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氩氦刀治疗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0-02-10鲍忠平王鸿智文梦群冯美中贺梅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体位经皮肿块

肖 芳 鲍忠平 王鸿智 肖 华 文梦群 冯美中 贺梅英*

冷冻治疗实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氩氦超导靶向手术治疗系统(氩氦刀)进入医疗市场后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种方法,它极大地推动了肿瘤低温治疗技术的发展[1]。解放军第181医院2007年2月至2009年8月运用氩氦刀治疗肺癌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8~73岁;肿块直径3~12cm,平均6cm;原发性周围型肺癌16例,转移性肺癌2例;所有患者经过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证实;3例患者术前2周进行了经过支气管动脉热化疗和超选择性明胶海绵粒栓塞术。

1.2 治疗方法

术前根据患者CT检查资料,决定穿刺路径和确定患者治疗体位,常规选择体位稳定的仰卧位或俯卧位。患者穿刺点体表定位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运用注射针头再次确认穿刺点并CT证实。用刀片对穿刺点皮肤进行3mm左右的小切口,按照预定路线和进针长度,在患者的配合下快速将穿刺针送达预订部位,开启氩气冷冻至-150℃左右并持续20min左右,关闭氩气开启氦气温度升至15℃,退针到肿块边缘,根据肿块大小等情况调整进针角度继续治疗至CT复查冰球完整覆盖原肿瘤区。

2 结 果

18例患者运用CT导向通过氩氦刀完整消融,18例患者术中配合良好,5例患者术中述穿刺区明显疼痛;3例患者术中出现气胸肺组织压缩30%左右,未进行闭式引流;4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刺区皮下积液;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冻伤;无因为经皮穿刺引起患者大量血胸和死亡。

3 护理和体会

3.1 术前护理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和器械以及手术准备,特别是凝血功能的测定等;术前常规导尿、静脉通道建立,必要时术前进行中央静脉置管;配合医师术前常规止血药物、镇静剂和止咳剂等药物运用;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消除患者恐慌心理。由于氩氦刀治疗费用较高,让患者家家属了解治疗的意义和价值,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术前要求护士辅导患者进行控制呼吸的训练和术中固定体位下如何配合医师进行穿刺和治疗。

3.2 术中护理

术中定位后吩咐患者在穿刺前一定保持固定体位,同时训练患者平稳呼吸;给予患者术中吸氧;与患者多沟通和交流,简要介绍手术过程,由于患者有经皮穿刺活检术的经历,通过介绍可以避免患者因为粗大的穿刺针引起紧张;穿刺成功后,需要CT验证针尖位置,进出检查床时护士要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无菌保护和避免滑脱、移位以及异位等;出现明显的气胸时要配合手术医师进行紧急处理。护士要严格记录患者术中治疗情况,完善相关文书资料。

部分患者由于肿块贴近胸膜,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明显的疼痛和皮肤冷冻伤等情况,术中护理时应该严密观察,要反复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等症状出现。手术完别运用腹带加压包扎穿刺点。

3.3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通常情况下吩咐患者穿刺点保持在体位的下方休息2h左右;术后要求患者避免剧烈咳嗽,保持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药物运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情况,注意穿刺点皮肤变化和有无出血等情况出现。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刺激。

3.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吩咐患者定期随访,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冻伤患者注意穿刺点皮肤变化,观察痰液有无出血等情况出现。

4 讨 论

氩氦刀是通过物理方法冷冻消融的一项新技术,它是通过肿瘤组织快速超低温和快速升温过程肿瘤细胞发生爆裂死亡而达到治疗目的[2]。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在氩氦刀围手术期,优良和完善的护理能使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王洪武.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J].中国肿瘤,2002,11(8):462-464.

[2]尚长浩.氩氦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医疗装备,2004,17(3):8-9.

[3]厉婷,胡小波,史东宏,等.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A):54-55.

猜你喜欢

体位经皮肿块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