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本 以教促学

2009-12-21薛爱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流域课本活动

薛爱华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要求每堂课上都有学生使用的“活动单”,它是课堂教学中“活动”的“单子”,是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和依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线索和章程。这种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学为本,以教促学”,实践中我感到设计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一、学生始终是“以学为本”的;教师教的实质,也起一个实践性学习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素质提高得快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只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外因作用。衡量教师是否“以教促学”的标准为,是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还是单纯以考试指挥棒进行外力驱动,强迫学生被动学习;是否能注重学习的目的、动机教育,能否通过多方面的劝学、激发情趣,把教师教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部动力。二、以学为主,教师引导。在课的结构设计上,要以学生的学与练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的任务是致力于导,引发学生“自学自得”、“思索以通之”。学生的学、练活动不得少于课时的一半,要把“课堂教学”变为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三、以学为目标,教要落实于学。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要把学生是否真正学到手,学成功,作为衡量教学成功情况的目标,而不以单纯的考分为目标,教要落实于学,要以有效学习作为根本标志。四、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要把教学基点定位于教是为学服务的,教要注重学情反馈。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而不是用教支配学,用考统治学,反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主观主义教学。下面附一份本人拟就的一课时的活动单,它就基本体现了“以学为本,以教促学”的理念。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一)——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3、了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活动方案】 知识准备:认识河流仔细观察上图,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河流的哪些知识?活动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子活动一:了解田纳西河阅读课本P47,结合右图,回答问题1、田纳西河在美国的大致位置?源头?长度?流域面积?2、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三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你能用图表示出来吗?子活动二: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阅读课本P47,小组讨论,完成表格,黑板呈现(略)子活动三: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由于人口激增,再加上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开始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急剧恶化,经济比较落后。早期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并不是成功的。阅读课本P48页第一段,完成流域综合开发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成为美国东部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之一,当时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5%。活动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它是一种地区性综合治理和全面发展规划,“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巧妙地安排一整个流域及其居民命运的有组织尝试。”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从属于美国国会。假如你是一个水利开发商、工业企业家、当地农民、环保工作者、政府官员,你在流域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是综合性的,具体表现在:【巩固与练习】9条选择题略

猜你喜欢

流域课本活动
“活动随手拍”
区域联动护流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