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补肾汤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2010-02-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汤药血管性病例

王 波

血管性痴呆系指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是我国及亚洲国家最常见的痴呆原因之一。据我国11个城乡普查,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324/10万,占痴呆的60%左右。血管性痴呆患者正逐年增多,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血管性痴呆若早期积极治疗干预则具有可逆性,故又称之可治性痴呆。笔者采用滋阴补肾汤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选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就诊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在10~24分。入选84例患者均符合国立神经病学、语言功能障碍和中风研究所(NINCDSARDA)中的血管性痴呆标准及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次修订版(DSMIVR)中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1]。84例患者均无其他系统严重性疾病,初中以上文化。观察84例,男43例。女41例;年龄54~77岁,平均69岁。其中轻度痴呆37例,中度痴呆45例。病程0.5~3.0年,平均2年。治疗方法两组均合理调整膳食、给予相关的体力和脑力活动锻炼、维护精神心理卫生健康。

1.2 诊断及辨证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有关痴呆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医药学会老年学会制定的老年痴呆病中医诊断及评定标准中确定的证类诊断标准,即肾虚髓减证:智能减退,腰膝酸软。倦怠思卧,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脑转耳鸣,小便失禁,舌红苔少,脉细数。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为中风症候诊断,肾虚髓减证标准;③根据各期临床试验目的以及本病特点,确定受试年龄范围。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②不属于药物作用范围内病例;③有明显加重或合并症者;④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者,如各种失语、失认等;⑥痴呆终末期患者;⑦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

1.5 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实验标准

1.5.1 剔除标准

①纳入后发现不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②纳入病例因各种原因未服任何药物。

1.5.2 脱落标准

①实验过程中,症候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变证者;②试验过程中自行退出者;③盲法试验中非正常破盲的个别病例;④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并发症和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哈伯因0.1g 2次/d口服,胞二磷胆碱0.7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天静脉滴注1次(每个疗程3周)。伴有感染者,根据病情酌情给予抗感染治疗,有电解质紊乱者,及时纠正。治疗组在以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滋阴补肾汤药。处方:生地20g、巴戟天15g、山萸肉1 5g、石斛10g、肉苁蓉10g、五味子10g、肉桂10g、茯苓10g、麦冬10g、菖蒲20g、远志10g、薄荷10g。由煎药机统一煎煮,分装成袋,每袋200mL,每日1袋。早晚分两次口服,每个疗程服用3周。

2.2 观察指标疗效标准

根据MMSE评分标准,显效:评分提高≥5分;有效:评分提高1~4分;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评分无提高。

2.3 统计学方法

3 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后MMSE评分,治疗组平均(22±2.87)分,对照组平均(20.1±0.5)分。治疗组42例中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42例中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

4 讨 论

血管性痴呆是脑内血管供血不足而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因缺血性脑缺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认知丧失而致,属于中医痴呆范畴。《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视,懈怠安卧。”古代名医王清任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和“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中医从脏腑功能渐衰,精气神受损认识到了“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实质。其虚,广泛累及肾、脾、心、肝诸脏,但肾虚为其根本。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故肾与大脑的功能关系密切。人至老年,肾精渐衰,五脏俱虚,精气津液亏乏,脑髓失养,髓少脑空而致神明失用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内服中药滋阴补肾汤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与侧支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性外,尚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提高智力、增加记忆功能的作用,故疗效理想[1,2]。治疗同时改善血管性痴呆病理基础,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转归、预后,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良方,显示了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

[1]田金洲.老年痴呆的中医药研究思路[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5):372.

[2]王平,张六通.中医五神脏理论与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0.

猜你喜欢

汤药血管性病例
中医汤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病例”和“病历”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