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溃疡性结肠炎误诊 43例临床分析

2010-04-13梁海清张淑燕王世和

山东医药 2010年49期
关键词:隐窝结肠镜结肠炎

梁海清,张淑燕,王世和

(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014)

2001年 10月 ~2010年 5月,我院确诊青少年溃疡性结肠炎(CU)患者 97例,其中初诊时误诊 43例(占 44.3%)。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97例青少年 CU患者均符合 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IBD)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误诊 43例,男 24例 、女 19例,年龄 16~28岁。 误诊为慢性结(直)肠炎 19例,肠易激综合征 14例,肠结核 3例,大肠息肉、细菌性痢疾、关节炎各 2例,慢性肝炎 1例。13例曾行普通 X线钡灌肠或全消化道钡剂造影,漏诊 8例;9例在外院行结肠镜检查,因其不配合等原因未能确诊。最后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病变累及直肠 11例、左半结肠 27例、全结肠 5例,CU轻度 29例、中度 9例、重度 5例。

讨论:误诊原因:①对常见消化道症状问诊不详细,未作具体分析或缺乏警惕,以致未及时行必要的检查,仅满足于对症治疗,导致误诊误治。本文 19例慢性结(直)肠炎及 1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有慢性腹痛、腹泻,首诊医师因其年轻而放松警惕,仅给予止泻、止痛和抗感染治疗;复诊医师多延续原诊断而给予对症处理,未作仔细检查,导致病情延误。②对CU的发病规律缺乏认识。CU病程较长,呈逐渐发展趋势,有的有急性期、缓解期,有的呈慢性潜行性发展。其病变程度因发病时间长短而异,病变主要集中在黏膜层,少数累及黏膜下层或浆膜层,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如不详细问诊、分析发病过程,必然导致误诊。③对青少年 CU认识不足。近年来,青少年 CU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起病隐匿,病变范围较成年人广泛,亚全结肠炎和全结肠炎占75%,直肠炎发展为大肠其他部位的概率占 65%(成年人为39%)。患者除有腹泻、黏液血便、发热、消瘦等症状外,慢性腹痛较明显。接诊医师如经验不足,或医患双方重视不够,易致多次误诊。④对肠外表现缺乏足够重视。部分青少年CU患者以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其肠外表现可在肠道症状出现前数年发生,累及骨骼系统、关节、肝、胆、胰腺、眼、皮肤、泌尿系统等器官,因而易误诊。如能及早发现并认识其特点,则有助于 CU的早期诊断。⑤消化内镜医师操作欠熟练,检查不彻底。结肠镜检查是诊断 CU的最佳方法,但有漏诊现象,主要原因是术前清肠不彻底,影响观察效果;进镜时操作欠熟练,患者痛苦难忍不能耐受,中途终止检查;识别早期病变或不典型病变的经验不足;活检组织取材较小或较浅,影响病理学诊断。⑥过于依赖 X线检查。结肠在腹腔内游动性大,位置形态不固定,普通X线检查较易漏诊或误诊,肠道清洁不净可影响 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本文 13例曾行普通X线钡灌肠或全消化道钡剂造影,其中漏诊 8例。

根据青少年 CU的误诊原因,我们认为提高其诊断率需注意以下问题:①掌握青少年 CU的流行病学特点。近年来,青少年CU发病率逐渐上升,25%的患者在 16岁前易诊断为 IBD。所以,青少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时,临床医生不能仅满足于感染性腹泻或功能性腹泻的诊断,应及早行肠镜检查,对早期镜下表现不典型患者需密切观察。②提高对青少年 CU发病特点的认识。腹痛、腹泻、血便是 CU常见症状,血性黏液便几乎是 CU活动期患者的必有症状,也是轻型患者的唯一表现。因青少年CU患者起病较隐匿,病变范围较成年人广泛,除有上述症状外,其慢性腹痛较明显,甚者为其长期唯一表现。因此,对青少年慢性腹痛、腹泻患者需加强警惕,仔细分析并与其症状、体征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以减少误诊。本组误诊为慢性结肠炎者最多。③重视青少年 CU的肠外表现。部分青少年 CU患者肠外症状较突出,甚至在肠道症状出现前数年发生,表现为关节炎(常为短暂、非畸变滑膜炎)、皮肤病变、青光眼、发育迟缓、骨质疏松、肝胆病变及肾结石等,其表现呈多样性、复杂性特点,可增加诊断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出现慢性腹痛、腹泻、血便、消瘦或发育不良、活动受限和生长迟缓者,需高度怀疑 IBD。有研究显示,34.8%的青少年 CU患者有骨密度降低、发育迟缓。④影像学检查有助于 CU诊断。X线钡剂灌肠所见有黏膜粗乱及(或)细颗粒变化,多发溃疡或假性息肉,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呈管状。此外,经腹部超声可提示结肠壁厚度和浸润情况;磁共振双重造影可提高 CU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⑤结肠镜检查是确诊CU的重要方法,但需操作熟练,仔细观察。青少年 CU的常见内镜下表现为肠黏膜多发浅溃疡,红斑伴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黏膜质脆易自发出血,可见假性息肉;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持续性,延及近端结肠。组织学表现为急、慢性炎症,累及黏膜层,伴有隐窝扭曲、变形,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黏液性肉芽肿(少见),病变呈持续分布。周敏等研究发现,青少年CU的病理改变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隐窝炎、隐窝脓肿少见,未见隐窝扭曲、变形、杯状细胞减少。

为提高青少年 CU的诊断阳性率,我们认为应注意胃镜检查时插到回盲部,对清肠欠佳者应通过改变体位仔细观察,不留盲区;对早期、不典型患者,尤其是组织病理学仅提示炎性改变者,需临床随诊观察;多部位、多点活检;因 75%的青少年患者伴有上消化道非特异性炎症,故对疑及 CU的患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

猜你喜欢

隐窝结肠镜结肠炎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针刀松解、撬拨结合侧隐窝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成人心包后上隐窝128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