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0-06-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期
关键词:丹红根型麻木

饶 海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医院(550003)

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突出为病理特征,引起神经及脊髓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逐年降低。颈椎病类型多,病变复杂因此很难从病因学上完全根治。目前较为公认颈椎病主要分为四型,其中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颈椎牵引及口服镇痛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案,丹红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取得初步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对照组42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8岁至72岁,平均为55岁。

1.2 入选标准

所有被观察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治效标准》[1]: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区域相一致。②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多为阳性。③X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骨刺形成等异常改变。④CT及MRI检查排除其他类型颈椎病。⑤排除颈椎结核、肿瘤等椎体病变。⑥排除颈育软组织疾患引起的以上肢疼痛、麻木为主的综合征。

1.3 治疗方案

①所有患者行颈椎牵引术10d。②丹红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0d。③治疗期间暂停口服镇痛药。④对照组为颈椎牵引、口服镇痛药组。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优:患者疼痛与麻木等症状完全缓解。②良:患者疼痛与麻木等症状有效缓解,治疗结束无需镇痛药物治疗。③中:患者疼痛与麻木等症状部分缓解,治疗结束后需辅助镇痛药物治疗。④差:患者疼痛与麻木等症状无缓解。

2 结 果

通过试验组(颈椎牵引、丹红注射液组)与对照组(颈椎牵引、口服镇痛药组)的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表1)。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了使用镇痛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刺激症状(表2)。同时在治疗期间出现症状有效控制的时间上也存在差异(表3),治疗组在治疗7d时优良率占总优良率的92.6%;而同时对照组为71.4%。说明丹红注射液控制症状的时间较传统治疗手段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3 讨 论

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主要是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加之风寒邪气入侵而导致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或经脉失血养,不荣则痛。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颈椎的增生性改变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的颈丛或臂丛神经根,而外伤、劳损以及感受寒冷潮湿等因素可使肌肉紧张痉挛、小血管收缩、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和加重症状。中医药治疗应以舒筋通络、祛风除湿,补血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红花为补血活血、通经活络止痛要药,尤其是丹参,不仅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还能养血安神之效[2],有“一味丹参饮,胜过四物汤”之说。二药共同作用起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之效。加上颈椎牵引术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刺激,恢复颈椎及其周围组织力的平衡,解除或缓解神经根的受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术治疗是一种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从对比观察和跟踪随访的结果分析,丹红注射液配合颈椎牵引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高,方便安全,疗效稳定。在非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表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表3 治疗显效时间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

[2]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4.

猜你喜欢

丹红根型麻木
麻木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无题(2)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