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2010-02-10刘玉秋赵桂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患者服药

刘玉秋 赵桂琴

高血压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而全面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必须连续服药,掌握好药物的剂量。为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的管理能力,加强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教育,减少或避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山市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对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l 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为了保证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将高血压病病因、发病机制、典型症状、病情过程、预防药物控制和情绪心理方面控制的必要性和方法,降压药的种类和用法及不良反应,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及正常范围和判断,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保健等相关内容,制成书面材料、卡片、刻碟等作为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

2 教育方式要尽量符合患者个体化的需要,采用多种教育方式

2.1 个别指导

适合给患者做治疗护理时进行。做到接触患者,一有时机就给予相应的健康知识指导,比如做晨晚间护理的时候,做常规治疗的时候或选择下午空闲时间。

2.2 集体教育

每周三下午13:00在会议室进行集体教育,灵活运用文字形式、口头形式、幻灯、录像等方法,可让患者相互交流讨论,并提问和予以解答。

2.3 自学教育

适合于有阅读能力者,将入院须知、规章制度、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册子发给患者,鼓励其自学,同时分阶段指导患者学习。

3 阶段性教育

对住院患者分阶段进行教育,有利于患者理解和便于各种措施的落实。具体分3个阶段进行:

3.1 第一阶段:入院健康教育

患者到达病区后,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做自我介绍并介绍病区环境、科室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入院须知及规章制度等。使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恐惧感,缩短了护患距离,从而有利于双向交流,使患者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可靠信息。

3.2 第二阶段: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

3.2.1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指导患者按时正确服用降压药,并说明药物的剂量、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合理使用降压药,忌擅自乱用药物。高血压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用药过程中不应血压一高,就随意加大药物剂量,立即把血压降下来,这样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的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严重的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忌单一用药,除轻型和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和复诊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常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有些患者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忌无症状不服药,有些高血压病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师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3.2.2 高血压病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不论何种高血压、病情轻重程度、有无并发症,都应严格执行饮食管理。

按照饮食的治疗原则,注意饮食习惯: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②限制脂肪的摄入;③适量摄入蛋白质;④多吃含钾、钙丰富,含钠低的食品;⑤限制盐的摄入量;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⑦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这也是除药物治疗外的一项重要的辅助疗法。

3.2.3 高血压病的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力及有无并发症等指导患者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制定个人运动计划。高血压患者适宜运动、锻炼身体,有规律且达到一定运动量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后不应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运动时适宜心率=170-年龄。

3.2.4 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指导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而患者因长时期治疗和反复住院而存在精神紧张、焦虑、悲观等情绪,情绪不稳定会引起血压升高,影响高血压病情控制,要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并请自我管理成功的患者介绍正确对待疾病和控制高血压的经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3.2.5 并发症的预防保健

高血压的并发症最主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肾病,严重的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这几类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通过平时的预防保健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会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使患者身心健康,进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

3.3 第三阶段:出院前健康教育

当患者即将出院之际,护士要为患者对出院后的相关饮食、服药、活动与休息、复查等知识进行宣教,使患者学会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强调不擅自减量、停药,不盲目乱服药。

总之,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应因人而异,护理活动中护士应始终树立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定期予以评价。对患者治疗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获得和保持真正满意治疗的能力,综合对所有患者的保健措施,包括学习自我保健、心理支持和提高患者及其亲友的认识,以检验健康教育的效果,使患者增强其治疗信心。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病患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