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迷茯苓丸在临床的应用

2010-02-10王洪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期
关键词:指关节痰饮枳壳

王洪然

指迷茯苓丸,又称茯苓丸,出自《全生指迷方》,由姜制半夏二两、茯苓一两、枳壳五钱、风化硝二钱半组成。原书谓:前药共为细末,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后姜汤送下。主治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或肩背酸痛,脉沉细,及产后作喘、四肢浮肿[1]。

该方自《全生指迷方》记载以来,后世或称为“茯苓丸”,或称“指迷茯苓丸”,历代医家广为采用。如清•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说“肩背痛,古人主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痰饮随风走入经络而肩背肿痛……治无不效”。清•汪昂《医方集解》说“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风化硝软坚 (去坚痰),生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气通则臂痛自止矣”。又说“喻嘉言曰:痰药虽多,此方甚效,流入四肢,令人肩臂酸痛,两手疲软,误以为风,则非其治”。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茯苓丸条目第二项中,详细叙述了其功用、药物组成、制法、用法等。指出:“治中脘留伏痰饮,脾气虚弱,痰邪相搏以致手臂牵掣,或不能举物,筋脉挛急而痛,或四肢不能移转。”又说:“上焦气不清肃,不能输布津液,留于胸中阳盛则煎灼成痰,阴盛则凝蓄为饮故治痰者以清火为主,实者利之,虚者化之,治饮者以燥湿为主,实者逐之,虚者温之,阳气不盛,痰饮兼作,则此方最宜[2]。”可见后世对该方治疗痰湿为病的影响和后世对该方的推崇。

1 临床应用

本方具有燥湿导痰、行气散结之功,方中小半夏汤燥湿浊而祛痰涎,配枳壳调畅气机,气行则痰湿亦行,又以茯苓渗运水湿,导水湿从前阴而去,风化硝软坚涤痰,导痰浊从大便而出。

临床用以治疗痰气凝结之顽症痼疾,屡试屡验,举例如下。

1.1 治疗痹症

余某某,双手多个小关节肿痛,经多方医治不能止痛,且日益加重。现证:消瘦、手臂及大腿肌肉萎缩,左手第二、四掌指关节、第三指近节指间关节、右手第二掌指关节第四指近节指间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僵硬感,双手第二掌指关节均半脱位、尺偏畸形,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且疼痛。情绪低落、头晕目眩、肢体困重、脘闷纳呆、口淡,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滑。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血沉86mm/h,X线摄片示双手第二掌指关节面软骨破坏。中医诊断:痛痹,辨证:痰湿内阻、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治则:温化痰湿,兼补气血,方用指迷茯苓丸加减。服上方两月,诸证基本消失,继以原方为丸,服半年,以巩固疗效[3]。4年后随访未复发。

1.2 治疗麻木

张某某,左侧肢体麻木间断发作3年,加重半年,现呈持续性,伴左手握物无力及左下肢酸软,行步不稳,反应迟钝,记忆力明显下降,偶出现左侧头皮、颜面麻木,口中黏腻,时吐痰涎,胸部痞闷,纳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质黯有少量瘀斑,苔黄腻,脉沉滑。证属气虚风痰血瘀阻遏经络,营卫不行。治以益气祛风、化痰通络。方用指迷茯苓丸加减。服方月余,左侧肢体麻木明显减轻,再服1个月,左手能自如活动,握物有力,左下肢行步平稳。左侧头皮、颜面麻木及口中黏腻、时吐痰涎、胸脱痞闷等症状消失出院。

1.3 治疗皮肤病

遇疑难之皮肤疾患,辨证属湿痰壅滞,脾运失健者,辄取本方,随证加减,收效明显。

患者唐某某,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皮屑,反复发作已3年。后不断增多,瘙痒,搔抓后层层银自色鳞屑,冬重夏轻。近年皮疹发作频繁,四季皆然。已用乙双吗咐、恩肤霜等药调治,皮疹不再出现,但药后白细胞数降至2×103/L。停药后,皮疹较前更为加重。检查:头皮、胸背、四肢伸侧呈硬币状红斑,大小不一,上布银白色鳞屑,薄膜及点状出血皆为阳性。舌苔薄腻,脉细滑。诊断:银屑病。辨证属脾虚失运,阴液不足,湿痰内阻,肌肤失于滋润。处以指迷茯苓丸加减。 服10剂后,痛痒明显减轻,新皮疹不再出现,旧皮疹颜色由红转为淡白色。宗原法继进15剂后,疹消病愈。

1.4 治疗顽固性癌痛、肺部感染、肺部包块等

治疗顽固性癌痛、肺部耐药菌感染、肺部包块等证,凡属痰气凝结者,用之皆有良效。

2 临床应用体会

指迷茯苓丸是治疗顽痰痼疾的好方。不论何疾,凡痰气凝结者,用之皆有良效[4]。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药量:原方药物用量十分讲究,风化硝、枳壳、茯苓、半夏分别以2倍数递增。常用药量为:风化硝8g (冲服)、枳壳15g、茯苓30g、姜制半夏60g、生姜10g,1剂/d。②毒副作用:半夏有毒,且用量是常规剂量的数倍,故应谨慎使用。应用炮制良好的姜制半夏,在处方上必须注明“先煎至不麻口为度”,并向患者交代清楚,年老体弱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是用之,可不见毒性反应;再则,本方偏于温燥,阴虚有热者不宜,或加减用之。③风化硝之份量应视正气之强弱、大便之溏结而定,一般以日解稀软便1~2次为佳。④本方纯属祛邪之剂,且无明显寒热偏颇,故临床应用时可随证加减,如气虚加参、术;阴虚加麦、地;久服而津伤化燥者加玉竹、沙参;阳虚加鹿角片;寒者加姜、桂;热者加芩、栀;气滞甚者加厚朴、木香;兼瘀者,轻则加桃、红,重则加三棱、莪术。⑤本方所治之病多属痼疾顽症,非一朝一夕能收功,故只要辨证准确,应坚持服用,直至病愈。

当代的文献介绍该方的不多,以致其作用未被广泛认识,实为可惜。本文粗略介绍,供同道指正。

[1]王贶.全生指迷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2324.

[3]胡益利.指迷茯苓丸治疗痹症的体会[J].光明中医,2006,21(9):39-40.

[4]温秉强. 黄芪寄生汤合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周炎4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3961.

猜你喜欢

指关节痰饮枳壳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效果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有人吗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治疗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