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及作用

2010-02-10潘新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整形手术美容医护人员

潘新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美容知识的普及,美容整形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美容整形的患者不同于普通外科的患者,他们就诊不是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而是通过手术达到美容的效果,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对他们的心理护理直接关系到美容手术的进行与成败。现将我在工作中总结的心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患者350例进行心理分析,其中重睑术68例、隆鼻术46例,瘢痕修复术58例、包皮环切术178例。年龄7~40岁,所有手术均在门诊局麻下进行。

1.2 心理分析

从本组资料看,美容整形患者由于自我认为有生理缺陷,普遍具有自卑、羞愧感。大多数患者都是主动求医,手术愿望迫切,心理上盼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容貌,又担心手术失败留下后遗症,想美又不敢美,心情紧张、情绪矛盾,期盼、憧憬、紧张、焦虑、担忧、疑惑贯穿手术的全过程。

2 心理护理在美容整形手术前的应用及作用

2.1 尊重理解患者、保密患者隐私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众多传媒的宣传,美容整形患者并非盲目就医,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审美观,对自己的缺陷有较客观的评价。有的甚至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言谈举止之间,仿佛是这一专科的行家。此时要尊重理解患者,并借此机会与之探讨相关的医学知识,让患者参与到手术的设计与实施的规划中来,并就手术的预期效果达成共识。严密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此时的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坚定患者做手术的信心,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的满意度。

2.2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筛选手术适宜人群

美容整形患者的心理特殊而复杂,呈动态变化过程。追求完美是每一位就诊者的共同愿望,但受美容整形科学的发展水平和个人技术水平的限制,对每一种畸形的修复尚不能达到尽善尽美。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中,要掌握患者的精神状况、求医的动机和心理需求、手术的预期效果、亲友及家人的支持状况等。对患者做一个科学的心理评估。此时的心理护理主要是为了排除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选择好做手术的适宜人群,并调整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避免术后的医疗纠纷。

3 心理护理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应用与作用

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意识清晰,并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高度敏感,此时手术间不得闲谈嘻笑或惊慌失措。医护人员的言语一定要严谨,也许一句不恰当的言词也会给患者带来恐惧[1]。为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可以握一握患者的手,找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进行交谈。在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尽量预测即将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给予患者暗示和鼓励[2]。此时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感情上得到支持,降低患者的紧张度,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取得患者的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4 心理护理在美容整形手术后的应用与作用

术后,患者担心手术失败,或出现并发症,达不到手术的预期效果,表现出烦燥不安、忧虑、紧张的情绪反应。由于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和术后的恢复。此时应立即进行心理疏导,如实告知手术的全过程、科学评估手术效果、及时与患者的亲友、家人进行沟通,尽可能让患者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此时的心理护理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摆正患者的心态,让患者接纳一个新的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5 讨 论

心理护理贯穿整个美容整形手术的全过程,是整个治疗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在对350例美容整形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我们发现,患者动机明确要求合理,其心理基本上是正常的,只要术后容貌有所改变,满意率是很高的;而动机模精不清或要求过高的,其心理多半是异常的,成功的手术也可能出现患者不满意的结果[3]。医护人员用诚实的语言、恰当的行为、耐心地解释,通过相关医学知识引导患者对手术的正确认识,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手术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1]白亚琴.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5(7):1913.

[2]韩杉,许秀湘,徐冬梅.外科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2):149.

[3]朱飞,宁金龙.美容整形患者的心理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1997,1(4):307.

猜你喜欢

整形手术美容医护人员
透视环保美容热
美容
鼻整形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巴西政府掏钱“帮你美”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