,收到解痉效果。但必须同时及时的除去各种刺激因素,方能奏效和防止再度发生痉挛。我院常用血管冲洗液,配制:200ml氯化钠加肝素12500 U加2%利多卡因20ml,为了预防发生血管痉挛现象,吻合血管时直接应用。

2.5 术后 要注意头部制动,以免因体位移动而致血管扭曲压迫血液回流。为防止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可每日常规静脉滴注山莨菪碱(654-2)20mg,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醣酐(分子量20000~40000)能扩张微循环,稀释血液,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从而有减少血栓形成的功能。

3 结论

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对显微外科手术采取以上措施,均能有效消除引起术中小血管痉挛的诱因,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痉挛血栓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