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瘤样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2010-04-03郑鹏才郭华雄李军川谢小强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肉瘤免疫组化恶性

郑鹏才,郭华雄,李军川,谢小强 (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肉瘤样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郑鹏才,郭华雄,李军川,谢小强
(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目的:观察肉瘤样肾细胞癌(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SRCC的病理特征,癌与肉瘤样成分比例,免疫表型,评价肿瘤的分期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9例有肉瘤样改变的肾细胞癌中6例为透明细胞癌;2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为嫌色细胞癌。肉瘤样成分>50%6例(T2 1例,T3和T4 5例)。肉瘤样成分<50%3例(T2 2例,T3 1例)。免疫表型:明确的癌结构和梭型细胞均呈Vimentom,CK和EMA阳型。SMA、Des均为阴性。患者平均存活期为20个月(9~78个月)。肉瘤样成分>50%的病例平均存活期为16个月,而<50%的病例平均存活期为38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以兼有癌及肉瘤样结构为特征,以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率最高,肉瘤样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癌;肾细胞;肉瘤样;病理学;免疫组化

肉瘤样肾细胞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肾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学观察以兼有癌及肉瘤样结构为病变特征,故而称为梭型细胞癌、癌肉瘤、化生性癌、肉瘤样癌、间变癌等[1]。其肉瘤样改变可以发生于不同类型的肾细胞癌[2-3],表示肿瘤向高度恶性转化。有关肾细胞癌肉瘤样改变的研究在国内很少,多为个案报告。本研究对9例伴有肉瘤样改变的肾细胞癌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对肿瘤的分期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例SRCC来源于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和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1999~2009年病理科的外检标本,病理诊断符合SRCC的诊断标准。9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腰痛、血尿。9例均行肾肿瘤根治切除术,术中除2例发现有输尿管侵犯,其余7例均未发现明显的侵犯与转移。病变部位:右肾5例,左肾4例,位于肾下级6例。

1.2方法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重新制备厚4μm切片1~3张,HE染色,镜检。免疫组化采用SP法,主要试剂CK、vim、EMA、SMA、Des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染色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判断标准以肿瘤细胞胞浆染成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阳性细胞数<10%为阴性,11%~24%为弱阳性,25%~50%为阳性,>50%以上为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肉眼瘤体较大,肿瘤直径5.8~13.8cm,平均直径9.5cm。切面实性,无包膜,灰白色,有黄色区域,结节状质地不均匀,但部分区域质地细腻呈鱼肉状,7例分界不清,2例分界尚可辨认,5例伴有出血、坏死,1例囊坏变,2例见有输尿管侵犯。

2.2镜检9例SRCC中均见有明确的癌及肉瘤样结构特征(见彩图Ⅰ之图1),且两者常互相混杂、移行过渡,其中6例见有透明细胞癌特征(见彩图Ⅰ之图2),2例见有乳头状肾细胞癌特征,1例见有嫌色细胞癌特征。肉瘤样区域梭形细胞成分呈束状、编织状或漩涡状排例,异型性明显,似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见彩图Ⅰ之图3),肿瘤细胞呈梭型、椭圆形、畸异性、单核、多核、瘤巨细胞易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多。9例中肉瘤样成分>50%6例,<50%3例。

2.3免疫组化肉瘤样成分:vim、CK、EMA均为阳性(见彩图Ⅰ之图4),但2例CK为弱阳性;SMA、Des均为阴性。

2.4肿瘤分期与预后按Robson分期标准本研究病例中T23例,T3、T46例。肿瘤术后均进行了随访,时间为9~78个月,结果肉瘤样成分>50%的病例,平均存活时间为14个月。而肉瘤样成分<50%的病例,平均存活时间为38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SRCC病例6例死亡,除1例死于心肌梗死外,其余5例均死于肿瘤,其中4例肺转移,1例肝肺均发生转移。

3 讨 论

由癌与肉瘤样成分构成的肾恶性肿瘤,其命名与分类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以往肿瘤的分类中,把含恶性上皮成分和恶性间叶成分的肿瘤命名为癌肉瘤、梭形细胞癌、化生性癌、间变性癌等。新的WHO肾肿瘤分类(1998)将这类肿瘤归入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sarcomatoid carcinoma)。随着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学等新技术的应用,逐步证实许多癌肉瘤中的肉瘤成分实际是具有肉瘤样形态结构的癌[4],现在认为是肾细胞癌向更高恶性的转化,在经典肾细胞癌分类中,将肉瘤样肾细胞癌被看作是独立的组织学类型,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肾细胞癌。1987年RO等[5]根据肉瘤样成分的多少分为3类,I类以癌的成分为主,Ⅱ类癌与肉瘤样成分比例相当,Ⅲ类以肉瘤样成分为主。其中Ⅲ类误诊为肉瘤。本研究根据肉瘤样成分所占的比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肉瘤样成分>50%,一组为肉瘤样成分<50%,两组病例临床分期和预后有明显的区别。肉瘤样成分越多,预后越差。

近年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证实:SRCC中的肉瘤样细胞具有上皮细胞性质;电镜下可见紧密连接,细胞外基膜,并可见到由微绒毛衬覆的腔隙[6],确认SRCC来源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本研究中肉瘤样细胞vim、CR、EMA均为阳性(9/9),而间叶性标志物SMA、Des均为阴性。其结果支持SRCC为上皮性恶性肿瘤,并具有双重分化。

SRC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预后比一般肾细胞癌差。手术切除病肾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的大小、坏死范围,肉瘤样成分的比例,以及肿瘤的临床分期。本研究中6例T3、T4,肉瘤样成分>50%者,其平均存活时间为14个月,而3例T2且肉瘤样成分<50%者其平均存活时间为38个月,与文献报导的存活时间有所差异。但仍表明SRC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

总之,肉瘤样肾细胞是一种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以兼有癌及肉瘤样成分为病理特征,以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率最高,肉瘤样成分所占比例越重,提示恶性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1]Delahunt B.Sarcomatoid renal carcinoma;the final common dedifferentiation pathway of renal epithelial malignancies[J].pathology,1999,31:185.

[2] Aizawa S,Chigusa M,Ohno Y,etal.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sarcomatoid component[J].J Urol,1997,6:51.

[3] Delahunt B,Eble J.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105 tumors[J].Mod pathol, 1997,10:537.

[4] 丁华野,廖松林.癌肉瘤和肉瘤样癌[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6(1):56-57.

[5] RO JY,AYALa AG,SELLa A,etal.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 clinicopathologic;A study of 42 cases[J].cancer,1987,59(3):516-526.

[6] 乐美兆,苏长青,宋小明.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超微结构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7,4(2);104-105.

[编辑] 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3.008

R737.11

A

1673-1409(2010)03-R018-02

猜你喜欢

肉瘤免疫组化恶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