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第二课时的教学

2010-04-05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区一中130011邓云侠

地理教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调水缺水用水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区一中(130011) 邓云侠

“水资源”第二课时的教学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区一中(130011) 邓云侠

教材分析

“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它联系了第二章“地形和地势”、“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和“河流与湖泊”的知识。教材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重点讲解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相应解决措施。本节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一课,体现了地理课标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教材通过分布图、文字等资料,说明世界和中国水资源的短缺,旨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专题地图的能力,但空间想象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问题的阐释与语言描述可能不规范,教师应及时总结归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而建设的大型工程,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认识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水体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难点:地理事物空间观念及节约用水观念的形成。

设计思路

1.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得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和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关系;注重对学生节水意识的教育,发挥了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功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讲个关于水的小故事,让学生思考我们国家到底缺不缺水,从而引出中国的水资源。)

二、复习旧知识

(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复习:①什么是水资源?②目前,人类能够大量利用的水资源是什么? ③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为多少?)

教师小结: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的1/4,因此我国是个贫水国。

三、讲授新课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水资源是怎样分布的,以及如何利用水资源。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非常认真,通过网络,利用贴吧,调查南北方几个城市的用水习惯、用水量和年降水量,经过信息发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这样的分布主要是因为,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

【幻灯】南北方水资源占全国比例。

提出问题: 看图,南方水资源占多少?北方占多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北方不足全国水资源的20%,但是我国北方的土地资源却达到全国的60%,地多水少,大量的农业用水更加据了北方缺水的程度。其中最缺水的就是红色区域——华北地区。华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人口众多,需要大量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幻灯】图片:干旱的华北

教师引导:因为水资源的短缺,现在已经影响到那里正常的生产生活了。那怎么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果让你来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你会想到什么办法?”并把小组想的办法写到大卡片上。大家写完了,举起卡片,教师逐一统计几种,请2名同学说说该小组的办法,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提出的办法发表意见。)

教师评价这几名同学提出的办法是否有道理,例如人工降雨、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缺水问题,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应用范围最大的就是跨流域调水——把水从多的地方调到水少的地区。

(阅读地图册28页,让学生回答我国有哪些大的调水工程,这些调水工程的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引黄入晋——把黄河的水引到山西,引滦入津——把滦河的水引到天津,引滦入唐——把滦河的水引到唐山,引黄济青——把黄河的水引到青岛。

教师小结:这些引水都是在北方内部进行的局部调水,而要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的缺水,还需要更巨大的工程。

【动画】南水北调(动画来自中央电教馆)

(学生观看动画并进行讨论。)

教师解说 :南水北调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已完工的是东线,(看图)东线从长江沿岸的扬州附近,沿京杭大运河河道,把水引到天津,主要解决天津、河北、山东的缺水问题,(看图)把长江水用水泵逐级抽到高处,然后自流到天津。

正在实施的是中线: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引水,自流供给北京、天津、河北等缺水地区。看图,丹江口水库——中线就是从这引水的。

计划中的是西线:从我国最高的青藏高原上把水从大渡河、通天河通过隧道穿过巴颜喀拉山脉向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供水。(看图片)因为地形复杂,西线将是这些工程中最难施工,耗资最大的一条线路。

(长春其实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也有调水工程,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回答,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告知:引松入长工程)。

教师小结:我们国家正在通过这些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与降水的空间分布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同降水也有关系。那么怎样解决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呢?(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解决,有学生提出建水库。)

教师介绍:水库就是丰水期把水存起来,枯水期把水放出来,确实能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而且水库除了储水、放水功能之外,还有很多作用。

【视频】三峡工程

教师介绍:三峡工程带给我们壮观、宏伟的感受。但因为三峡的修建涉及到了移民、生态等问题,所以从提议到建成一直与争议相伴。那我们怎样看待三峡工程的修建呢?就看它是利大还是弊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了解。

【幻灯】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图片

教师引导:水资源不仅提供了生活用水,还提供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时候,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

(请实地调查组展示他们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调查资料。实地调查组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南湖水污染、社会上浪费水的现象、家庭用水的调查)。

教师小结:简单评价,实地调查组通过走访,用事实指出了家庭和社会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和水污染现象。

在学校中,我们是如何用水的呢?请同学给大家观察他们劳动的情景。

【录像】自己录制的学生浇花、拖地、擦桌子的情境剧

(学生评价他们劳动中的用水情况。)

教师引导:这几名同学用水有些浪费,但还有种情况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一水多用。什么是一水多用呢?例如,家里洗衣服水拖地、冲厕所。刚才劳动中的拖地、浇花、擦窗台这三项怎么一水多用呢?现在小组讨论,看怎么用水才最合理?然后把小组答案写到卡片背面。

(学生举起卡片,教师请一个小组给出他们的答案,其他小组对这个答案发表意见,说明赞成或不赞成的理由)

教师小结:刚刚各小组的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老师觉得如果没有用洗衣粉之类的化学用品的话,最合理的就是先擦窗台、再拖地,拖地水再沉淀、然后浇花。你们实际劳动中有没有像卡片中写的这么做?一水多用还没有应用在学校中,但是有很多同学已经知道了用淘米水洗菜,用洗衣服水冲厕所等等,知道了就应该这样去做。

课后作业:一水多用只是节水方法中的一个,还有哪些节水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长春用水现状为学校、或者为家庭或者为市政府设计一套节水方案,看哪组设计的最合理。

教师总结:我们中国是个贫水国,而且时空分布不均,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使我们本来就不多的水资源更加的紧张了。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尽我们所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猜你喜欢

调水缺水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缺水山区推广旱地栽种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节约洗碗用水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一次性用水
膜下滴灌作物以肥调水作用研究
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的费用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