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的调查研究*1

2010-01-25王广磊

关键词:男童女童单纯性

王 伟 李 蕾 王广磊

(1.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山东 泰安 271000; 2.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单纯性肥胖是除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外,单纯由于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而致脂肪过度积累的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总平均年增长率为9.1%,其中男童为10%,女童为8.7%[1]。肥胖不仅会引起儿童发育障碍,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及心理、行为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儿童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成熟度,自我意识发生障碍是导致人格异常、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为了解泰安市城区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是否产生影响,本研究运用自我意识量表对8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178例正常体重儿童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2009年4月在泰安市某小学3~6年级学生进行健康查体时,根据季成叶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法计算儿童的BMI值。以体重超过相应性别、年龄的BMI肥胖值为肥胖的判定标准,23 kg/m230 kg/m2为重度肥胖[2],排除因某些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肥胖。筛选出肥胖儿童89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轻度肥胖42例,中度肥胖30例、重度肥胖17例。并选择同年级、同性别的正常体重、健康儿童178例进行1︰2配对作为对照组。肥胖组儿童年龄为8~13岁,平均(10.00±1.29)岁,男童65人,女童24人,对照组年龄8~14岁,平均(10.78±1.79)岁。所有儿童均在专人指导下统一填写、独立完成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成绩和学校表现由老师填写,统一发放,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267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缺项多余3项者剔除),合格回收率为99.25%。

1.2 研究工具

①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 concept Scale,PHCSS)由美国心理学家Piers和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为儿童自评量表,2001年我国苏林雁教授等对此量表进行了标准化并制定了全国常模[3]。PHCSS量表由80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该量表为正性记分,各分量表及总分越高表明儿童自我评价好,量表总分小于52分的儿童为存在低自我意识。②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儿童的年龄、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成绩情况、学校表现、父母基本信息等。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

经方差分析三组肥胖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分量表得分和总分上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别,两两比较发现重度肥胖儿童的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而中度肥胖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和总分上有统计学差别,轻度肥胖组只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和总分上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不同程度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肥胖对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

肥胖组男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和总分方面与对照组男童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或P<0.01),而肥胖组女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得分有统计学差别(P<0.01)(表2,3),肥胖组男童和女童在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表略。

表2 肥胖男童与对照组男童自我意识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 肥胖女童与对照组女童自我意识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 论

3.1 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的认知和调节,是实现社会化目标和完善人格的重要保证,有认识的、情绪的、意志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学龄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会受到个体自身的能力、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4]。肥胖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但大多认为肥胖损害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差、内向、抑郁等心理行为异常。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低于正常体重儿童,这与姚国[4]的研究基本一致。肥胖儿童自我意识的降低表现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及属性两个方面。两两比较发现重度肥胖儿童的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而中度肥胖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和总分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轻度肥胖儿童只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和总分上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此结果表明肥胖程度对儿童自我意识有明显的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若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虽然现在还不能证实肥胖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但往往被他人认为智力相对落后,或是懒惰、运动能力差。由于肥胖不受欢迎,并可能受到同学甚至家长和老师的歧视,被讥笑和被取外号,在体育和运动项目常常被排斥在团体之外, 肥胖儿童臃肿的身体,缓慢的步态导致对自我形象的不满,直接的后果就是自尊心受损[5]。儿童遭受挫折后必然会产生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导致心理紧张、意志消沉。肥胖儿童由于焦虑、烦躁的情绪,不愿交往、孤僻,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使他们在学校常常感到受到嘲笑而倍感孤独,没有朋友,有时可有违抗性、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导致其在学校中不受欢迎,这种因素可能会造成儿童更加缺乏信心,自我评价降低,也即自我意识水平的降低。国内应用Pierrs-Harrs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以及在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正常体重儿童,认为肥胖儿童有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有更多的焦虑,不合群,幸福与满足感差等,并且随肥胖程度加重而加重[6],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学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水平的降低,自我意识歪曲或障碍,将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成年后事业的成功,甚至出现品质问题,也常常是导致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若自我意识对个性系统的协调监督功能丧失,就会导致人格分裂,产生双重人格。因此,要使儿童个性获得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从小很好地培养和促进自我意识,即通过自我认识来分析自己的能力,通过情绪体验来保持健康的情绪生活,通过自我监督来组织良好的行为方式。

3.2 单纯性肥胖对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对男童和女童在自我意识的影响中并不完全相同,在男童中肥胖组的意识水平的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三项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女童则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两项低于对照组(P<0.01)。可以看出,单纯性肥胖无论对男童还是女童的自我意识发展都有影响,并表现在不同的方面。Erikcosn等[7]对不同种族青春前学龄儿童肥胖与沮丧症状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女童中存在的中等程度沮丧症状与BMI有关,因体型变化、活动不便、影响成绩等因素,肥胖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斥与嘲笑,严重损害了肥胖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研究[5]表明,在13~14岁年龄段肥胖女孩出现自尊心受损情况是同龄正常女孩的4倍。朋友是培养社会化人格的重要条件,而肥胖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低于正常儿童,存在着一些不正确观念,如社会回避和孤独,在同学中缺少一般性交往,不愿交朋友,在重度肥胖的女童中表现尤为明显,情绪不稳定,有行为幼稚倾向的肥胖男童也比较明显。此外女性儿童肥胖与性早熟存在联系,性早熟又可以导致相应的心理行为问题,肥胖合并性早熟的女孩似乎更加容易被同伴取笑和疏远[5]。多项研究表明,肥胖对女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更大,但是本次调查发现女童在自我意识的各分量表的得分上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比男童要好,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中肥胖女童人数较少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单纯性肥胖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并且对男童和女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对肥胖儿童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针对男童和女童不同的发育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提高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争取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改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使儿童健康成长。

[1] 杨玉凤.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3(1):33-34.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 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31.

[4] 姚国.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智力、行为和自我意识特点[D].青岛大学,2006年.

[5] 邹小兵.小儿肥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3):143-144.

[6] 杨勤,陈非.肥胖症的行为心理影响因素[J].现代康复,2001,5(9):14-15.

[7] Erickson DJ,Robinson TN,Haydel KF,et al. Are overweight children unhappy:Body mass index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overweight concern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Arch Pediatr Adolesc,2000,54(9):931-935.

猜你喜欢

男童女童单纯性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
消炎镇痛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