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分析

2010-02-10张友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7期
关键词:病死率重症病情

张友芬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641000)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1],多发于3岁以内儿童,以冬春季发病率高,由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其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重症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系统高效的专业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通过改善治疗环境,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健康教等方面给予专业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80例均来自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年龄9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WHO推荐的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80例患儿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呼吸增加、心率加快。其中并发心力衰竭75例,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28例。肺部闻及细湿音,经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血清冷凝集试验IgM抗体阳性45例,两肺可闻喘鸣音32例。脑病22例,微循环障碍8例。分组后两组在临床症状上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经系统治疗后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包括:①准备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②对患儿家长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③指导患儿家长提供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伴有发热者,可鼓励孩子多喝水,给予流质饮食,退热后可换成半流质食物[2],保证患儿合理平衡的膳食,少量多餐,耐心喂哺。④保持病房温度和湿度,室温应保持在16~22℃,湿度50%~60%为宜[3],常开窗户,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避免对流风。并用消毒液对地板消毒2次/d,紫外线消毒1次/d,预防交叉感染。⑤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及时更换患儿体位,每次便后清洗会阴部,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及褥疮发生。⑥教育患儿注意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防止病菌空气传染,并指导患儿多进行体质锻炼,增强体质。

1.3.2 干预组

在经系统治疗后同样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专业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3.2.1 严密观察病情

由于小儿患者具有病情,进展快、变化迅速、容易恶化且自理能力差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观察患儿神志情况,瞳孔的变化和肌张力等,若发现嗜睡、惊厥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时,立即与医师共同抢救。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便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并注意体温的变化。必要时由专人24h护理并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做到勤观察、勤对照正常指数、勤分析病情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及早消除患者隐患。

1.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畅通有利于患儿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泄,其必要抢救措施是吸氧,从而保持有效吸氧浓度,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患儿呼吸困难。注意要严格控制氧流量,观察发绀消失程度,在患儿喂乳时应暂停氧气吸入,以防呛咳。吸氧2~3min后进行呼吸道湿化及吸痰,用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湿化能有效地排除支气管痉挛,起到消炎、止咳、稀释痰液等作用,待湿化后进行吸痰,要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插入时中断负压,到位后边吸边旋转边提抽,注意负压不宜过大,避免黏液回流到咽后部吸入气道,应将口鼻腔分泌物彻底清除。并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可反复清理,操作轻柔,压力适宜,时间不宜过长。

1.2.3 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

良好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成败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患儿血管细小,穿刺难度大抢救期间建立2条静脉通道,以保证顺利输入所需的药物和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液体流畅,但需注意防止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在输入液体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量,避免滴速过快,回心血量增加,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而致心力衰竭[4]。

1.3.2.4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配合医师调整药量,如呼吸衰竭患儿,用酚妥拉明静滴时,由于静滴速度快,药物进入体内会使动静脉扩张、刺激交感神经、可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患儿有时会出现心慌、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大汗等症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后报告医师、调整静滴速度,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肺的负担。重症患儿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因此要应尽可能经口摄入营养,准确记录出入量。在应用不同药物时必须注意配伍禁忌,防止降低药效。并密切观察用药前、中、后反应及输液反应等情况。

2 结 果

通过精心治疗和专业系统护理,干预组40例患儿中病情好转39例,死亡1例,病死率2.5%。对照组40例患儿中病情好转36例,死亡4例,病死率10%。干预组住院时间7~21d,平均住院12d,对照组住院时间12~21d,平均住院16d。两组经统计分析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专业高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3 讨 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据统计,在住院患儿中,肺炎为最多见,且仍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5],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弱、年龄小、一般感染较重,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小儿疾病的特殊规律,准确及时预见患儿的潜在危险信号,以便及早处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近年来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改善治疗环境,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专业精心护理,积极控制炎症,防止窒息发生,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病死率比对照组较低,说明高效系统的专业护理有利于肺炎患儿的康复,尤其对于入院的重症肺炎患儿,入院时已有多种并发症和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麻痹性肠梗阻,这样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护理人员除正确配合医师用药外,更应根据不同病情进行观察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因此,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管理;我们护理人员更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摸索更好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技能及人员素质,建立高效、专业的护理体制,对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加快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意义。

[1]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4.

[2]尚婉媛.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1):109-110.

[3]罗鸿坤,罗晓玫.53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4):231-233.

[4]陈爱萍,张宁.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3):37.

[5]杨锡强.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重症病情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