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机械通气对肺心病呼吸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2010-06-02杨保松于桂荣张书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7期
关键词:上机肺心病高血压病

杨保松 于桂荣 张书丽

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有时可以是唯一的手段。但其并发症,如对血压的影响,有时相当严重,甚至影响疾病的预后,对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明显,且有其特点。作者就此进行了观察,以期探讨其变化特点和应对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8例,女12例,年龄64~80岁。观察分为两组。A组20例,为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经病史、临床、X线摄胸片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Ⅱ~Ⅲ度。B组20例,为在A组基础上合并不同程序(Ⅱ~Ⅲ级)高血压患者。A、B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入院后经一般处理后即请麻醉科急诊行气管插管,继以Bird-8400 ST1呼吸机控制/辅助呼吸,频率(f)14~15次/min,潮气量(Vr)5~8ml/kg,呼气末正压(PEEP)2~4cmH2O,吸:呼比=1:1.5,吸入氧浓度(FiO2)35% ~50%,使经皮氧饱和度(SpO2)>90%以上,并行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2 结果

2.1 A、B两组应用呼吸机治疗前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见表1。上机前两组PaO2和PaCO2差异不显著,P >0.05。

表1 两组应用呼吸机前PaO2和PaCO2结果(mm Hg,)

表1 两组应用呼吸机前PaO2和PaCO2结果(mm Hg,)

组别 PaO2 PaCO2 A组46±14 81±14 B组46±14 81±13

2.2 A、B两组应用呼吸机前后血压水平 见表2。上机后A组收缩压有下降趋势,舒张压变化不明显,临床上无循环障碍表现。而B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非常显著。

表2 两组应用呼吸机前后血压(mm Hg,)

表2 两组应用呼吸机前后血压(mm Hg,)

注:与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A组B 组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118±12 72±8 155±10** 85±15**治疗后110±10 64±6 120±12 62±16

2.3 A、B两组应用呼吸机治疗时需用多巴胺的情况 A组2例,B组18例,差异非常显著(P<0.01)。

3 讨论

有创机械通气对血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静脉回流、心输出量而起作用。一般认为气道平均压在7cmH2O以上或者PEEP超过5cmH2O时即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可以调整呼吸机参数,如降低Vr、降低PEEP或者改善呼吸比来达到血压稳定。本观察发现,合并或不合并高血压的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血压变化差异非常显著(P<0.01)。不合并高血压病者,血压虽有下隆,但无严重后果,多可通过调整呼吸机上述参数的方法达到血压稳定,病情稳定后停止时血压也都平稳;而合并高血压者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以平时血压控制不佳者血压下降更著,虽调整上述指标也不能稳定血压,常会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多需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维持血压,病情稳定后停机时血压会很快升高,有时还会出现左心衰竭、脑出血等,这一方面与上机前多不能保证隆压药的服用有关。有时由于血压过低,更不可能再用降压药,而停机时呼吸机的影响消失了,高血压病自身的特点暴露出来,则血压比上机前更高;另一方面可能与高血压病多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障碍、心脏代偿功能减退有关,也可能就是高血压病的特异质表现。可见,肺心病呼吸衰竭合并高血压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时血压变化有其特点,因此上机前宜严格控制血压,上机后根据血压情况适量应用升压药,以免出现血压大幅波动,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而增加死亡率。

[1]刘昌起.呼吸疾病治疗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上机肺心病高血压病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