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年来吉林省九台市临床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2010-06-02于丽莉王艾琳李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9期
关键词:内酰胺酶抗菌药西林

于丽莉 王艾琳 李坚

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中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尤为严重。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及临床的广泛使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日渐增多,常常导致治疗失败、感染复发、延长住院日、增加昂贵抗生素的使用等。为了解九台市部分医院的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我们收集了从九台市人民医院及九台市中医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 158株葡萄球菌,对其耐药性进行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 2008年 6月至 2010年 5月间九台市人民医院临床各类标本 158株,其中呼吸道标本 55株、尿 34株、分泌物 30株、粪便 9株、血液 12株、其他标本 18株。

标准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苯唑西林敏感对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苯唑西林耐药对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38591[1],均购自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抗菌药物 苯唑西林等16种抗生素纸片均购自浙江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

1.3 培养基 MH琼脂培养基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 β-内酰胺酶测定纸片 由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1.5 方法

1.5.1 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和鉴定葡萄球菌,并做血浆凝固酶试验。

1.5.2 药敏实验 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

1.5.3 MRSA检测[2]将药敏试验中耐苯唑西林(1μg/m l,≤10为耐药,≥13为敏感)的菌株做适度稀释,调整菌量为0.5麦氏单位,接种于含 6μg/m l苯唑西林,4%NaCl的 MH培养基上,经 35℃培养 24 h,生长者为 MRSA。

1.5.4 β-内酰胺酶检测[3]按β-内酰胺酶测定纸片的说明对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

2 结果

2.1 凝固酶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结果见表1。

158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8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71株。MRS 106株,检出率为 67.1%,其中 MRSA为 38.0%,MRSCoN为 29.1%,。

表1 凝固酶试验及MRS检测结果

2.2 158株葡萄球菌对 16种抗菌药的抗菌谱见表 2。

表2 158株葡萄球菌对 16种抗菌药的耐药率(%)

万古霉素对 106株耐药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仅有 10.0%的 MRSA和 13.0%的 MRSCON对泰能耐药,MRSA、MRSCON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大多数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菌素类对 MSSA作用较好,而MSSA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9.3%、92.6%、55.6%。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在70.4%~93.5%。详见表 2。

2.3 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受试菌产酶株占 80.4%,其中MRSA产酶株占 85.7%,MSSA产酶株占 75.4%,二者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3.1 158株葡萄球菌中,MRS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达67.1%,其中 MRSA的平均耐药率为 69.0%,显著高于MSSA 31.0%的耐药率,并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对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及克林霉素等高度耐药。MRSCON的耐药率为 64.8%也明显高于 MSSCON的耐药率 35.2%,说明MRS葡萄球菌在我市部分医院临床标本中已成为重要的耐药菌株。

3.2 目前 MRSA的临床分离国内报道不尽相同[3],本资料MRSA占金葡菌比率为 69.0%,检出率低于北京、上海等地,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略低于上述地区,可能与地区差异、抗生素选择性压力有关。

3.3 MRS对 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性可能是由于 3种不同机制引起:1MRS产生一种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2失活酶尤其是 β-内酰胺酶的产生;3细胞壁通透性降低。MRS对大环内酯类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可能是由于 MRS的核糖体 23SrRNA被甲基化所致[3]。MRS对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报道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产酶率为 80.70%。而MRSA与 MSSA产酶率差别不显著,其耐药与产酶量、种类可能有关。

3.4 本资料显示,158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呈高度耐药,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时,应尽量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体外药敏实验时,虽然 MRS对泰能等 β-内酰胺抗菌药表现出敏感结果,但用药无效,应向临床解释。因为已知的 MRS感染的绝大多数病例对该抗菌药治疗反应很差,而且尚缺乏令人信服的临床数据来证实这些药物的临床效力。

实验结果表明,临床上耐药菌的感染日益严重,正确及时地检出MRS并协助临床制定抗感染方案,避免滥用抗菌药是控制MRS进一步流行的关键。医院内 MRS感染的发生与原发疾病轻重、免疫功能、长期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MRS定植或感染者常为感染源,医护人员、医疗机械常为其传播媒介,对MRS感染,除了强调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药外,也应依据感染部位、免疫状况、合并症加强综合治疗,还应重视清除定植,切断传播,最大可能降低感染危险。

[1]李雅卿,黄卫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51.

[2]宋世平,解晓珍,席道友,等.1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84-385.

[3]黄加权,李小丹,杨慧,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29(3):264-267.

猜你喜欢

内酰胺酶抗菌药西林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题西林壁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奶牛产生β-内酰胺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