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实践活动初探

2009-12-21高亚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能力活动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基于“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提出的新的课程方案,以立足促进学生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坚持从汉语言特点出发为基本思想。本文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举隅。【关键字】新课程 语文实践活动一、背景提出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对中学教育进行的第八次探索与发展,是基于“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提出的新的课程方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知规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组织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内化的。因此,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依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起打着所受教育背景的烙印又富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系统。语文实践活动正是实现语文知识主体内化、主体构建的良好方式。二、理论依据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达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这是本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语文教学各级目标设计的基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三、基本思想1、立足促进学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这样的论述: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实践活动中接触的范围越广,解决的问题越多参与的程度越深,储备的经验越多,社会交往、语文表达、归纳总结、协作交流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就越迅速,越完善,越成熟。2、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学校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变革和挑战,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领域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运。进入社会的学生往往手足无措,所学无所用,语文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谋求架设学生与社会,学习与应用之间的桥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3、坚持从汉语言特点出发语文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基于本学科的特点,母语教学既有其优势又突显出它的不足:优势在于我们生活中蕴藏着的不尽的教学资源,可供筛选、使用;劣势在于母语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汉语,人人都会使用,加之教学内容的单一,成绩区分度不大等原因造成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基于扭转这一现象的考虑,语文实践活动应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汉语言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几千年的积淀使其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唐诗宋词、文曲杂句、格言成语、名篇巨著无不闪耀着奕奕的光辉,璨若星辰。四、活动形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好语文就是学好听说读写四项本领。”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也应基于此加以设计。本学期我担任高二语文教学工作,现就以往实际教学中的经历为例加以说明。1、听听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班级“每日新闻交流”就是基于此而开设的。同学们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途径获取新闻,筛选后在班级交流,听的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培养锻炼了学生快速记忆、归纳复述的能力。新课讲授之前,听名家朗读,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2、说说就是语言表达,在当代社会说的能力往往作为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对说的训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在课前布置一系列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题目,供同学们准备:照片中的我——通过自我介绍使同学们彼此了解,用照片这个媒介拉近师生,生生的距离。同时,照片这个也让初次登上讲台的部分学生转移了注意力,克服了紧张的情绪;最××的事——引导学生关注成长的经历,积累写作的素材,注重说的表现力;名家名作介绍,童年趣事,我和××的故事……通过演讲和即兴评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读读通文句,读懂示意,读出问题,这是课内读的基本要求。在朗读中建构三种境界:首先是意读,有文字造就的音韵美、意境美通过朗读使画面还原使情景再现;其次是情读:即用心读动情读是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情感交融,从而领略作品情感美,进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最后是悟读;将读者的感悟渗透到作品中,即可领悟出是什么?以达到情感升华。课外读以主题活动形式展开:在“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朗诵比赛”中同学们边读边交流,并结合所学板块相关课文进行了比较和阐释,密切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后制订读书计划,利用寒暑假等整块的时间,阅读课本外的读物,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同时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4、写写的实践活动,我主要安排为座右铭的征集,课本剧的编写,手抄报的展示,文学社团的活动……让学生写得有兴趣,练得有成效。作者简介:高亚东 女 1978年出生江苏徐州徐州三十五中教师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能力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