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牧民高血压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2010-03-26于立博姬红梅马玲

中外医疗 2010年22期
关键词:农牧民食盐患病率

于立博 姬红梅 马玲

(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疾控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亿多,并仍在以每年约300万的速度递增,是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1]。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眼底病变等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为了解乌鲁木齐县农牧区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新疆农村高血压综合防治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乌鲁木齐县高血压综合防治项目组于2008年5~7月期间应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对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乡及安宁渠乡的东梁村、庙尔沟村、东湾村、广东庄子村35周岁以上的常住村民进行了高血压相关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乡及安宁渠乡的行政村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抽中的行政村中35岁以上的常住村民全部进行血压测量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

1.2 样本量的确定

已知该县有10个乡,有农村人口82551人,30岁以上的50976人,其中回族11980人,哈族11090人,汉族及其他民族27016人。预调查了100人,其中汉族56人,回族34人,哈族10人,总体概率P的估计值可以通过预调查所得各层的频率值通过以下公式估计。P=(P1×N1+P2×N2+P3×N3)/N=(11090×0.3+11098×0.147+27016×0.339)/50976=0.279,根据参考文献相对误差ε定为0.2, 置信水平1-α定为0.95,N=Z2α/2(1-P)/ε 2× P=1.962(1-0.279)/0.22×0.279=246.75≌247(人),按比例分配,各民族应调查的人数为:哈族人数:N1=246.75×11090/50976=53.68(人);回族人数:N2=246.75×11980/50976=57.986(人);汉 族 人 数:N3=246.75× 27016/50976=130.5(人)。

1.3 调查内容

测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既往史,高血压病人服药情况,食盐量等。

1.4 调查方法

按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的要求,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合格的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及县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的医生进行血压测量、问卷并填写。

1.5 血压测量方法

使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按操作规范测量右臂坐位血压,血压计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根据Korotkoff5期法,听到动脉搏动声第一响时的血压为收缩压,随后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声音消失,声音消失时的血压值即舒张压。要求被检者3omin内禁烟,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min。

表1 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的比较

1.6 诊断标准

高血压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诊断高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确诊高血压病人正在服药者也纳入高血压组;单纯收缩期血压(ISH)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

1.7 排除标准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老年痴呆、精神及认知障碍者。

1.8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使用EpiDat 3.0录入、整理、纠错后导入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361人,高血压患者120例,总患病率为33.24%。男性136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9例,患病率为36%,女性225人其中高血压患者71例,患病率31.6%;回族128例,高血压患者36例,患病率28.1%,哈族120人高血压患者43例,患病率35.8%,汉族104人高血压患者41例,患病率39.4%,维吾尔族9人中未检出高血压患者。

2.2 民族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的361人中,汉族104人,患病41例,患病率为:39%,哈族120人,患病43例,患病率为:36%,回族128人,患病36例,患病率28%。经卡方检验后民族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χ2=35.64,P=0.0001),经过对年龄构成的标化后得到不同民族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其中哈族的患病率最高为44%,其次是汉族的患病率为39%,回族的患病率最低为29%(表2)。

2.3 体质指数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将调查对象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BMI≤22.9)和超重组(23≤BMI≤24.9)及肥胖组(BMI≥25),不同组别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4.6%(39/158),35.9%(51/142)和49.2%(30/61),经卡方检验,不同组别之间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P=0.0001),如表3所示;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

2.4 体脂分布类型与高血压的关系

根据WHO的建议,腰臀比男性≥0.9,腰臀比女性≥0.8作为上身性肥胖的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上身性和下身性肥胖两类,上身性肥胖患者54例,占肥胖患者的构成比是66.67%(54/81)。在血压正常的人群中上身性肥胖占10.79%,高血压患者中上身性肥胖占23.3%,经卡方检验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56,P<0.05)如表4所示。

2.5 食盐量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中国居民膳食盐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每人每日6g以下,本次调查显示平均食盐量高于每人每日6g的有237例占65.6%(237/361);食盐量>6g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4.17%(81/237),食盐量<6g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1.45%(39/124),经卡方检验发现2组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P=0.0001)如表5所示,每日食盐量高的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低食盐量摄入人群。

3 讨论

(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县农牧民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比较,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均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不同民族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男性与女性的患病率也均高于全国农村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水平[3]。乌鲁木齐县的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且没有建立慢性病防治管理档案,由于农牧民的防病治病意识淡薄及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许多人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了解,患病后不能坚持科学服药,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2)本次调查发现,不同民族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差别。对人口年龄标化结果显示哈族患病率最高,其次是汉族,最低是回族。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多基因与环境多危险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大约占40%,环境因素大约占50%[4]。除了考虑膳食营养与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大量研究证实,肥胖或超重是高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则是高血压的重要指标。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使在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中(BMI<25kg/m2)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血压水平也相应增加。高血压病人60%以上有肥胖或超重,肥胖的高血压病人更易于发生心绞痛和猝死。我国高血压人群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一致显示BMI增高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乌鲁木齐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喜食荤油及其制品,膳食中蔬菜水果比例很少,牛羊肉等的动物油脂比例较大,加之生活不规律,常常有暴饮暴食的习惯,这些促使肥胖发生增加,相应的心血管疾病也随之增加。由于长期居住在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相互影响,当地汉族农牧民也喜食民族食品,因此总体上的动物脂肪摄入增高,可能是高血压高发的原因之一。

表2 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的标化比较

表3 体重与高血压关系

表4 肥胖类型与高血压的关系

表5 食盐量与高血压关系

(4)本次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中上身性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肥胖者体内脂肪分布部位的不同,对健康的危害有着明显的不同。许多研究证实上身性肥胖者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同时死亡率亦明显增加,而下身肥胖者患上述疾病的危险性相对低。因此脂肪分布是比超重本身对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重要的危险因素[5]。本次调查中发现,在肥胖患者中66.67%的人是向心性肥胖,这就预示着,农牧民中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潜在危险很高。

(5)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平均血压高于城市。而食盐摄入量与其相一致,也是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中高盐摄入量者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农牧民喜欢喝奶茶、喜欢吃抓饭、馓子等含盐量高的食物,甚至有些民族居民做米饭也加盐,这些特定的生活习惯都是造成农牧民高盐摄入量的原因,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1]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J].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2]武阳丰.我国人群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通讯,2003,32(13):27.

[3]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7(26):478~484.

[4]闻芝梅,陈君石.现代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7~424.

[5]孙长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5~198.

猜你喜欢

农牧民食盐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食盐PK风疹块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