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光滑念珠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2010-06-01黄健宇赖在真杜玲徐鸿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假丝念珠菌

黄健宇 赖在真 杜玲 徐鸿绪

随着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以及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光滑念珠菌在临床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在某些地区光滑念珠菌已成为仅次于白色念珠菌的第2位或第3位的常见念珠菌[1]。为了解我院光滑念珠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现对2007年~2009年医院感染患者留取的标本中分离出的光滑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疑似感染标本,包括ICU,内科,外科,产房,器官移植,耳鼻喉科,综合科室。标本类型分别有痰,尿液,大便,分泌物等。

1.2 试剂 沙保罗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由广州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板条;ATB FUN GUS3真菌药敏板条。

1.3 质控菌株 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 90028,克柔假丝酵母菌ATCC 62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ATCC 22019,热带假丝酵母菌ATCC 750,光滑假丝酵母菌ATCC 90030。

1.4 鉴定培养 从沙保罗培养基中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在33~34℃环境中培养24~48 h,根据菌落颜色的差别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到种。

1.5 药敏试验 从沙保罗培养基中挑取单个菌落于3 ml 0.85%NaCl Medium中,调制成2个麦氏浊度的菌悬液,再将其取出20μl加入到7 ml ATB F2 Medium中混匀,最后向ATB FUN GUS3真菌药敏板条(含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各杯中加入135μlATB F2 Medium菌悬液,在33~37℃环境中培养24~48 h,然后读取药敏结果。

1.6 统计学分析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药敏试验结果解释标准,采用Whonet 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 光滑念珠菌分离鉴定的标本来源构成中,痰液标本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尿液,第三是大便(表1)。

2.2 真菌的鉴定结果 2007~2009年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3436株,其中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分布构成比分别为15.6%、16.3%、21.8%。

2.3 药敏结果 光滑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药敏结果,平均敏感率两性霉素B 100%敏感,伏立康唑95.8%敏感,5-氟胞嘧啶97.9%敏感,氟康唑87.3%,伊曲康唑55.4%敏感。见表2。

表1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的标本来源与构成比(%)

表2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

3 讨论

近年来,白色念珠菌在临床真菌感染中有所下降,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所升高,其中,由光滑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明显增加,由其所致的黏膜和系统性感染不断增多,光滑念珠菌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念珠菌[2]。2007年~2009年我院微生物实验室接收的临床标本当中,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至2009年达21.8%,仅次于白色念珠菌,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3年内分离出的618株光滑念珠菌,2007年167例,2008年193例,2009年258例。内科检出的光滑念珠菌最多,分别占43.7%,48.2%,46.9%;其次是ICU 26.9%,25.9%,26.0%,主要原因可能跟这两个科室的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种介入性医疗手段增加有关。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导致炎性反应抑制,使吞噬细胞功能减弱,易诱发真菌感染。住院时间长、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感染的直接诱因。严重的创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较大的创面特别是在医疗设备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均增加感染机会[3]。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在痰液中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40.7%、38.9%、31.0%,这与深部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有关。真菌在受损的呼吸道黏膜易于定植,一旦菌群失调及内环境紊乱,则造成内源性感染[4]。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尿液标本中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所占比例也较高,这跟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有关。有文献报道,光滑念珠菌是引起念珠菌血症的第2位常见病原菌[5],但由于本院血培养送检率低,统计菌株较少,未见相关发现。

真菌感染的患者通常已患有一种或以上的严重基础疾病,滥用抗真菌药物会引起真菌感染类型的变迁和导致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强[6],因此对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真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和进行真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药敏结果显示,我院2007~2009年分离出的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这几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三年平均敏感率分别为100%、95.8%、97.9%,但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其次为氟康唑,三年平均敏感率87.3%,伊曲康唑的抑菌效果则较差,仅为55.4%。从我们体外药敏情况看,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情况虽然并不严重,但是在治疗上颇为棘手,因为感染的患者通常病情复杂且严重,有较高的死亡率,抗真菌药物可选择范围不大,因此临床微生物室必须做好光滑念珠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重视真菌耐药性监测[7]。

目前认为光滑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长时间住院、手术、导尿、静脉留置导管以及使用过氟康唑等。因此,应加强对光滑念珠菌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光滑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变化趋势。根据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提高院内继发真菌感染的意识等措施,减少真菌感染的机会。

[1]Li L,Redding S,Dongari-Bagtzoglou A.Candida glabrata,an emerging oral opportunistic pathogen.J Dent Res,2007,86(3):204-215.

[2]沈银忠,张永信.光滑念珠菌的流行现状与耐药机制.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1):59-62.

[3]张春和,金艳,陈东科.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真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89-1491.

[4]Ozcan SK,Budak F,Yucesoy G,et al.Prevalence,susceptibility profile and proteinase production of yeasts causing vulvovaginitis in Turkish women.APMIS,2006,114(2):139-145.

[5]Trick WE,Fridkin SK ,Edwards J R ,et al.Secular trend of hospital-acquired candidemia among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1989-1999.Clin Infect Dis,2002,35(5):627-360.

[6]任淑华,卢青,陈秀清.2694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华医学会感染学杂志,2006,12(8):583-584.

[7]杨继勇,赵慧.酵母菌引起深部感染的病愿学特征.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84-285.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假丝念珠菌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曲霉菌致肝损伤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分析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念珠菌种类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