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治分析

2010-02-10张正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消化道胃肠道胃镜

张正清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外科(41460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其基本肿瘤细胞为非定向分化的多潜能梭形或上皮间叶样细胞,可发生于消化道的各个部位,约占胃肠肿瘤的2%,随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深入研究及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1]。本文对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0例GI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4岁,中位年龄56.7岁;肿瘤位于胃部26例、十二指肠4例、空回肠6例、直肠间质瘤2例,肠系膜2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胀痛不适、反酸等18例,黑便或呕血8例,上腹部渐进性肿块7例,体质量下降4例、体检时发现3例。体格检查:腹部压痛或轻压痛24例,扪及腹部或盆腔包块9例,其余均无明显体征。

1.2 辅助检查

25例行胃镜检查,表现为黏膜下占位、饱满或溃疡灶,溃疡灶呈蕈伞状或息肉样或伴有中心溃疡;14例行胃肠钡透表现,7例表现为充盈缺损7例有胃炎表现;腹部彩超检查32例,病变检出25例;腹部CT检查32例,病变检出31例。9例术前诊断为间质瘤,2例获得病理确诊。所有病例的肿瘤标志物如CA199、CEA、CA125和AFP等均在正常范围。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依据探查结果确定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进一步判断肿瘤的类别和良恶性,并结合肿瘤的部位选择手术方式:26例胃间质瘤患者中,10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12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4例行胃楔形切除;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6例小肠间质瘤行肠段切除术;1例直肠间质瘤行腹会阴联合切除,1例结直肠间质瘤行肠段切除;2例肠系膜间质瘤患者行肿块切除。术后均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4例高度恶性患者术后口服格列卫靶向药物治疗。

2 结 果

全组病例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住院时间2~32d,平均11.6d。40例均完整切除,肿瘤直径1.5~25cm,其中直径≥5cm者28例,平均(8.6±2.4)cm;肿瘤包膜不明显但边界大多尚清楚,质地中等,较大者可见瘤内出血和坏死。8例为多发结节。手术切除标本均经病理检查,未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顽固性腹泻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胃排空障碍1例,为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上消化道排空X线造影检查提示胃空肠吻合口狭窄,胃镜提示吻合口水肿,经禁食、胃肠减压加生长抑素治疗3周后痊愈。

随访期12个月~8年,平均随诊3.5年,其中4例死亡,均为恶性,死于肝广泛转移;12例复发,局部复发7例,腹膜复发5例,进行了再次手术(肿瘤单纯切除术或含大网膜的肿瘤切除术),随访至今患者仍然存活。

3 讨 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3年由Mazur和Clark首次报道[2],曾经诊断为胃平滑肌瘤和神经鞘膜瘤的胃间质肿瘤,不仅缺乏雪旺氏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而且在电镜下亦无平滑肌细胞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已经认识到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可能起源于胃肠间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特征,可以向平滑肌、神经化或不定向分化,其生物学特性难以预测,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下列特点:发生于各年龄段,但多见于中老年人,本文中位年龄56.7岁;GIST的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三大症状。总体来说70%有症状,20%无症状,10%尸检时发现[3]。本组病例也显示腹痛、腹部包块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查体时可发现腹部压痛或腹部包块;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小肠最为常见,本组病例中胃、小肠居多为90.0%(36/40);淋巴结转移罕见;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术前使用胃镜及结肠镜等检查均无法明确疾病性质,本组资料中术前仅3诊断为间质瘤,2例获得病理确诊。

