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观察与护理

2010-02-10唐文俊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关节

唐文俊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641001)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样发作等。此病发病急,可累及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多见于婴幼儿,治疗上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大部分经治疗后可无生命危险,但由于脑组织损伤会给患儿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预后致残率高。因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能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1]。因此,如何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和重建,一直是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急性期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次研究收集了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资料,并对护理方法和康复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岁。起病至住院时间4h~12d,平均5d。所有患儿中有前驱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41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呕吐、惊厥、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主要以单纯疤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与带状疤疹等病毒感染为主。治疗上根据患儿病情采用止惊、脱水治疗,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方法。本组所有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包括高热护理、惊厥的护理、精神异常的护理、昏迷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同样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开始对患儿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语言功能康复锻炼,包括发音训练、咀嚼吞咽功能训练[2]。首先要进行舌肌、面肌、软腭和声带运动的功能训练,通过患儿口型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使患儿舌及口腔肌肉运动逐渐协调,练习上主要以患儿模仿简单的发音、张嘴吸气、呼气,反复卷舌等,并适时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或一些患儿爱听的故事,使声音在患儿大脑中重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督促患儿家长参与,这对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②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做肌肉挛缩反方向的运动来缓解痉挛,由上肢肩关节至肘关节、腕关节及指关节,下肢髋关节至膝关节、踝关节做运动,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保证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并给予柔和按摩。诱发及加强主动运动,根据患儿的年龄、认知程度和合作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训练计划。各关节全范围的被动运动,维持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及变形。可采用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和卧位训练。③感觉康复训练,应用不同物体定时刺激患儿,如温水带、热毛巾、冰块等不同的温、热、冷物体刺激,但需注意不可损伤患儿皮肤,使患儿逐渐分辨不同位置的各种感觉。④心理康复指导,积极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并对患儿的情绪、心理、兴趣做出即时反馈,护士应主动与家长交流,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使康复护理渗透到对患儿的日常生活照顾中,稳定其情绪,并举例说明病毒性脑炎治愈成功率,使其树立信心,照顾好患儿。

1.2.3 疗效评分标准

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28d后评定两组患儿康复情况正常为223分。总分少于80分为重度残损,80~100分为明显受损,101~120分为中度受损,121~160分为轻度残损。

1.2.4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评分总分均为66分,其中干预组运动功能评分为(34±11.45)分,感觉功为(6±3.22)分,关节活动及疼痛为(25±6.58)分。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为(33±11.55)分,感觉功为(7±3.50)分,关节活动及疼痛为(24±7.15)分。两组比较(P均>0.05)无统计意义。说明两组患儿在护理前的各组功能评分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理后评分比较

两组于护理28d后经Fugl-Meyer评分比较,干预组运动功能评分为(85±12.35)分,感觉功为(12±3.50)分,关节活动及疼痛为(47±7.15)分,总分144分,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为(52±10.35)分,感觉功为(8±2.35)分,关节活动及疼痛为(28±4.44)分,总分88分,两组相比(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采用单一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

3 讨 论

小儿病毒性脑膜脑炎是多种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可引起脑实质弥漫性破坏,造成较高的致残率,以往治疗上主要以住院急性期的临床医学治疗为主,而没有注意到急性期采用康复技术、实施整体护理干预预防功能障碍和残疾的必要性,研究证实,在急性期引入早期干预计划预防功能障碍和残疾是有效的[3]。由于中枢神经细胞不能再生,但可通过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以及突触阈值的改变等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重新组织起一个功能集团,实现功能重组,代偿失去的功能,促进功能的恢复,这为早期的护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资料结果显示,干预组在通过整体护理干预后,通过Fugl-Meyer评分各项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采用单一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说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的发生率。因此,对患儿早期采用系统、科学、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手段,对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预防继发性损害、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蒲易湘,高聪,潘翠环,等.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ADL的促进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13-15.

[2]张兰珍,刘金凤.儿童神经心理学[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4:81-89.

[3]麦坚凝.小儿病毒性脑炎脑损害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439.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关节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