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口市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前后法定传染病疫情变化趋势分析

2010-06-08罗宏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期
关键词:直报周口市法定

罗宏伟

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66000)

周口市在2004年之前,法定传染病报告实行旬、月报和逐级统计报告制度。自2004年1月1日起,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简称网络直报系统)对法定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了解周口市实行网络直报前5年(1999至2003年)和后5年(2004至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法定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周口市1999至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汇编》,人口资料来源于周口市统计局编《周口统计年鉴2008》。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疫情分析规则,将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分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新生儿破伤风五大类,将丙类传染病单独分成一类。

运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传染病疫情变化情况

实行网络直报前5年,全市共报告甲类传染病1种4例,乙类传染病16种65951例,丙类传染病0种0例。总传染病报告发病为2类17种65955例,死亡125例。年均发病率为126.71/10万,年均病死率为0.24/10万;实行网络直报后5年,全市共报告甲类传染病0种0例,乙类传染病15种143783例,丙类传染病6种14257例,总传染病报告发病为2类21种158040例,死亡974例。年均发病率为294.06/10万,年均病死率为1.81/10万。实行网络直报前后5年的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05.7,P<0.01),年均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1)。

2.2 传染病地区分布变化情况

实行网络直报前5年,各县(市、区)的年均发病率为,商水县84.78/10万、鹿邑县88.23/10万、项城市93.25/10万、西华县94.27/10万、扶沟县117.65/10万、沈丘县118.82/10万、郸城县142.31/10万、川汇区145.07/10万、太康县164.62/10万、淮阳县218.12/10万;实行网络直报后5年,各县(市、区)的年均发病率为,鹿邑县224.46/10万、商水县239.27/10万、沈丘县241.37/10万、项城市267.23/10万、扶沟县281.26/10万、川汇区288.23/10万、太康县303.03/10万、郸城县307.62/10万、淮阳县364.38/10万、西华县423.26/10万。各县(市、区)的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在网络直报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2.7,P< 0.01)。

2.3 各类传染病构成变化情况

实行网络直报前5年,在报告的65955例传染病病例中,各类传染病构成比分别为:肠道传染病45.17%)、血源及性传播疾病32.91%、呼吸道传染病20.85%、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1.04%、新生儿破伤风0.03%、丙类传染病0.00%;实行网络直报后5年,在报告的158040例传染病病例中,各类传染病构成比分别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44.28%、呼吸道传染病32.73%、肠道传染病13.34%、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0.61% 、新生儿破伤风0.02%、丙类传染病9.02%。各类传染病构成情况见表1。

2.4 前5位传染病位次变化情况

实行网络直报前5年,报告发病数位列前5位的病种为:第1位是痢疾(年均发病率53.11/10万,年均构成比41.43%),第2位是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41.19/10万,年均构成比32.14%),第3位是肺结核(年均发病率24.59/10万,年均构成比19.18%),第4位是麻疹(年均发病率1.60/10万,年均构成比1.25%),第5位是淋病(年均发病率1.47/10万,年均构成比1.15%)。位列前5位传染病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构成比平均为95.14%;实行网络直报后5年,报告发病数位列前5位病种为:第1位是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131.99/10万,年均构成比44.90%),第2位是肺结核(年均发病率84.99/10万,年均构成比28.88%),第3位是痢疾(年均发病率32.49/10万,年均构成比11.05%),第4位在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10.02/10万,年均构成比3.57%),第5位是麻疹(年均发病率5.30/10万,年均构成比1.81%)。位列前5位传染病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构成比平均为90.21%。

3 讨 论

分析结果表明,1999至2008年的10年间,在影响传染病的自然因素无明显改变,全市未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传染病构成无显著变化,发病趋势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明显的上升,说明在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状况下,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准确度和疫情监测的敏感度在明显的提高,网络直报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传染病疫情的实际发生状况。

表1 1999至2008年周口市各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

传染病报告方式的改变,使得传染病疫情出现了较多的变化,报告发病率呈现由缓慢上升到较快上升的趋势[1];传染病发病由以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转向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新生儿破伤风稳定在很小比例,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逐年下降,丙类传染病逐年上升[2]。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状态以及丙类传染病逐年上升趋势,提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乙型肝炎和艾滋病为代表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以及以肺结核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的居高不下,说明重大传染病防控任重而道远。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发病数进入前5位的事实,表明目前免疫接种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应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等前5位的传染病做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3-5]。

[1]任利民.从传染病网络直报看传染病疫情管理[J].疾病监测,2004,19(11):427-428.

[2]修翠珍,周锡科,姜法春,等. 青岛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76-77.

[3]谢洪彬,罗力,于竞进,等.网络直报时代疫情信息管理并非高枕无忧[J].疾病监测,2006,21(7):337-338.

[4]俞新莲,张一中,苏成豪,等.1950~2005年厦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变化趋势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7):649-651.

[5]肖怀明,江乘风.1996-2005年武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11-1713.

猜你喜欢

直报周口市法定
石云华作品精选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周口市
岚山区2018年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报告
周口市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调查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按照法定途径处理公众诉求的探索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