因GIST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早期诊断较困难,因此对于临床上发现的消化道(包括肠系膜、网膜、后腹膜)实体肿瘤,在排除了其他消化道常见肿瘤后,可考虑GIST。目前GIS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胃肠钡餐造影、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超声检查、内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CT、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选择性血管造影等[4]。胃镜是诊断胃间质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本组26例胃间质瘤患者中均在胃镜检查时发现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有宽的基底,边界清晰,隆起表面的黏膜色泽与周围一致,但由于胃间质瘤位于黏膜下之胃壁,多取材表浅难以确诊,采用“打洞法”可一定程度地提高确诊率,本组1例采用“打洞法”活组织检查获确诊;通过饮超声显像剂后可以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包膜、边界及内部回声,肿块和周围肠腔的关系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同时可显示胃腔表面黏膜以及病变与胃壁间的关系,可了解病变侵犯胃的层次及邻近器官,从而对GST作出诊断钡[5];虽然间质瘤在螺旋CT表现中无明显特异性,但可以弥补了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的不足,有助于胃间质瘤的术前定位、定性,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对预后的评价有着重要价值[6]。超声内镜有利于发现小的病灶胃间质瘤,结合内镜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术更可准确取得活检标本,进行特征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细胞核分裂相的计数,可精确地探查肿瘤的起源层次、体积大小、边界、周围淋巴结及回声方式,并可在术前初步判定危险度[7],但有一定的痛苦并受条件的限制,目前我院尚未开展超声内镜,因而B超、CT结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肿瘤的发现虽无特异性,但密切结合术前阳性率也是不断在提高,本文根据上述检查术前诊断为间质瘤9例。腹部包块性质不明,高度怀疑GIST者可直接手术探查,不主张作肿块穿刺活组织检查,避免发生种植转移[8]。

对于未转移者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应根据肿瘤大小、性质、部位、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年龄、全身状况结合考虑确定手术切除及切除范围[9]:对于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cm且距胃贲门或幽门一定距离者可行胃楔形切除,但切缘应距瘤体2cm以上,术中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以保证切缘阴性;肿瘤较大或侵袭性生长的,切缘应距肿瘤5cm以上,可行胃大部切除甚至联合脏器切除;对于十二指肠间质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有时并不一定适用切缘距瘤体2cm原则,局部切除即可;对于小肠间质瘤,两端切缘应距肿瘤10cm以上;直肠间质瘤的手术方式只要完整切除肿瘤、切缘阴性就达到了手术目的[10];因胃肠道间质瘤极少有淋巴结转移,所以术中只需切缘阴性即可,无需行淋巴结清扫,完全切除肿瘤是胃肠间质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然而即使肿瘤完全切除,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率仍相当高,40%~80%患者最终复发或转移[11],本组术后随访2年复发12例,复发率为30%,由于胃肠间质瘤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对于术后复发的病例,应积极再次手术治疗,进行姑息性的减瘤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复发进行了再次手术(肿瘤单纯切除术或含大网膜的肿瘤切除术)。

近十余年来,GIST作为消化道的特殊病种,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治疗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特别是对其分子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识,使其分子靶向治疗取得成功,其不良预后得以改观,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GISTs的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疾病预后,还可使无法手术切除的间质瘤患者再次获得手术机会[12],本组高度恶性3例术后口服格列卫,随访2年未见复发。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不能切除的患者,靶向药物的应用,无疑给晚期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1]高艳,吕英谦.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进展[J].河北医药,2008,30(8):1216-1217.

[2]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g Pathol,1983,7(6):507.

[3]叶颖江,王志强,王彬,等.胃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1):91-93.

[4]江晓华,蓝霞.胃肠道间质瘤20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5):343-344.

[5]陶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学,2009,33(1):62-63.

[6]何文辉,周永明,倪亚康,等.胃间质瘤的CT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09,l8(l):38-40.

[7]王震宇,秦鸣放,赵宏志,等.胃间质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9):927-930.

[8]郭建平,郭志强,邢宝才.胃肠间质瘤68例[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20(9):632-634.

[9]王铁男,姚伟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22(4):326-328.

[10]徐琰,刘宝华.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现状[J]医学新知杂志,2008,18(5):286-288.

[11]Pierie JP,Choudry U,Muzikansky A,et a1.The efect of surgery andgrade Oil out come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tumors[J].Arch Surg,2001,136(4):383-389.

[12]龙庆林,房殿春.胃肠道间质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伊马替尼治疗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08,13(8):452-455.

猜你喜欢

消化道胃肠道胃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