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手术的疗效分析

2010-06-01赵正兰杨光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催产素米索宫素

赵正兰 杨光兰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的盆腔肿瘤,随着晚婚、高龄分娩逐渐增多,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多数患者要求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愿二次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我院在手术时减少出血量,并且不增加并发症进行了分析探讨,将50例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25例,患者在使用催产素的同时,加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25例只用催产素。一组方法疗效好,出血量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50例,无禁忌证,年龄28~42岁(平均33岁),孕周37~42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术前诊断32例,术中发现18例,肌瘤直径约为0.5 cm~6 cm,肌瘤数目约为1~5个。

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孕产次,孕周,肌瘤大小及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入院时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结果无异常。

1.2 方法 观察组: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枚(400 μg),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对照组: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注缩宫素20 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

两组均于胎盘娩出后,一手入宫腔、一手在子宫体面行双合诊,检查有无肌瘤及其大小、部位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如果为黏膜下肌瘤及位于子宫下段横切口附近的肌瘤,即先剔除肌瘤,再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如肌瘤距子宫下段切口较远,则先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再行子宫肌瘤剔除。剔除肌瘤时,于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20 U以减少出血。术后加强抗感染。观察指标:产后出血量。

2 结果

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均在剖宫产的同时成功剔除子宫肌瘤。在对照组中有2例因出血较多,给予输血治疗,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后病检均为子宫平滑肌瘤。

表1 2组出血量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减少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处理比较棘手,近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对于剖宫产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不同看法,但多数患者要求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愿择期二次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而且留下肌瘤不处理可能影响子宫复旧,但是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往往使出血量增加,增加手术难度,少数患者因失血性贫血需输血治疗,还存在因剔除肌瘤出血过多、无法控制而切除子宫的风险。因此我院在剖宫产同时成功剔除子宫肌瘤,又要减少出血量的方面进行了上述探讨分析,结果加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减少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妊娠期由于子宫血循环增加,子宫肌瘤会随之增大,加上高水平雌激素、孕激素的影响,肌瘤细胞出现肥大、水肿、质地变软,甚至发生退形性变[1]。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出血增多,加用米索前列醇,能和催产素有协同作用,更有效地促进子宫收缩,明显减少出血量。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的机制是:①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蛋白;②通过子宫肌层刺激子宫内源性PG持续增加,引起高频率、大幅度的子宫收缩,这样对子宫收缩的作用更持久强烈;③增加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的形成,同时发生子宫收缩,亦可反射性促进垂体催产素的释放,使子宫催产素受体增加,从而增强催产素的作用。米索前列醇有多种途径给药,通过黏膜吸收,吸收好、见效快,2.5 min起效,给药15 min达峰值,半衰期为1.5 h。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枚(400 ug),约5 min内取出胎儿,米索前列醇的起效高峰与手术时间较吻合,明显减少了出血量。

因此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1]杨芸.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5(8):211-213.

猜你喜欢

催产素米索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猫与狗谁更爱你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