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0-06-01陈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中重度

陈杰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cemia)是儿科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月至3岁的婴幼儿。临床上表现出小细胞低色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本文试图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的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人选择性收集了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院儿科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其中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各20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2.1岁。所有病例全部排除先天性贫血。根据《实用儿科学》的诊断划分标准,Hb值为90~110 g/L为轻度贫血,Hb值为60~90 g/L为中度贫血,Hb值为30~60 g/L为重度贫血。在临床上,患儿有不好动,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大多皮肤口唇黏膜苍白[1],且有的病例有口腔炎。在实验室条件下,主要表现为Hb和SI值降低,,TIBC值升高。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缺铁的具体原因来确定治疗方案。对轻度贫血患儿一般为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婴儿注意添加辅食,不可偏食,同时口服维生素C及硫酸亚铁溶液1 ~2 mg/kg,2 次/d[2]。对中重度贫血则考虑治疗原发病,对有合并症状的患儿因不能口服铁制剂的应予以成分输血,待好转之后,再改服铁制剂治疗。于治疗后2周进行Hb复查,带Hb恢复正常后继续口服铁制剂两个月以上,补充铁储量。如在口服铁制剂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直到不良反应消失为止,再服全量。如还不能消除不良反应,则选用乳酸亚铁或者葡萄糖酸亚铁[3]。

1.3 观察指标 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蛋白(SF)的值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观察患儿的贫血症状,体征及食欲等。

1.4 疗效评判标准 血红蛋白指标恢复正常,对患儿食欲进行计分,食欲正常为0分,食欲稍差为5分,食欲达中等程度为10分,食欲极差为15分[4]。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一个月,轻度贫血患儿血红蛋白全部正常,治愈率为70.0%,其余继续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100%,中重度贫血患儿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13例恢复正常,治愈率为45.0%,继续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者24例,治愈率为57.5%,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的治愈率情况(例,%)

治疗前后,60 例患儿的 Hb,RBC,SI,TIBC,SF 指标比较见表2,前后相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与轻度贫血治疗后食欲分值变化情况见表3,其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 Hb,RBC,SI,TIBC,SF 对比

表3 中重度贫血与轻度贫血治疗后食欲分值变化情况

3 讨论

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时期,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而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消化道对铁的吸收不足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的增加,即可发生贫血。

一般来讲,正常的新生儿血容量约为85 ml/kg,血红蛋白约190 g/L。其体内铁的含量约70 mg/dl,早产儿及出生低体重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而小儿的贫血也可能与母体缺铁有关,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系,一般含铁为1.5 mg/L。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5],否则在体重增长1倍后,储存的铁大量消耗,即可发生贫血。母乳喂养儿于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亦可发生贫血。而较大儿童因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应较差而致贫血。

因此,为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必须从孕期开始,采取措施使胎儿有足够的铁储存。在药物治疗上,一般比较常用的是口服铁制剂,其在纠正贫血方面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且小剂量的使用对幼儿的肠胃刺激小,副作用小,患儿依从性好。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铁制剂是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比较有效的药物。同时应以预防为基础。

[1]徐袁明,黄玲,叶琳.双屏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研究.四川中医,2007,25(5):379-383.

[2]阮海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09,8(34):180.

[3]马晓荣.小儿缺铁性贫血 57例分析.海南医学,2005,16(1):44.

[4]徐袁明.双屏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40例.陕西中医,2008,29(3):34-36.

[5]杨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389-391.

猜你喜欢

营养性缺铁性中重度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例
循证护理在预防中重度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