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风频借力 助生上新高

2009-12-21司丽琴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者建构

司丽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正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依据,正是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好风”。一、人本之风,“吹”醒学生主动性建构主义教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以及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1、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首创精神教师要竭尽所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 me ”也是“ I ”,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2、教师制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在学完“人体部位”的单词时,可让学生听口令做动作,如教师讲:“Touch your nose/head/ear...”让学生在游戏中去运用所学的词汇。教师制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3、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个体性。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At a PE lesson”那课时,我带上哨子,打扮成体育老师,说“Now, Im your PE teacher. Lets do some exercise.”然后我“Give orders.”学生听指令跟我做动作:“Turn left”. “Turn right”“Touch your shoulders.”“Bend your knees.”…学生们几遍下来,指令基本了解了,明白哪个指令对应哪个动作了,反过来让他们当体育老师,也会运用了。二、情境之风,“吹”开知识迁移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1、创设实际真实的情境在小英语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句子。如教“体育课”那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上课。又如教了“What can you see?”以后,我就利用教室里的情况,让他们进行对话,然后带他们去室外,放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让他们根据不同的问题情景,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更广泛的迁移。等等。2、创设模拟真实的情境教师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真实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如在教“In the park”那课时,对话是关于一个女孩在公园里采花,另一个女孩制止的事。上课时,老师预先在教室里放两盆花,一盆只有一朵花,另一盆不明显,有东西半遮着,花旁放棵假树,树上放只玩具鸟。我指着鸟问学生:“Can you see a bird in the tree?”回答“Yes.”我又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说:“How lovely!”然后指着一棵花问学生:“Can you see a flower beside the tree?”又指着旁边几朵花问学生:“Can you see the flowers beside the tree?”然后我假装去采花,夸张的对学生说:“Lets get some.”这时,我看着学生,不用解释,学生也知道我的意思,于是自然引出:“Please dont.”这是一个模拟课文中真实的情境,同学们反应热烈,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对知识的建构。 三、协作之风,“吹”强多方位交流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以协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1.师生互动,构成“合力”建构主义教学过程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因素的作用。既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又充分强调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如在教了“At the weekends”一课时,我与学生进行交流。我问:“Hello, how do you speed your weekends?”学生回答:“I often play basketball.” 我又问:“How does Li Yan speed her weekends?” 我引导学生回答:“She often watches cartoons.”我再问:“How does your brother speed his weekends?” 学生很流利地回答:“He often catches insects.” 我微笑着问:“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学生在我的暗示下,反过来问我:“Miss Si, how do you speed your weekends?”我回答:“I often surf the Internet.”……通过我联系生活的“唠嗑”,让学生感受到了时态的变化,对学生的对话运用或是知识的掌握起到了指导帮助作用。 2.学生协作,提高效率如我在教“Insects”那篇阅读课时,我首先将阅读分成若干部分,让小组成员每人阅读其中一部分,然后,组内成员相互问答,了解自己没有读过的那部分文章的信息。直至全组成员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最后,全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的共同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兴趣爱好”那课时,我先布置学生调查班中学生兴趣爱好的任务,小组成员经过分工后,开展实际调查,经过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后,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等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它符合当今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因此必将对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好风频借力,助生上新高。”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借着建构主义的“好风”,助生展翅翱翔,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者建构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