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病冬病夏治溯源及治疗选择

2010-04-03张德新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白芥子哮喘病脏腑

张德新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王 艳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哮喘病冬病夏治溯源及治疗选择

张德新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王 艳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穴位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中医外科和针灸学科综合治疗为一体的疗法,通过特定穴位和经络达到温通经络、调节阴阳、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化痰平喘、调理脏腑功能、恢复阴平阳秘的目的。哮喘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现代医学属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范畴。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对哮喘敷贴的药物、穴位、时间以及最佳适应证型进行分析探讨。

冬病夏治;中药敷贴;哮喘

哮喘病属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范畴。多发于冬春季节,易反复发作,日久则正气渐衰,而“宿根”愈盛,缠绵难愈。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在三伏酷暑,阳气旺盛之时,选择用辛温香燥之药物,配合相应腧穴进行药物外敷,取其同气相求之机理,收复耗散之正气,散其“宿根”之邪气,使正气渐复,机体免疫力增强[1],此疗法已经成为哮喘病防治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其理论渊源及临床用药进行探讨。

1 哮喘病冬病夏治敷贴疗法的溯源与理论根源

1.1敷贴疗法溯源贴敷疗法,古称薄贴,早在《内经》中即有“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此为外用膏药的开端。《后汉书·方术传》中华佗“敷以神膏,四五日愈,一月之内皆平复”[2]。《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代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种外治法。清代名医徐洄溪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致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治里者,或驱风寒,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以随病加减,其药易厚而久贴”。至此以后敷贴成了一种重要的外治方法。

1.2哮喘病冬病夏治的理论根源哮喘病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且好发于冬季,故为“冬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疗法,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3]。传统中医理认为,自然界有五运六气的变化,在人体也有五脏之气和三阴三阳六经之气的运动。五脏之气和六经之气在人体的运动变化与五运六气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类同,同时又认为,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又是相应的,也就是自然界气候的一切变化都要相应地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而人体各脏腑组织又将随着气候变化对其影响做出不同的适应和反映,这就是所谓的“天人相应”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张氏医通》提出了“白芥子涂法”防治哮喘的治法。而所谓的冬病夏治敷贴疗法正是“天人相应”理论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的有机结合及具体体现[4]。

2 药物选择

2.1基本药物选择敷贴药物的选择通常选用功具芳香走窜、易于贯通经络、深达脏腑的药物,旨在“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临床上所选贴敷药物以清朝《张氏医通》贴敷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为基础,而有所加减者为多,综合温习回顾近10年外敷治哮喘病文献,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方剂中,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位药是生白芥子、细辛、甘遂,这三味药在哮喘的贴敷治疗药物中出现机率分别高达87.7%、77.8%、75.5%,此三药成为哮喘敷贴的基本处方组成。其他药物使用较多的是延胡索和麻黄,延胡索使用机率为30.6%,麻黄使用机率为20%[5]。

2.2辩证药物选择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择贴敷药物能体现中医特色,疗效肯定,且在临床研究中证明,穴位贴敷疗法对于寒证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而辩证敷贴用药正是抓住了该病“本虚标实”的本质,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运用冬病夏治原理治疗哮喘。李智[6]对哮喘分型论治,寒哮用消喘膏(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牙皂、麻黄、麝香),热哮用复方马兜铃膏(马兜铃、生甘草、梗米、枸骨叶、白果、葶苈子),寒热不显用制喘膏(白芥子、法半夏、桂心、延胡索、沉香、甘遂),总有效率达95%。所以外敷的药物选择以白芥子、细辛、甘遂为基本药物,临床根据辩证分清寒热性质进行药物加减,寒症加麻黄、川椒;热症加川芎、冰片。

3 穴位选择

敷贴所选穴位以背部腧穴为主,背部乃脏腑精气输注之处,同时也是邪气集散传,注经络、脏腑之枢纽,所谓“五脏之系咸在于背,脏腑十二俞皆在背,其穴并可入邪,故脏腑病皆可治背”。背部选穴贴药有振奋诸经之阳气、温通腧穴、俾气血输注出入流畅、驱邪达表之功。在临床治疗中有选取固定穴位进行贴敷者,亦有根据中医辨证选取穴位者[7]。

3.1基本穴位选择基本穴位的选取以肺俞、脾俞、膈俞、肾俞为主,另外尚多配合大椎、定喘、天突、百劳、膻中、丰隆、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如李朦[8]用自制平喘膏敷贴肺俞、心俞、膈俞,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322例,对照组给予固本咳喘片加中药煎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孔凡平[9]采用自制麻芥止咳平喘膏于每年三伏、三九天敷贴肺俞、膈俞、定喘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1000例,总有效率达96.00%。

3.2辩证穴位选择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而对症予以加减选取穴位。如马佰录[10]以自制平喘膏贴敷于肺俞、心俞、肾俞、命门,痰多者加丰隆,脾气虚者加足三里,治疗哮喘患者52例。结果:临床控制14例,显效20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46%,其中有效率寒型为96.94%,热型为68.97%,寒型远较热型高。

4 时间选择

敷贴的最佳适应时间为三伏天的第1天,此时为阳气旺盛之际,药物结合腧穴对机体产生的协同作用最佳。在使用敷贴时,必须注意:必须辨证施治,选择病人,敷贴当天忌吃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生冷,辛辣等),敷贴当天不能洗澡;敷贴起疱的处理。如出现贴后皮肤发热甚至起疱,这是正常现象,有利于发挥作用。如果疱大,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感染。

5 体 会

穴位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中医外科和针灸学科综合治疗为一体的疗法,通过特定穴位和经络达到温通经络、调节阴阳、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化痰平喘、调理脏腑功能、恢复阴平阳秘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穴位贴药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血浆皮质醇,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发挥疗效。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定喘、肺俞、膏肓、膻中穴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但临床应用中要注意肾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通过持续几年的贴敷(至少3年)可明显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病情程度,此法可强壮机体,增强免疫,调理脏腑功能,使哮喘得到缓解和治愈。

[1]王艳萍. 浅谈如何提高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咳喘病的疗效[J]. 中医外治杂志,2002,11(1):35-36.

[2] 王济梅.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与经络放大效应[J]. 中医药研究,2001,17(3):23.

[3] 何丽,郭盛,熊先敏,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79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3,24(3):14.

[4] 张德新,潘丰满. 天人相应理论在哮喘防治中的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5,2(12):362-364.

[5] 石建芳,曾红英,王建明,等.咳喘膏穴位贴敷防治咳喘病临床总结[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2):155-156.

[6] 李智.外敷法治疗哮喘80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1992,8(5):6.

[7] 邹积宝,孙永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52-53.

[8] 李朦. 平喘膏穴位外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6):109-110.

[9] 孔凡平.麻芥止咳定喘膏穴贴法防治支气管哮喘1000例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144.

[10] 马佰录.穴位贴药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167-168.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3.017

R256.12

A

1673-1409(2010)03-R037-03

猜你喜欢

白芥子哮喘病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雨天
哮喘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蒙医辨证论治哮喘病88例临床报告
蒙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49例临床研究
治咳嗽痰喘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