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

2010-03-26李华

中外医疗 2010年22期
关键词:肺病真菌合格

李华

(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十六区 江苏 徐州 221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肺病真菌感染者20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中,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为70.3岁,患者住院时间为5~47d,平均为16.4d。

1.2 临床表现

本组20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气促、肺部有啰音,不规则发热13例,体温37.2~39.0℃,15例(75.0%)血白细胞>10×109/L,胸部X线检查均示炎性改变。

1.3 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采用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主编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为标准:(1)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镰刀霉属、接合菌)。(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3)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5)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连续2次阳性。(6)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连续2次阳性。(7)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符合上述1项结合临床表现及宿主因素即可诊断为真菌感染。

1.4 真菌检出方法

要求患者清晨清水漱口2次后深咳痰,取第2口痰标本送检,连续3d取晨痰。标本合格判断标准: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不合格标本重新送检。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痰液标本留取后半小时内送检,革兰染色确定标本合格后,立即以常规方法接种于真菌显色培养基培养时间24~48h,培养温度35℃,从中分离出的真菌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分析。

2 结果(表1)

表1 本组病例真菌感染标本情况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人数最多和病死率最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且呈逐渐上升之趋势。在我国,由于吸烟人数众多,发病情祝更为严重。近年来,COPD发病增加,病例积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及各种侵袭手段的广泛应用,致使肺部真菌感染日益增多且趋向复杂化[1]。

COPD及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脏器老化,功能减退,营养状况差,致使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明显下降,损伤了“粘液-纤毛毡”清除微生物的功能,所以是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特别是老年肺心病反复感染,反复发作,病程长,多次住院,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是继发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研究表明>60岁的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占89.76%,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

COPD继发肺真菌感染,由于被原发疾病以及原发的细菌感染所掩盖,且其临床表现及x线改变均无特异性,临床早期诊断困难。同时由龄痰标本容易污染,真菌分离的阳性率低,对分离出的真菌临床意义评估困难。

COPD是真菌感染的主要基础疾病之一,合并真菌感染又促进了COPD和肺心病的恶化。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对于治疗肺真菌病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反复长期住院、基础状态差、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各种侵袭性操作的广泛应用等原因使得慢性阻塞性肺部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容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一旦发生则往往较为棘手,病死率高。因此,在临床上要严格按照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原则用药。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坚持无菌原则。对于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又可疑真菌感染的患者适时给予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病并辅以营养支持、提高免疫等治疗[2]。采取综合措施,真正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1]林培英.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28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6):94~95.

[2]王鑫.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7~259.

猜你喜欢

肺病真菌合格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真菌造房子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高效降解纤维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